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文学洛神萧红 祖籍在莘县梁丕营村?

发布:2013-9-14 12:24:05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在文学圈内,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作为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她的《呼兰河传》等作品感染了一代代读者,其人生经历也堪称传奇。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界对萧红有了诸多新的认识。目前,在很多文学史教材上,都对萧红单独成章,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011年是萧红百年诞辰,为纪念她,在她的家乡黑龙江省,推出多个重大举措:成立萧红文学院,设立萧红文学奖等。

  今年3月份,电影《萧红》上映,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却被诸多评论者认为“只见八卦不见萧红”。

  百年萧红,因其不朽的才华引来更多关注,而对她的方方面面,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这其中,她的祖籍在哪?她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都是研究者感兴趣的地方。

  其中的一个观点是,萧红的祖籍是聊城莘县。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她是谁?

  诞生黑土地,十年成文学洛神

  1911年端午节,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张家大院,有一位女孩诞生,在当时呼兰老人中有种传说,男莫占三六九,女莫占二五八,说是女孩五月初五出生,很不吉利,所以女孩的家人后来就说她是五月初六出生的。

  祖母日夜盼着抱上长孙,祖父张维祯却视这个孙女为掌上明珠,取乳名荣华。

  1920年春,9岁的荣华告别可以淘气的后花园,进入呼兰县南关女校读书,学名张乃莹。由此,“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

  “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有研究者认为,萧红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一直处在极端的苦难与坎坷之中。然而她却敢于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并一次次与命运搏击。

  今年3月份上映的电影《萧红》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但却被诸多评论者认为“只见八卦不见萧红”, 八卦情事远远盖过萧红的文学成就。事实上,萧红是一位不可复制的天才女作家。

  在23岁时,她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长篇小说《生死场》。鲁迅这样评说这部小说:以女性细致的观察、越轨的笔致,生动地写出了几个农妇血淋淋的悲惨命运。后来,她写下蜚声文坛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和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在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她的家

  先祖闯关东,百年间富甲一方

  2010年,作家曹革成先生出版的《我的婶婶萧红》一书中,开篇第一章就是:山东移民的后代。书中说,萧红的祖上是从山东逃荒到东北的移民。祖籍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长兴社杨皮营村。先祖张岱于清代乾隆年间携妻章氏“担着担子逃荒到东北”,到萧红时已传了六代。

  张岱夫妇来到关外,先后在今辽宁省的朝阳市和凤凰城(辽宁省丹东市)两地给旗人当雇工。后迁移到今吉林省榆树县,在青山集镇东半截河子屯报领一块别人开过的撂荒地,开始了有自己土地经营的岁月。

  嘉庆年间,他支持儿子张明福、张明贵兄弟到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占荒移垦。阿城县后来成为张氏家族的主要栖息地。肥沃的黑土地让张家很快富庶起来。

  百年之间,通过粮食销售、开办烧锅做酒,开油坊、开杂货铺等,张氏家族在阿城、宾县、绥化、呼兰等地广置田地、房屋,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大地主。

  张氏家族传到萧红祖父张维祯(1844-1929年),已是在东北生存的第四代。因为不善经商农耕,且生性有些懦弱,兄弟分家时,他只分到了呼兰县城的一处住房和一块菜地及油坊,由此从阿城迁到了呼兰。

  张维祯夫妇膝下无子,按照那时封建家族的规矩,他们可以在家族中过继一个男孩。张维祯选中堂弟张维岳病逝前妻的第三子张廷举(1898-1960年),他就是后来萧红的生父。

  当时张廷举正在阿城老家读书,随继父到呼兰后,按他意愿,被送到当时省城齐齐哈尔继续深造,毕业后有过多年的教育生涯。

  1908年,张廷举由母亲做主,与姜玉兰结为夫妇,岳父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民国初年还当过省议员,诗书传家,家境极好。张姜两家联姻,双方都极为满意。

  婚后三年,1911年6月1日(阴历五月初五),26岁的姜玉兰头胎生下一个女孩,她就是后来的女作家萧红。

  她的根

  莘县梁丕营,有她祖上的传说

  9月2日,在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来自黑龙江的章海宁找到了村委主任张印中和77岁的张东祥老人。

  章海宁是萧红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萧红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他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考证作家萧红的祖籍地。

  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章海宁。他介绍说,萧红的父亲张廷举是一个文化人,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张廷举曾经和族人一起,主持编纂了《东昌张氏宗谱书》,在这部宗谱的序中,是这样记载的:“我张氏之先,居山东东昌府莘县长兴社杨皮营村,清乾隆年间,我高祖岱公始游关外朝阳、凤凰城等地,后至吉林之伯都纳青山堡镇东半戴河子屯,察其土质膏沃,垦田躬耕,久之遂家焉。”

  那么,序中所说的“杨皮营村”和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是一个地方吗?

  对此,章海宁根据张廷举主持编纂的《东昌张氏宗谱书》,到实地调查后认为,基本上可以认定梁丕营村就是萧红的祖籍地,也就是序中所说的 “杨皮营村”。

  当时介绍章海宁去梁丕营村的莘县政协原副主席杨巨源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发音来讲,在莘县这片土地上,可以说只有梁丕营这个村子的发音与“杨皮营”相近。巧合的是,如今在外的梁丕营村人,有时往家里写信也会把村名写成杨皮营。

  对此,村委主任张印中说,早在2011年,现在哈尔滨居住的张印中专门来到梁丕营寻根,而张印中正是清朝从梁丕营迁至东北的张氏后人。

  梁丕营村张东祥老人说,在村里确实流传着张氏的一支去东北闯关东的传说。当时有张吉庆、张吉祥兄弟两人,因为生活艰难,其中的张吉祥带着家人逃难,迁至东北。村里老人说,张吉祥到这家人逃难的第一站是在奉天(沈阳),第二站是吉林境内。张吉祥在吉林时,已经成为当地的富裕人家,家里开始雇佣长工。张吉祥家里做长工的就有董杜庄镇段王庄里的人。

  张东祥说,那时候,很多人都是文盲,根本就不认识文字,因此,他推测说,“梁丕营”在口口相传后,成了“杨皮营”。以致于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在《东昌张氏宗谱书》中也误写为“杨皮营”。本来,张氏有一本家谱,但是,在文革时期被烧掉了。“如果有家谱,就会很容易查找到当时的情况”张东祥说。

  村委主任张印中介绍,现在的梁丕营村有2000多口人,其中梁、张、马、王是村里较大的姓氏,仅张氏就有500多人。

  章海宁经过详细询问,发现这支张氏族人的迁徙路线,和张廷举在宗谱中记述的基本一致,并且记载完整而明确。“而且现在还有不少村里的老人称梁丕营村为杨皮营村,所以我觉着基本上可以认定了。”

  杨巨源说,章海宁2日之所以到莘县来寻找萧红的祖籍,意在通过弄清萧红的祖籍地进一步拓展对萧红的研究领域。

  在章海宁看来,此前有说萧红是满族人的,还由此演变出了关于萧红的种种传说。确认了萧红的祖籍地,这些传说就可以不攻而破了。

  在章海宁看来,萧红的家族保留着一些山东农民的特色,尤其体现在前三代,有拓荒精神、非常勤劳。他们开垦了大片荒地,所以张家很快就成为了大地主。

  “萧红身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倔强,这也很像山东人,尤其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在章海宁看来,研究作者,应当将其放在家族的大背景下来研究,萧红的一些性格特征,不会是凭空产生的,一定会受到家族的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萧红的性格特点确实带有一些明显的山东移民的特色。

记者 赵宗峰 于新贵

  萧红小传: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廼莹。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

  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萧红离开北平返回呼兰。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与王恩甲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 。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便以悄吟作笔名陆续发表了《看风筝》 、《腿上的绷带》、 《太太与西瓜》 、 《小黑狗》 、 《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1933年8月,长春《大同报》文艺周刊《夜哨》创刊,萧红做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发表了《两个青蛙》 、《哑老人》 、 《夜风》 、 《清晨的马路上》 、《八月天》等作品。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 。

  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在青岛,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 。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

  1934年10月,萧红、萧军到上海。鲁迅先生非常关心他们。

  1934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鲁迅先生的这次会面,对萧红、萧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为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1936年7月16日,萧红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旅居日本,萧红过着寂寞、孤独的日子,但她还是写出了《红的果园》 、 《孤独的生活》 、 《王四的故事》 、 《牛车上》 、 《家族以外的人》 ,以及诗歌《沙粒》等作品,并在国内的一些刊物上发表。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萧红患上肺结核。

  1942年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记者 赵宗峰 于新贵 整理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