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老旧小区陷入管理困境
昨日一大早,位于兴华路上的国棉厂家属院小区门前的马路上出现了大片生活垃圾,影响了市民正常通行和城市卫生环境,市环卫处的工作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将垃圾清理走。
记者了解到,这些垃圾是国棉厂家属院小区居民倾倒的,由于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小区居民一直没有交垃圾处理费,垃圾点不接收小区垃圾,小区的生活垃圾没法往外运。目前,国棉厂家属院所在社区及市环卫处正在就该小区垃圾清运问题进行协商。
现状
一则不署名的通知致使道路成为垃圾场
市民任女士住在国棉厂家属院邻近的水城华府小区,任女士称,24日一大早,国棉厂家属院门前的兴华路上堆满了生活垃圾,垃圾堆在马路上所占面积长约十余米、宽近三米,气味难闻,对附近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且影响了城市形象。
24日,记者来到国棉厂家属院,提起垃圾倾倒在大马路上一事,不少居民表示知情。有居民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将垃圾倒在大马路上,起源于一则没署名通知。随后,记者见到了这则通知。
通知上称,因市环卫处需要小区每户居民交纳垃圾卫生处理费(每户每年60元),本小区居民一直未缴纳,因此环卫处对本小区垃圾运输车进行了暂扣,致使小区生活垃圾暂停外运。该通知还写道,小区居民把生活垃圾放到大门口的大路边,由市环卫人员清理,直到有妥善处理方法为止。
记者注意到,这则通知并没有署名,只标注了通知时间,贴在了小区各楼栋前。记者询问了多位小区业主,受访业主均表示,并不知道发这则通知的人是谁。
“垃圾一个星期没人拉了,堆放在小区的垃圾箱周围,气味熏人,实在没办法了,大家都扔在了马路上。”一位小区居民介绍,扔在马路上的垃圾,环卫处装了一大车。
记者在小区里发现一些垃圾箱周围堆着满满的垃圾,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清运。
困境
没有物业组织,小区管理陷入困境
记者从国棉厂家属院居民口中得知,该小区现有二十多栋居民楼,几百户居民,一直以来没有物业管理,垃圾没人处理,小区环境较差。针对这一情况,该小区所属社区出资聘请了4个保洁员,为小区清运生活垃圾。但是,每户居民每年应交的60元垃圾处理费一直没有交纳。
该小区所在的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国棉厂破产之后,小区便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小区卫生环境差,居民反映强烈,无奈之下,社区出资为小区聘请了保洁员。如今,小区垃圾没法往外运,社区方面也很作难。
“雇保洁员已经是社区出的钱,国棉厂家属院小区有几百户居民,而且,我们社区下面还管着其他的小区,社区实在无力再替居民出每年60元钱的垃圾处理费了。”小区所在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国棉厂自破产以后,小区居民没有组织管理,小区内居住环境较差,一些居民便搬出了小区,如今的国棉厂家属院租房的居民较多,人员混杂。
“一方面是居民不想掏这60元钱,另一方面也没有人组织来收这个钱。”一位小区居民表示,小区里没有有效的组织进行管理,要改变小区环境较困难。
声音
居民自救是小区管理的一种出路
对于国棉厂家属院小区垃圾无法外运一事,记者采访了聊城市环卫处的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介绍,之前国棉厂家属院的垃圾处理费由国棉厂承担,但是自从国棉厂破产以后,垃圾处理费便没有上交。
“居民生活垃圾运到垃圾站还需要进行后期的压缩、清运、焚烧,处理过程也需要费用,国棉厂家属院有好几百户居民,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不少。”该工作人员表示,各个小区的居民都需要交纳垃圾处理费以保证垃圾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对于国棉厂家属院,考虑到其特殊情况,环卫处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取该小区居民的垃圾处理费,不过,该小区居民楼较多,长期义务处理垃圾不现实。
对于这种家属院性质的老旧小区,在原厂破产之后,家属院成为没人管理的“弃儿”,小区居民生活陷入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小区里最需要有业主站出来,成立自己的业委会或者自管组织,或者聘请物业管理,或者自行进行管理,小区居民要自救,否则,很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市环卫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居民自治也是小区管理的一种出路。
据介绍,目前,小区所在社区和环卫处正在就国棉厂家属院小区垃圾清运问题进行协商。
(记者 胡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