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临近年关诈骗多 看好钱袋防上当

发布:2014-1-6 11:24:5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元旦过后,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很多诈骗团伙也瞄准了这个时机,四处作案。记者从东昌府公安分局了解到,每到年关,都是诈骗的高峰期,尤以电信诈骗最为突出,今年也不例外。近几日,我市接连发生数起电信诈骗案,多位市民轻信诈骗团伙的谎言,通过信用卡转账方式,将钱汇到了骗子的账户上。警方提醒,近期电信诈骗呈现抬头趋势,大家如果以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给诈骗团伙可乘之机。

  案例一 说话口吻与好友相似,使她深信不疑

  去年12月29日,家住城区振兴路新纺街一小区的市民李女士上网时,突然看到QQ闪烁,点开一看,竟是儿时好友张女士发来的问候。好友与李女士寒暄了几句后,透露丈夫突发急病住院治疗,急需10000元渡过难关。李女士不疑有假,急切地赶往附近银行汇款,随后用电话告知好友“钱已汇出”。没想到电话那端的好友却是一头雾水,李女士道出事情始末后方知被骗,于是到辖区派出所报案。

  李女士回想时觉得不可思议,骗子与她对话时,说话的口吻与好友及其相似,提到个别琐事也完全正确,才使她深信不疑。骗子是从何处窃取到李女士的个人资料,并成功仿冒好朋友的呢?

  案例分析

  骗子利用QQ或短信冒充受害者家属或好友,谎称自己的亲人出事的手法最为常见。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行骗时,事先会做足功课,通过与被冒充者聊天熟悉他们的语气、家庭情况后,再植入木马病毒来盗取QQ密码。然后,犯罪分子登录盗用QQ,向其家人、好友散播自己急需用钱的理由,博取受害人的同情骗取钱财,而发短信的方式比较随机,碰一个算一个。部分市民遇到此类情况,往往会因为惊慌失措,失去判断能力而上当受骗。

  案例二

  只需在家点击鼠标,月收入轻松过两千

  在家轻松做兼职,只需点点鼠标,小投入就可换来大回报。遇上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家住汽车总站附近的市民小刘上网时,偶然发现一则招聘启事,说只要有自己的电脑、有空闲的时间、有淘宝网购物经验,即可“点点鼠标赚大钱”。小刘与对方联系后,对方告诉她,想入会需要缴纳一定的会费,同时发展下线还能提成。而工作内容十分简单,只需坐在家里不停地点击某网页,给网站增加关注度和点击率就行。并且多劳多得,薪酬按周结算,每月收入轻松过两千。

  小刘在对方诱惑下,当下缴纳会费,并按要求每天一直刷新、点击某网站网页。一周后,对方遵守承诺,按照点击量结算工资给小刘。看到报酬,小刘非常激动,立即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本想“一本万利”,没想到却中了骗子的圈套,小刘和朋友不断往里砸钱,缴纳所谓的“会费”和“培训费”,但网页都快点烂了,薪酬却再没有打来。

  案例分析

  这是一种较新颖的电信诈骗手段,犯罪分子收到钱后,会给受害者一笔回馈,让受害者尝到甜头,误把短期效益当作长期买卖,被动地跟着犯罪分子的脚步,一步步落入对方精心设下的陷阱。随着网络、电信等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而常见的诈骗手段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还有发送虚假银行卡消费及划账问题等信息、假冒汇款“误打误撞”、虚构绑架事实诈骗、虚构股票个股走势、设置虚假廉价商品信息网站等。

  案例三 中了大奖,要先缴税才能领奖

  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春晚逐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能成为《我要上春晚》节目场外获奖嘉宾,这应该会让身边的不少亲朋好友羡慕不已,家住五星百货附近的市民吴女士就被“幸运”砸中,成为《我要上春晚》节目组的特邀观众,没想到最终被骗了8000元。

  近日,吴女士突然收到一条信息,内容大致为“您好!您的手机被选为《我要上春晚》节目场外获奖观众,请您用电脑登录某某网站,用领取码(××××)签收。”看到短信后,吴女士赶紧与“节目组”联系后,得知自己确实中了大奖,但前提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元,才能拿走巨额奖金与奖品。听到对方说得头头是道,不疑有他的吴女士火急火燎地赶去银行汇款后,左等右等也等不来自己的大奖,才知道被骗子忽悠了。

  记者了解到,吴女士并非个例。家住振兴东路小区的市民曹先生上网时,网页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恭喜您收看《爸爸去哪儿》电视中了二等奖,15万轿车开回家”。曹先生以为“幸运降临”,兴高采烈地提交了个人资料后,火速与“兑奖处”联系,却被告知需先付“6800元的购置税”,曹先生最终也被骗子骗走了数千元。

  案例分析

  春节临近,各大公司的有奖酬宾或抽奖活动一般采用电视抽奖、现场抽奖或到公司现场兑奖等方式进行,所需的各种税费会从奖金中直接扣除。因此,所谓“短信中奖”、缴纳“个人所得税”等均为诈骗陷阱。

  防范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

  “犯罪分子最常用的伎俩就是天上掉馅饼,抓住一些人梦想一夜暴富的心理实施诈骗,而受害者大多存在占便宜的心理,急于获取意外之财而疏于防范,或者缺乏常识、想法过于简单,面对网络、通信等不熟悉的领域反而容易产生信任感,没有深入分析眼前是陷阱还是馅饼,就着急陷了进去。”东昌府公安分局民警分析,很多受害者急于暴富或是担忧家人,听信骗子的言辞后,思维处于停滞状态,有人在付款的一瞬间突然醒悟,而有的人在事后突然清醒,回忆起来都觉得自己上当受骗“很不可思议”。

  如何防范?民警表示,司法机关办案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绝对不会在电话中询问你的银行账户等有关个人秘密的信息,更不会要求你按指令操作银行账户或将钱存入所谓“安全账户”;犯罪分子在诈骗中会使用“任意显号”软件拨打电话行骗,当接到类似电话时不要轻信,有疑问可以先挂断、再回拨,就可联系到被虚拟冒充的真实号码进行询问以辨真伪;当接到类似“冻结个人账户,需提供银行账户和密码”的电话时,完全可以不予理会;当收到“将钱汇入某某账户”的短信或在网络聊天中遇到熟人借钱时,应拨通电话来确认是否属实;接到“家人被绑架要赎金”的电话,先采取措施联系当事人;操作个人账户等信息时,不要从一些不明链接上登录。

  民警提醒市民,遇到电信诈骗要头脑清醒,骗局就会不攻自破。纵观此类案例,其实破绽百出,只要保持冷静,便可揭穿骗局。无论电信诈骗犯罪手法如何翻新,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犯罪分子索要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和账号,就是想将钱取走,所以提醒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千万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

  (记 者 马玮 通讯员 崔新代 李梦雅)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