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确定重点推进10个方面改革 积极推进茌平、东阿撤县设区
12月27日上午召开的聊城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中共聊城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重点推进10个方面改革。这10个方面分别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职能,着力建设服务性政府;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开放促改革,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聊城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社会治理格局,营造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先行区。
国企领导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
在聊城市委确定的改革重点中,围绕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鼓励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合资经营。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和改制上市力度,努力健全企业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一致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实施国有企业分类管理和考核。积极引进职业经理人队伍,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市场准入、融资服务、财税扶持、土地使用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对全市注册登记的所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免费提供登记信息咨询服务;办理登记注册及年检验照免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学校医院行政级别将逐步取消
围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提出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优化政府结构,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2013年底全面完成改革市、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任务;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
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建立结余资金与预算安排衔接制服。2014年市直部门预算、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预算要在各自门户网站予以公开。扎实做好“营改增”扩围工作,积极做好消费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等具体税种改革的前期调研和各项准备工作。
围绕以开放促改革提出,放宽投资转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允许自担风险到各国各地区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
整合文化资源组建大型文化集团
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出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深化文化经营单位内部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整合文化资源,组建大型文化集团。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扶植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针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保障体系。义务教育实行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鲁西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围绕加快推进社会事业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便民惠民导向,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养老政策,探索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在加快完善社会治理格局方面,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探索建立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继续推进治安保险和综治大巡防,探索维护基层平安稳定的新机制。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和管理创新,完善培育扶持政策,形成与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推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围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体系。对市内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改善水环境质量做出贡献或利益受损的主体给予资金补偿,加大对因退耕还湿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农民的补偿力度。
针对市控重点河流污染现状,建立科学的河流水质考核办法。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完善国有林场、苗圃土地确权制度和林木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落实最严格的林地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健全污染物减排监督管理政策。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举办投诉受理处置机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快“聊茌东”大三角建设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也是聊城市此次改革的重点之一,其中提出要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加快“聊茌东”大三角、“五环聊城”规划建设,推进济聊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茌平县、东阿县撤县设区。实施“扩权强镇”,逐步加大对省、市级示范镇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把进城落户农民全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
围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鼓励在农村发展专业合作、劳务合作、投资合作、土地股份合作以及合作社联合社。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积极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2015年底基本完成。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管理系统及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综合平台。鼓励农民将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
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使农民依法获得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转让、抵押和担保,逐步将宅基地纳入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工商登记制度改为“先照后证”
围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除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业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积极试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制度,将市场巡查制度改为抽查制度,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防范预警、信息披露和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反对地方保护、清除市场壁垒。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到2017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发、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建立以工商部门经济户籍库为基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健全信用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和失信“黑名单”制度。2015年与全省同步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享受和国有土地同等权利,增值收益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分配。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功能和服务体系。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征地审批、实施、补偿安置、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发放、争议调处裁决等程序,完善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有序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逐步对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
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还提出创新发展地方金融市场体系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积极推进村镇银行建设和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造。探索建立聊城市商业银行。拓宽保险服务领域,鼓励保险资金的投资性运用。(记者 张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