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制毒窝点均在萌芽期被打掉
有时,生死只在一念之间,而毒品就像其中的一道万丈深渊。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有关毒品的话题这几天越来越热。
聊城吸毒人员有多少?聊城的贩毒案件多不多?聊城查获的哪类毒品最多?
针对这三大疑问,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给出的是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
在这些数字背后,人们很容易就能想到,那都是些支离破碎的家庭。
聊城登记在册吸毒人员985人 推算吸毒人员应有6000人
聊城的吸毒人数有多少?
24日下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负责人楚泽海告诉聊城晚报记者,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985人,他们所在区域几乎覆盖了聊城所有的乡镇(办事处)。
这里所指的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是那些在禁毒行动中被查获的吸毒群体。实际上,根据国际惯例,在每一个被查获的吸毒人员背后,都有6至8名吸毒而未被发现的“隐形吸毒人员”。综合实际情况来看,楚泽海认为,聊城吸毒人员至少有6000人。
楚泽海表示,从2012年开始,聊城的吸毒人员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且新增吸毒人员数量庞大。一个具体数字是,2014年全市查获的247名吸毒人员中,187人为新增吸毒人员。这说明,涉毒群体仍在迅速扩大。
在吸毒人群上,近几年聊城也在发生变化。楚泽海说,此前查获的案件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吸毒人员大都是无业人员。而这几年,不少公职人员和大学生群体也时有出现,虽然数量还比较少,但也在说明,吸毒人群在扩散。另外,“富二代”群体中吸毒人员最近几年查获得也比较多。随着警方打击力度加大,目前,吸毒人员由以往的聚众吸毒,改为小范围分散吸毒,吸毒场所也由以往的娱乐场所,转移到快捷酒店、出租屋,甚至是吸毒者家中。
从聊城以往查获的案件来看,一般来说,吸毒人员多集中在18至35岁这一年龄段。不过楚泽海表示,这几年情况也在发生变化,18岁以下和35岁以上吸毒人员也出现不少,这同样也在证明涉毒群体的迅速扩大。
上半年破获毒品案件36起 还收缴1支制式小口径手枪
聊城的贩毒案件多不多?
一组来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统计数据,或许能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市共破获毒品案件36起(其中,刑事案件30起、行政案件6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8名,缴获海洛因50克、冰毒90克、易制毒化学品17.9吨,铲除罂粟2500余株,收缴制式小口径手枪1支,管制刀具2把,查获吸毒人员91人,新增吸毒人员74人,强制隔离戒毒9人。”楚泽海表示,从2014年10月1日起,公安部部署全国109个城市开展为期半年的百城禁毒会战,集中打击整治各类毒品问题。利用这一契机,聊城公安机关对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毒品发展蔓延势头。2月12日和3月6日,全市连续组织开展了两次为期24小时的集中“扫毒行动”,重点清剿涉毒治安乱点,收戒一批吸毒人员。3月16日,市公安局副局长韩明忠专门组织召开禁毒百城会战冲刺阶段推进会,对禁毒百城会战冲刺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截至3月底全省百城会战结束,全市战果在全省百城禁毒会战排行榜中,位列全省第二序列第二名。
“目前来看,聊城毒情相对稳定,没有形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楚泽海说,另外一个可喜的情况是,从查获的案件来看,因为警方行动比较迅速,我市制毒窝点或还未大规模生产,或还没制成毒品成品,均在萌芽期就被打掉,没有形成气候,也没有造成恶劣影响。
适应性和隐蔽性更强 聊城查获的毒品大都是冰毒
聊城查获的哪类毒品最多?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给出的答案是:冰毒。因为这类毒品占了八九成。
有一种说法是,冰毒等新型毒品对人的危害更大。但在楚泽海看来,只要是毒品,就很难戒掉,危害性都不小。只不过,传统毒品如海洛因等对人体本身的危害性要更大。但由于多年来人们认识到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危害性,往往谈“毒”色变,也就相对较少碰这些毒品。
相反,因为适应性更强,新型毒品如冰毒等,现在的市场要更大。楚泽海说,新型毒品大都是化学合成的,其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传统毒品像海洛因要从原植物中提取,制造周期比新型毒品要长,制毒工艺也更为复杂,价位也比新型毒品要高,所以可接受度相对小一些。而新型毒品比传统毒品隐蔽性更强,且多属于兴奋剂,更容易被人接受,适应场所也比较多,比如KTV、酒吧、快捷酒店等,所以也有“俱乐部毒品”、“酒吧毒品”之称。
“很多人知道传统毒品只要吸一口就容易上瘾,但对新型毒品,却感觉少吸点没关系。”楚泽海说,正是因为有这些误区,导致很多人不敢轻易尝试海洛因,但却对新型毒品掉以轻心,导致吸毒之后难以自拔。
“从办案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我市新型毒品呈扩散趋势,传统毒品交易量正在萎缩。”楚泽海说,当然,这只是我市查处的情况,从国内外整体形势来看,传统毒品依然市场很大。
戒毒其实非常难
远离毒品最重要
如果吸毒人员要戒毒?怎么戒?
根据相关规定,吸毒者第一次被查获,即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被发现吸毒两次或以上,或吸食两种以上毒品,就会被认定为吸毒成瘾者。需要在社区戒毒,期限为3年。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负责人楚泽海说,所谓社区戒毒,是指吸毒成瘾者在社区的牵头、监管下,整合家庭、社区、公安以及卫生、民政等力量和资源,在社区里实现戒毒。吸毒者要签订戒毒协议,在社区戒毒期间,第一年,每月到公安部门做一次尿检,第二年,每两个月做一次尿检,第三年每三个月做一次尿检。以便让警方及时掌握吸毒成瘾者戒毒情况。在此期间,如果出现不定期检查等违反协议情况,就要被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
楚泽海说,目前聊城还没有强制戒毒所,对强制戒毒人员一般会送到济南等地戒毒所。在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一般来说,强制戒毒时间为两年。此后回到社区,又要接受为期三年的社区康复期,同样要签订相关协议,定期接受检查,以防复吸。
在楚泽海看来,只要沾上毒品,就很难戒掉。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大都是尽力不让吸毒者复吸。
“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一旦沾上毒品,就像是在脑子里刻下了一道印记。”楚泽海说,一旦出现复吸的机会,吸毒者想靠自身控制不吸是很难的。
“就像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总想靠自身控制来减少发病次数,其实他们自身是没法控制的,吸毒者也是这样。”楚泽海说,所以对于市民来说,远离毒品,决不吸“第一口”是非常重要的。
在警方看来,练歌房、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以及涉赌场所目前是催生吸毒者的主要“温床”。原因是,在这些场所,人员相对复杂,很多人会因为兴奋而丧失理智,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上毒品。记者 赵宗锋 梁营营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古城建设进度保障有力 古县衙准备放线开工
- 新版《人身险伤残评定标准》明年实施 赔偿范围扩大
- 【深度●观察】项目建设的“莱芜速度”
- 聊城金融消协网试运行 市民可实现网上监督
- 省里来的“第一书记”牵线搭桥 680户村民用上自来水
- 聊城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 总开工率达109.7%
- 易学大师宋韶光接受聊城新闻网独家专访
- 人民日报头条《聊城:牧歌嘹亮》
- 聊城:禽流感阴霾渐散 鸡鸭鸽飞回餐桌
- 提案聚焦:城市成长,公共交通别“掉队”
- 聊城天气:早晨有点凉中午暖洋洋
- 入住三年,今年能否供上暖?
- 聊城一路面突现大坑“吞”卡车 豆腐渣路段成陷阱
- 今冬儿童感冒增多 或与气温偏高和雾霾频现有关
- 聊城2014年度医保11月起缴费 参保3年报销比例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