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抗战往事:施巧计缴获手枪 细侦察歼灭敌顽
东阿县城一处深深的胡同里,87岁的韩泽江老人住在一个不大的平房院落里。经历过抗日战争年代的战火洗礼,老人头部受伤,加上耳背,说话已经不太清晰。然而,思绪一回到70年前,参加八路军、与日伪军作战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用铜烟袋锅缴获敌人枪支,化装成女孩进行侦察,捣毁敌人汽车火线入党——惊心动魄的那一幕幕场景,化作老人娓娓道来的回忆,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抗日力量送信
被抓进日伪魔窟
1928年,韩泽江出生在今天的高新区顾官屯镇于才村(原属东阿县)。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来父亲续弦再娶,家里日子比较困顿。
1937年后,日军步步紧逼,鲁西地区也开始落入敌手。那时,仅有十岁的韩泽江,目睹日军诸多暴行。
地方史志资料显示,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东阿县就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姜楼高小党支部,由苏民任书记。1936年2月,中共东阿县委在西程铺建立,苏民任书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苏民带领东阿县委在黄屯召开抗日救国联合大会,积极发动全民抗日。1940年,东阿抗日县政府在葫芦头村成立,苏民任代理县长,随后东阿县武装工作团暨东阿县抗日大队成立,苏民兼大队长,下设3个连。
韩泽江老人说,在他八九岁的时候,苏民带领着一帮人到于才村做地下工作,晚上就住在他家。后来,抗日力量发挥韩泽江年龄小的优势,帮助他们放风、送信,收留他做地下工作。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他为共产党送信的事,就被同村富农知道了,并被“举报”到赵庄碉堡的“二鬼子”(日伪军)那里。
韩泽江回忆,赵庄碉堡分“两围”,大围套小围,小围在内,住着日军,大围在外,里面住着伪军,“平时,日本鬼子很少出来,主要是‘二鬼子’发孬(干坏事)”。伪军绑住他,狠抽他的耳光,把他困在大围里。因为韩泽江是家中独子,他的父亲卖掉了祖上传下来的二亩半地,把钱送给伪军头目,才逃出魔窟。
没了地,家里的日子更加困顿,继母将他赶出家门。从那之后,韩泽江就跟随苏民领导的县大队,正式参加地下工作。当时,县里有区队、县大队还有个武工队,他的年龄太小,只能在民兵队伍中,负责抬担架照顾伤员等。1942年,县大队升级成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泰运军分区)三团。
进入杨得志队伍
成为部队侦察员
1938年2月,八路军115师344旅代理旅长杨得志奉命二出太行山,挺进冀南豫北。1941年7月,鲁西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统称冀鲁豫军区,杨得志任司令员。
1942年,韩泽江14岁,正式参加革命工作,成了杨得志领导的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泰运军分区)三团的人。有一次,杨得志师长见到了韩泽江,听说他在小时候就曾因为共产党办事被抓,是个“小八路”,就看上了他,带着他转战各地。
杨得志是情报部门出身,作战勇敢,打仗点子多,教会了韩泽江很多侦察的手段和对付敌人的方法。老人说,正是在杨得志司令员的熏陶下,他开始了十多年的侦察兵生涯。很快,他就当上了三团二连二排的排长。
设埋伏袭击日军
缴获机枪和小炮
韩泽江老人回忆,当时,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七团、八团在于才村西头的一座庙前种了3亩菜地,赵庄的日伪军常去捣乱。三团与七团,就经常合伙袭扰赵庄据点。有一次,他们用炸药炸开了赵庄碉堡的大围子,但是没能攻下日军驻守的小围子。八路军战士想要升级装备,决定打个伏击战。
于才村东边有个三哥庙(音),庙前面有沟,他们就在沟西埋伏好。等全副武装的日军从此经过,他们扔出手榴弹,并趁乱冲锋,大获全胜。此役,他们缴获了2挺歪把机枪,2门小炮。
老人还回忆起了关于配枪的一件趣事。刚刚入伍时,他因为年龄小没有配枪。有一次,他扮成“要饭的”,去完成侦察任务,发现碉堡里的敌人偶尔会出来买菜。蹲守几天后,他终于发现一个敌人出来买菜,遂假装讨饭,慢慢走到其身后,用准备好的烟袋杆顶在敌人脖子上。
韩泽江老人说:“烟袋杆的头是铜的,顶在脖子里凉丝丝的,跟盒子枪很像,鬼子以为真碰上了八路,就乖乖把手举了起来,我趁机缴了他的枪,用他的枪顶住他,命令他不准动,然后迅速溜进庄稼地里,跑远了。不过还是因为年龄小,这支枪我玩了还没3天,就被上级要走了。”后来,在聊城古楼底下,他也曾缴获一支枪,最后也交公了。
配双枪进武工队
巧化装俘获敌人
1943年1月,军分区从第一、二、三团及第1游击支队中,抽调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的人员,组成了104个小分队(武工队),分别派遣到日伪顽军占领区,一边战斗,一边做群众工作,与当地党组织、武装及民兵联防,互相配合,机动灵活地开展打击日军,瓦解争取伪顽军,阻止日、伪、顽、匪联合的行动。
韩泽江回忆,当时部队抽调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主要是心理素质好、军事斗争经验丰富的人。他也被抽调去参加武工队,经常深入敌占区活动,都配着双枪,“我的双枪尤其高级,是带闷机的,可以像机关枪一样连发”。
在武工队里,跟韩泽江一起干侦察工作的,有两位大姐,三十多岁,会用双枪。三人经常一起执行任务,她们化装成男人,把她化装成小女孩,减轻敌人的戒心。那时候,他慢慢靠近敌人,然后用布腰带从敌人背后勒住脖子,背着就跑。如果后面有人托着点,这个人就死不了,他们就找个僻静地方,审问敌人的部队番号等情报。要是后面没有人托着,被俘获的敌人就得窒息而死,那时候,他们管这个叫“背死狗”,是侦察员、武工队常用的一种手段。
急行军追击敌顽
细侦察剿灭汉奸
抗战期间,韩泽江随着队伍,几乎攻打过东阿一带的全部炮楼,还参加过解放阳谷、东阿、茌平、聊城等战斗。
1944年,日寇渐入穷途。老人回忆,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开始持续攻打日军据点,在时任司令员刘致远的指挥下,他们在聊城、阳谷、东阿、茌平、博平等地作战36次,并攻克东阿杨柳、阳谷阿城等伪军据点16处,歼俘伪军1000余人。
71年过去,往事仍然历历在目。老人说:“那时候,我们三团和七团合并打赵庄据点,子弹嗖嗖的,打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打下来。后来我们打了阳谷南关,下午打了下来,然后急行军晚上就到了铜城,枪一响,铜城据点的日伪军就吓得跑到老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去了。”
抗战后期,茌平驻有汉奸李岐山的队伍。1945年3月,李岐山勾结日军制造“张家楼惨案”,杀害村民333人,殴打致伤残271人,抓走264人(其中7人被送到日本做劳工),烧毁房屋273间,抢走牲口86头。
日本投降后,李岐山依然占据茌平拒不投降。1945年9月,司令员刘致远、政委邓存伦指挥5个团共5000人,在部分县武装配合下,向李岐山部发起攻击。当时,韩泽江是排级干部,战前先摸进茌平城内,探出哪里兵力薄、哪个门好进、哪个门好出等情报,回来报告给领导,协助领导制订进攻计划。
战斗打响,八路军攻进茌平县城后,韩泽江捣毁了一辆日本汽车。茌平解放后,老人受到了奖励。
抗战结束后,韩泽江随刘邓大军南下逐鹿中原,跟随晋士林团长在河南、安徽等地战斗,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并挺进大西南,随军西进贵州,驻守在仁怀县茅台镇,任武工队队长兼仁怀县政委,多次参与剿匪战斗,后负伤退伍。70多年过去,老人仍然不忘当年的战火硝烟。每每看到反映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他都会想到自己当年的岁月和战友。
(记者 封国栋 通讯员 宫磊)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90后辣妈自制母乳皂 专家提醒:谨慎使用
- 冠县一小学家长版“百家论坛”开讲 35位家长授课
- 聊城:养老保险缴费20年 不再缴费也能退休
- 聊城“蹭暖族”悄然兴起 交供暖费人觉得不公
- 聊城烈士李朝杰 身残志坚 抗日精神影响全家人
- 聊城市组织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 聊城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继续举行 宋远方林峰海金维民汪文耀参加
- 聊城:使用净水器您得想着定期更换滤芯
- 聊城:“僵尸车”占车位 市民盼清理
- 聊城发起“共学《弟子规》 争做和谐水城人”活动
- 聊城调研高速公路环境整治 努力打造城市名片和窗口
- 聊城:路灯损坏无人管 背街小巷居民夜行“借光”商铺
- 聊城冠县全面展开柴油黄标车“黄改绿”治理工作
- 任晓旺到东昌湖现场办公时强调着力营造靓丽环境
- 聊城车船税新规按排量分7档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