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打造蓝天白云新常态
发布:2014-11-12 10:28:03 来源:聊城日报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记者从市政府得到消息,11月11日24时起,全市终止ⅰ级应急减排措施,机动车污染减排、燃煤锅炉关停、建筑工地停工等规定提前结束。11日24时之后,全市范围内单双号限行结束。
11月11日,我市实施单双号限行政策第6天,聊城城区天气晴好,出行的市民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心情显得格外舒畅。在城区柳园路和兴华路交叉路口认真检查过往车辆的交警邵伟对记者说:“限行即将结束了,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一如既往地遵守交通规定,文明出行,绿色出行。”
11月11日24时后,聊城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就将结束。用邵伟自己的话说,这几天的时间带给他的最大感受就是变化。“以前总觉得限行离聊城很遥远,离自己也很遥远,但现在不同了,首先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依法办理,同时还要积极告知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共同遵守规定。”
一个城市的交通,就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城市的文明交通,就是这个城市的人文管理。营造畅通的城市文明出行,体现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保护赖以生存的碧水蓝天,这才是限行结束后值得大家真正思考的问题。
“实行单双号限行只是帮助交通顺畅、优化生活环境的辅助手段,只有依靠广大人民共同维护城市的交通、自觉保护身边的环境,才能实现真正的畅通,蓝天白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多。”家住水城中街的郭先生在城区某银行工作,以往习惯上下班开车的他,通过这几天的限行,对限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理念共同铸就,文明需要养成。在聊城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期间,通过相关部门的广泛宣传和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共同遵守规定,单双号限行效果明显,市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如今正值我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通过这次限行给城市注入环保因子,形成文明出行、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必将给聊城的美好明天带来长远而有益的影响。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大学国防生捐出“生命种子”
- 谢家麟吴良镛获得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聊城业主争相“圈地” 小区绿地变菜园
- 王忠林强调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 农田盼“解渴” 多个灌区准备提闸引水
- 征集志愿五分一段表首次公布 填报志愿先看自己分数排名
- 聊城一市民家里温度只有13℃ 业主怀疑阀门没开足
- 山东大部霾已明显好转 局地现能见度小于50米浓雾
- 聊城:健康路育新四街等支路小巷将治理
- 数百人河里捡瓷片 临清胡家湾原是古瓷窑?
- 聊城一村西头垃圾成山 村民:堆很久了
- 明天聊城将迎小雨天气
- 聊城启动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
- 中通(东风)御风商务客车为聊城“两会”保驾护航
- 聊城街头电动汽车渐多 肇事大多按机动车进行责任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