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获“中国蔬菜第一市”称号
本报讯 10月19日上午,2014’中国·聊城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暨第二届水城金秋绿色食品博览会在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开幕,同时举行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我市“中国蔬菜第一市”牌匾仪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韩沛新,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省农业厅副厅长卜祥联等领导和嘉宾共300余人出席仪式。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宣布开幕,市委副书记陈平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新东,副市长郭建民,市政协副主席姜之厚,市政府秘书长马骏出席仪式。
上午10时30分,王忠林宣布:2014’中国·聊城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暨第二届水城金秋绿色食品博览会开幕!
此次活动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承办,聊城市绿色食品协会协办,为期三天,是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打造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先行区的重要举措,也是聊城与全国各地农业同仁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一次盛会。仪式上,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聊城市“中国蔬菜第一市”称号,授予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中国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称号;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分别与聊城市农委、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部分采购商、参展商进行现场签约。
陈平在致辞中说,为进一步提高聊城农产品知名度,打通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解决优质不优价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举办这次产销对接会和第二届绿博会。我们将借这次被命名为“中国蔬菜第一市”的东风,进一步打造品牌、提升质量,提高我市的瓜菜菌产品市场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我市蔬菜等优势产品附加值,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展会。
■相关新闻
年产瓜菜菌1600万吨
聊城蔬菜全国第一
本报讯 聊城晚报记者在2014‘中国·聊城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暨第二届水城金秋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悉,近年来,聊城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用不到全国1‰的土地产生了全国1%、山东1/8的粮食以及全国2.5%、山东1/7的蔬菜。全市粮食总产连续四年跨上百亿斤台阶,年产瓜菜菌1600万吨,被命名为“中国蔬菜第一市”,莘县被命名为“全国蔬菜第一县”。
据悉,聊城还致力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认证528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568家,家庭农场254家。
10月19日至21日
看“高大上”农产品
本报讯 你想知道聊城都有哪些“高大上”的农产品吗?目前有一条捷径,就是在10月19日至21日去2014‘中国·聊城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暨第二届水城金秋绿色食品博览会现场。
据悉,此次产销对接会展览面积20000平方米,共设约450个企业标准展位,有聊城名牌农产品展示区、各县(市、区)农业特装精品展示区和一般展示区、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展示区和亚太农都电子商务体验馆。
按照要求,每县(市、区)至少组织30家、每市属开发区至少组织15家本地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品一标”生产企业参加展会。每县(市、区)提供10家企业的名优特新品牌产品集中放置在聊城名牌农产品展示区。
记者注意到,聊城各县(市、区)在农业精品展示区的布展上都下足功夫,不仅装修精美,更重要的是产品精良,反映各自的农业特色,有新鲜的时令蔬菜水果、深加工的农产品,还有悄然兴起的养生保健产品以及中药材……
来自全国的参展商更是带来了聊城不常见的产品,而大量采购商也会带来全国各地农产品的最前沿的信息,如果有人一不小心抓住一个商遇,或许将创造一个财富神话。
(记者 孙克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工伤人员津贴每月最高增加165元
- 聊城7名白衣使者今日起程援坦
- 聊城:调度四条外环路建设 争取2015年全线贯通
- 林峰海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领导班子谈话时强调 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稳步健康推进
- 聊城金融消协网试运行 市民可实现网上监督
- 聊城古城如何更美 上海网友献策
- “英丽”牌袋装腌制食用菌二氧化硫超标下架
- 聊城今年玉米最高亩产突破一吨
- 茌平23岁小伙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 政策差异不小 东中部部分项目补助比例差一半
- 任晓旺就城区供热强调保障市民温暖过冬
- 加大投入社会参与 聊城养老体系日臻完善
- 2012聊城报业·建行车展购车分期额度最高可达20万
- 聊城:计生工作不力五乡镇被通报
- 聊城四位文明市民看望百岁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