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今年玉米最高亩产突破一吨
本报讯 近日,聊城市高产创建验收专家组来到阳谷县张秋镇刘楼村,见证了全市一个纪录的诞生:该村村民刘德令的一块玉米田,通过专家组实打验收发现,亩产达到1041.757公斤,单季收成突破吨粮。
据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师仰胜介绍,聊城今年玉米田实现历史性大丰收,不仅单产创造历史纪录,实现了单季吨粮,而且整体亩产大幅提高。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全市今年玉米收获面积为590万亩,亩均产量达到511.33公斤。
今年,全市玉米亩均产量511.33公斤,比去年增加31.03公斤,增幅为6.46%。全市玉米亩均产量突破500公斤,这在聊城历史上属于首次,以往最高亩均产量为496公斤。
而山东省农业厅高产创建验收专家组在聊城也见证了另一个玉米高产纪录,这个纪录诞生在莘县张寨镇苏村。该村村民周继增的一块玉米田,亩均单产1000.9公斤,同样实现了“单季吨粮”的突破。
目前,全市今年秋收已经结束,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夏秋两季粮食生产均实现突破。
其中,夏粮种植面积604万亩,较上年增加了2万亩,增幅为0.3%;单产509.76公斤,较上年增加36.35公斤,预计总产61.58亿斤,较上年增加4.58亿斤,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
全市秋粮种植面积606.57万亩,较上年增加1.48万亩,总产61.36亿斤,较上年增加2.48亿斤。其中,玉米播种面积590万亩,较上年增加1万亩,单产511.33公斤,较上年增加31.03公斤,增幅为6.46%,预计总产60.3亿斤,较上年增加2.42亿斤。
总体上,今年全市小麦、玉米总面积1194万亩,总产121.9亿斤,两季合计平均单产1020.9公斤,在历史上首次达到吨粮市目标。
(记者 林志彬 通讯员 柏呈林)
■新闻链接
聊城玉米为什么会高产?
夏秋两季高产,两季合计平均单产超过1000公斤,尤其是秋季玉米最高亩产突破一吨,亩均产量突破500公斤,这些都是在聊城历史上创纪录的产量。
高产背后的“秘密”是什么?记者采访了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师仰胜。
师仰胜认为,今年秋季玉米高产,首先要归功于高产创建示范的带动。据了解,全市省级高产创建示范方种植面积达到了52.11万亩。该示范方今年首次开展,但亩均产量达到637.6公斤。
另外,全市实施的全国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有31片,每片面积为10000万亩,合计31万亩。该示范方的亩均产量为655.3公斤。而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实现亩均产量600公斤,即为完成任务。
每片示范方内有10亩高产攻关田。全市总计310亩高产攻关田,亩产产量为900公斤。阳谷县张秋镇刘楼村、莘县张寨镇苏村实现亩均产量突破1000公斤的玉米田,便属于高产攻关田。
其次,全市75%的玉米田,推广使用了优良品种,包括登海605、郑单958、聊玉23等。
另外,更大范围的种植户,采纳了聊城农业部门推广的农田管理技术,从播种到收获,如“一增四改”技术、“一防双减”技术等。
其中,“一增”即增加玉米植株的密度,以往每亩玉米株数在3500至4000株,而今年大都超过4000株。高产田的前提是,达到一定的密度。如,高产创建田内,每亩株数均超5000株;“四改”即改种耐密性品种、改以往的套种为麦后直接播种、改以往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播种为机械播种。
(记者 林志彬)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新郎裸身穿丝袜戴胸罩 聊城“闹新郎”习俗引争议
- 聊城:儿童玩具成鸡肋 扔了挺可惜留着无用
- 邵平来聊城调研 陈平参加座谈
- 聊城9月份牛肉价格创新高,蔬菜价格相对稳定
- 东阿公安消防大队新执勤楼启用 蔡同民出席仪式
- 聊城首个限价房均价2995元
- 聊城闸口附近窨井变陷阱 小伙跌落深坑
- 关于征集“聊城形象”宣传品方案的启示
- 第二届市运会围棋竞赛落子 前三甲悉数出炉
- 聊城《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解读
- 聊城报业传媒集团“青年志愿”送祝福 本周六邀您同行
- 政民合作互利双赢 冠县城市公交民资挑大梁
- 四川理工大学学生郭强:躲到承重墙附近有惊无险
- 废品回收站藏身住宅区给居民带来困扰
- 张洪泉:潘石屹被捐校车 不妨将错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