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高唐夫妇捡来一个残疾孩子比对亲生孩子还好
侯连庆夫妇收藏的捡到侯兴发时他穿的衣服。
侯兴发今年30岁,村里人都说,幸亏他遇到侯连庆和陈桂凤夫妻俩,否则他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9月底,正是农忙时。高唐县琉璃寺镇康庄村,侯连庆一早就下地收玉米,侯兴发也跟着一块去。其实,侯兴发帮不了什么忙,只是在地里玩,但这样他不会乱跑。
侯兴发是侯连庆捡来的,他智力有问题,虽然已经30岁,但还是像个孩子。侯连庆担心他乱跑,不论去哪都会带着他。
捡来个残疾孩子 夫妻俩省吃俭用给孩子买奶粉
1985年阴历3月28日,侯连庆一直记着这个日子。这天,侯兴发进了侯家,成为侯连庆的孩子。
侯连庆还记着,那天中午,他和妻子陈桂凤走亲戚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路边有一个纸箱子。侯连庆走进一看,纸箱子里有一个孩子,看起来刚出生几天。
侯连庆看了看附近,没有人,他和陈桂凤商量之后,决定先把孩子带回家。
陈桂凤说,当时,侯兴发很瘦小,连哭的力气都没有。
回到家之后,侯连庆给孩子换衣服时发现,孩子的左脚内翻,后脑勺有个小疙瘩。侯连庆猜想,是不是因为发现孩子身体残疾,亲生父母才把他抛弃的。
发现孩子有残疾,侯连庆还是把这个孩子留下来。“他毕竟是一个小生命,亲生父母不要他,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孩子饿死。”侯连庆说服了妻子。
孩子太小,又没有母乳,侯连庆省钱买来奶粉和白糖,一点点地喂。
知道侯连庆捡回来一个残疾孩子,村里不少人都说,这孩子瘦成这样,活不了了。
侯连庆没有放弃,把这个残疾孩子当成亲生儿子对待,省吃俭用给孩子买吃的。
在陈桂凤的精心照顾下,侯兴发活了下来,原来瘦瘦小小的他,渐渐变胖。村里人说,幸亏遇到了侯连庆夫妻俩,这孩子才能活下来。
亲生儿女被迫放弃学业 他心里一直很内疚
侯兴发三岁了,由于左脚残疾,他一直没有学会走路,但他总是想要依靠脚踝站起来。侯连庆对妻子说,孩子想要学走路了,咱带他看病去。
侯连庆本来打算是带侯兴发去济南看病的,就在出发的前一天,侯连庆赶集时,听说泰安有家医院可以治好这种病。侯连庆当即决定去泰安,他找亲戚借了3000元钱。
3000元,在当时来说,是很大一笔钱。侯连庆从这家借一百,那家借两百,就这样凑了3000元钱。
侯连庆有四个孩子,侯兴发刚被捡来时,最大的女儿已经19岁,在窑上干活,最小的儿子也已经12岁,正在上学。
侯连庆要领养侯兴发,孩子们都不同意。家里条件本来就有限,再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支出,而且还是个有残疾的孩子。
给侯兴发看病的钱是找亲戚借的,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再让孩子上学。小女儿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侯连庆还是没有再让小女儿上学,儿子也在初中毕业之后去了县城打工。
两个孩子放弃学业,侯连庆的心里一直很内疚。而被迫辍学的小女儿,对她父亲也或多或少有着怨言。
侯兴发来到候家之后,侯连庆和陈桂凤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他身上,从来没有委屈他。
每逢过年,陈桂凤都会给侯兴发买来新衣服。而这时,侯兴发总是很高兴,晚上就抱着自己的新衣服睡觉。
侯连庆说,自己再不疼他,就没有人疼爱他了。
小的时候,侯兴发总是跟着奶奶,老人对这个孙子也是格外疼爱。吃饭时,老人会把饭端到侯兴发面前,好吃的也全部留给这个孙子。
2008年,侯连庆和陈桂凤搬到儿子家中居住,那时候儿子去了北京打工。一家人之前住的土坯房,已经很旧,下雨时还会漏雨。
侯兴发不愿意搬走,和奶奶之前住的那个小屋,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晚上,侯兴发在小屋里睡觉,侯连庆会亲自送他回去,等他锁好门,睡下再走。陈桂凤每隔两天就会去收拾屋子。
其余时间,侯兴发就跟着侯连庆。
孩子刚来时穿的小裤子 她一直保存着
随着侯兴发渐渐长大,侯连庆的其他四个孩子早已经成家生子,只有侯兴发一直留在父母身边。
侯兴发很懂事,很少给家里人添麻烦。
每年过年期间,侯兴发都会记得提醒陈桂凤,要擦拭奶奶的照片。
侯连庆在外干活时,遇到阴天下雨,侯兴发也会记得去给父亲送衣服和雨伞。侯连庆外出吃饭,临出门前,侯兴发会叮嘱他,要少喝酒。
陈桂凤犯病时,侯兴发跑前跑后,给母亲端盆子、端水。陈桂凤去村里卫生室输液时,侯兴发就会一直守在母亲身边。
侯兴发恢复没多久,侯连庆和陈桂凤都病倒了。陈桂凤是老毛病,侯连庆则被查出脑梗塞。侯连庆不想要孩子担心,夫妻俩都轮流在村里的卫生室输液。
上午,陈桂凤去输液,下午侯连庆再去,这样还能有个人看着侯兴发。
侯兴发已经30岁了。30年里,侯连庆也想过帮侯兴发找到他的亲生父母,但没有一点线索,他也不知该如何找起。
侯兴发被捡到时穿着件连体的小裤子,陈桂凤给他换了衣服之后,就把这条小裤子洗干净,放在衣柜里。她说,如果孩子的亲生父母真的来寻找,那一定会认得这件衣服。
侯连庆说,如果侯兴发的亲生父母真的来找孩子,他也会把侯兴发还给他们,毕竟他们才是孩子的亲生父母。
可这30年里,从未有人来询问过。
如今,侯连庆已经68岁,陈桂凤也67岁。侯连庆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和老伴死后,侯兴发没有人照顾。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侯连庆考虑到其他四个孩子,“等我们照顾不了他时,可能会把他送到敬老院。”
侯连庆说,自己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多活几年,这样才能多照顾侯兴发几年。
(记者 刘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