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与和谐相伴 聊城治安保险硕果累累
本报讯 “由聊城首创的治安保险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充分肯定,并鼓励保险行业发展这一新型险种,这充分说明了治安保险在新形势下对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近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治安保险在聊城走过的这十余年,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实现了广大农村地区‘发案少,秩序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治安是社会治理的范畴,保险是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治安与保险亲密牵手保社会平安,这个创新,很有颠覆性。”聊城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唐华说:“正因为是个新生事物,我们在工作中牢牢把握‘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理念,把治安保险作为‘党委政府满意、社会各界认可、人民群众称赞’的民心工程来抓,丝毫不敢懈怠。”目前,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聊城治安保险深入民心,平安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累累硕果:
治安保险在农村逐步实现了全覆盖。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积极协调下,近年来聊城治安保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目前,全市135个乡镇(街道)全部推行了治安保险,参保村庄5686个,参保户达到113万户,实现了乡镇、行政村参保全覆盖,并逐步向城市社区、沿街门店、专门市场进行了延伸,治安保险累计为社会承担风险保障金额70.65亿元,稳居全省第一。
基层治安秩序实现了根本性好转。通过动员群众参加治安保险,用保险公司返还经费组建了农村综治大巡防队伍,弥补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缺陷。综治巡防队员昼夜巡逻在村庄和乡间路段,有效地维护了基层治安秩序。据统计,近年来,我市通过治安保险每年筹集巡防经费近2000万元,今年更是突破前几年,达到2126万元。全市各乡镇(街道)用这些经费,加上财政配套补贴,共组建综治巡防中队563支,招募巡防队员5395名,配备综治巡防车辆641辆,在重点路口、村庄社区、易发案区段设立电子巡更点11987个,安装监控探头总数达11.1万个,有效降低了农村基层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平安和谐。农村盗窃、抢劫等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老百姓的安全感逐年上升。今年1-8月份,全市农村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有30%的村庄没有发生一起可防性案件,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分别达到96.1%和97%。
培育了基层群防群治队伍。以通过治安保险组建的综治巡防队伍为基础,各县(市、区)创新成立了平安志愿者协会,综治巡防队员和一些热心基层治安的老党员、退伍军人和志愿者纷纷加入平安志愿者协会,平安志愿者协会组织基层巡防、管理巡防经费,调动基层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维护基层社会平安稳定。截止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和3个市属开发区全部建立了县级平安志愿者协会,并通过了注册登记,135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平安志愿者协会分会。
“治安保险的开展,进一步严密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使群众感到前所未有的放心、安心,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治安保险正在实现‘我为联防出点钱,联防为我保一年,十元保一万,看家又护院,省心又省钱,平安过一年’的美好愿景”唐华说。
(记者 马培忠 张兴国 通讯员 王 毅 刁 伟)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确定20个城建重点项目推进“时间表” 6项目今年务必完成
- 老龄化加剧 聊城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9%
- 2012年1月1日起工伤职工全残人员待遇标准上调
- 山东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闭幕 聊城获15个一等奖
- 2013年空军飞行员开始招收 文化要求提高视力要求下降
- 聊城市纪委传达学习市委全会精神
- 聊城新一环路二环路建设开工 二环线或六月通车
- 聊城城区新建道路绿化带宽度将不低于30米
- 聊城:银行取款遇热心“保安” 银行卡被掉包少了两万
-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聊城招商借力扬帆
- 探访聊城高温下的环卫工人:一杯水就让他们感激不已
- 聊城市畜牧兽医专家团成立
- “十一”黄金周火车票提前抢 聊城21日起可购
- 聊城:窨井冒水园东街成“水路” 水务部门称尽快处理
- 8月聊城报告乙类传染病906例 丙类传染病5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