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圆梦”:聊城贫困家庭少年高考后城区打工筹学费
今年聊城四中学生赵泽高考考取了总分610分的成绩。赵泽来自东昌府区沙镇镇姜堤口村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早年患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母亲也常年身体不好,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贫苦。正因为如此,赵泽比一般孩子要懂事的多,他刻苦学习,省吃俭用,由一名“差生”变为“优等生”,并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高考结束后,他来到城区一家教育机构打工,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赚取大学学费。
父亲患病
多年积蓄几乎花光
12日上午,记者跟着赵泽来到姜堤口村,还未进他家的大门,就听到“咩、咩……”的羊叫声。一处旧院子内,几只小羊羔正悠闲地寻觅着什么,几只大的山羊在羊棚内啃着青草。
赵泽的父母很热情地出来迎接,并引领记者走进屋内。
记者看到,屋内摆设十分简陋,只有几件破旧的家具,唯一值钱的是靠近墙角的一台冰箱。与简朴的环境相比,墙上贴的赵泽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奖状,让屋内增色不少。
赵泽的父亲赵兰营说,2002年12月份,出门打工回到家的他骑着车子带妻子和儿子到镇上购置年货。半路,他突然感觉两腿发麻,不敢再前行。去医院检查,被查出患有肾病综合症。医生告诉他,他得的这种病很复杂,需要长期靠药物来维持,并且以后都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了。
突如其来的病魔,长期吃药的费用,把家里多年积攒的钱几乎花个精光。从那以后,一家人便开始节省各项开支,对经济实行严格的“封锁”。“最困难的时候,冬天吃白菜、萝卜,春天就吃野菜。”提起这些,赵泽的母亲忍不住流下眼泪,哽咽着对记者说,丈夫得病以后,他们家吃的蔬菜都是自给自足,过年过节才舍得去集市上买点肉吃。
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平时她都是到外面捡木头、树枝等来烧饭,一年一家人连一瓶液化气都用不了。
10多年来,赵兰营多次犯病,都只能靠吃中药维持。赵兰营告诉记者,他得的这种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蛋白尿,需要每天吃两个鸡蛋来补充身体所流失的蛋白,因为不舍得吃鸡蛋,他经常去河里抓鱼吃,用鱼体内的蛋白代替鸡蛋的蛋白,给身体补充营养。
12年来,他们家唯一添置的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冰箱,是为了夏天放置中药才买的。
家庭贫困
父亲多次劝他辍学
赵兰营患病后,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全靠几亩地和养羊。赵兰营得病那年,赵泽才上小学二年级,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
由于家庭贫困,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供养孩子上学,加上小学、初中时的赵泽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赵兰营曾多次劝他辍学。
小学升初中那年,有钱人家的孩子都被送到城里去上学了,赵泽只能上镇上的初中。赵兰营觉得在镇上上初中没有未来,还不如让儿子跟他去放羊,这样他也能有个帮手。开学那天,别的孩子都去上学了,赵泽则跟着父亲去放羊。
看到孩子没法上学,好心的村民便劝赵兰营,“孩子还那么小,怎么能不让他上学呢?如果是因为没钱,我们可以先借给你点。”在村民的劝说下,赵兰营终于答应让儿子继续上学。
可是去了还不到一个月,赵兰营又把孩子给领了回来,这次他真的决定不再让儿子上学了。辍学之后的赵泽便每天跟着父亲去放羊,一放就是半年。其间,赵泽的初一班主任多次打电话,劝赵兰营让赵泽回去上学。后来,赵兰营只能无奈地答应了,赵泽重新回到校园。
初二那年,因为赵泽学习成绩不好,赵兰营再次想让他辍学。
听说舅舅不让表弟上学,赵兰营的外甥找到他,对他说:“舅舅,不能不让弟弟上学,如果因为弟弟学习不好才不让他上学,我可以教他。”那年,外甥考上了大学,这让赵兰营对儿子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加上外甥的一番话,赵兰营最终被打动了,从那以后,他决定让儿子好好读书,将来也能上大学。
25公里
他骑车从家到学校
赵泽所在的村庄,地处沙镇镇的东南,与阳谷县一河相隔,距离聊城城区约有25公里的路程。
2011年中考,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一直对画画感兴趣的赵泽,决定报考聊城四中的美术班。那年,他如愿考取了这所学校。
在聊城四中读书期间,赵泽一直都是住校,他每两周回一趟家。为了节省车费,他选择骑自行车来回。“一趟大概要两个小时。”赵泽告诉记者,每次他都是周六早上骑车回家,在家做做功课,帮父母干点农活,周日下午再骑车回学校。
记者问他:“那么远的路程,累不累?”他回答说:“习惯了。”
赵泽告诉记者,在骑行的路上经常会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他最怕的就是刮大风。高一下学期,一次他骑车回家途中突然刮起了大风,还下起了小雨,他顶着风骑了3个多小时才到家,回到家全身都湿透了,母亲看后抱着他就哭了起来。
还有一次,在回学校的路上,车链子断了,他顶着大太阳,推着车子走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修车的地方。这些苦,赵泽一直默默承受着,很少跟别人说。
就这样骑行了两年,到了高三,因为学习紧张,他很少回家,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就选择坐车回家。
高中3年
他英语成绩提高一大截
赵泽告诉记者,初中,他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成绩都挺好,但英语成绩不太理想。
2011年,赵泽以总分560分的成绩,被聊城四中录取,而那次他英语只考了20多分。
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中考后的那个暑假,赵泽一边帮父亲放羊,一边拿着英语书背单词。他每天把羊牵到吃草的地方,就找个凉快的地方去看书。
一个暑假的时间,赵泽背下了初中英语课本上的全部单词。到了高中,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赵泽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120分的英语试卷,他考了70多分。
英语成绩的提高,给了赵泽很大信心。他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他省吃俭用,每月把父母给的生活费,拿出一半用来买辅导书和题集。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他考了全年级第二名,由一名 “差生”变为了“优等生”。
之后,老师告诉他,他的成绩,不用学美术,也有希望考上大学。从那以后,他就放弃了专业学习,专心学习文化课。
今年高考,赵泽考取了总分610分的好成绩,其中英语150分的试题,他考了129分。
高考结束
他在城区打工筹学费
高考成绩出来后,得知自己考了600多分,赵泽高兴地找到正在放羊的父亲,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但当时,赵兰营一句话也没说。他心里明白,自己没有能力为儿子筹集大学学费。
高考结束后,赵泽在市区一家教育机构找了一份暑假招生的工作,一个月1200元钱。“一开始要上街发传单、支摊位,现在主要负责引领家长报名。”赵泽说,他觉得这份工作还不错,既能锻炼他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高办事的效率。对他来说,这些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
记者问,学费怎么办?赵泽说,父亲常年有病,母亲身体也不好,他不想再让父母操心自己的学费。他已经了解到大学助学贷款的事情,如果能申请到每年最高额的贷款,再加上自己勤工俭学、寒暑假打工的钱应该可以解决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如果不能申请到最高额度的助学贷款,那就只能再想办法了。赵泽面对事情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
赵泽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湖南的湘潭大学化学系。他说,化学是他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会学的更好。他还决定,大学毕业后继续考研,希望将来能当一名大学老师或者去研究所工作,这样才有能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梁营营)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王忠林在开发区高新区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时强调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 “史上最难就业季”来袭 记者探访聊城大学生的择业观
- 聊城至济南城际等9条城轨2020年前开工
- 站在新的起点上
- 聊城春节市场购销两旺 年货服装数码产品成消费重头戏
- 聊城一团伙虚开增值税16万元被判刑
- 聊城公务员路遇车祸女孩伸援手 救人后默默离开
- “2011年度最受聊城人欢迎的菜品”揭晓 26菜品上榜
- 聊城:狂风吹倒广告牌砸了四辆重卡(图)
- 聊城市民小区内丢电动车 律师建议业主物业协商解决
- 聊城工伤保险医疗费联网结算
- 五一小长假 聊城迎来客运小高峰
- 聊城开展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 听取对2012年度工作评价
- 聊城小长假客流高峰以省内中短途线路为主
- 高考落榜生可注册读高职 毕业文凭与统招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