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临清女子用行动诠释孝道 39岁的她为了父亲不敢言婚事

发布:2014-7-15 10:15:35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内容4.jpg

  65岁的董桂祥静静躺在床上,身穿一件白色短袖。他偶尔会发出一两声“嗯”或者“啊”,但这样的词汇毫无意义。

  他已经是个“植物人”。床头放着一个氧气罐,他鼻子里插着管子。每隔两三个小时,大女儿董立杰就帮父亲翻翻身,或者揉揉胳膊腿。

  他像这样躺在床上快两年了。这两年,村支书尚洪章经常来看望。在他的印象中,虽然董桂祥已经“植物人”快两年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但屋子里没有一点儿异味。

  尚洪章说,这多亏了董立杰。其实,在父亲病倒之前,董立杰刚在附近镇上租了一间门头房。她以前学过缝纫,这些年一直靠做衣服挣钱。为了多挣些钱贴补家用,她在镇上开了一家裁缝店。

  裁缝店刚开张一个月,也刚开始有收益,父亲就病倒了。于是,她回到家专门照顾父亲,在家接点儿零活——给乡亲做件裙子或者上衣。

  她母亲上了岁数,两个妹妹得上班、看孩子。她说,这个家只有她有时间照顾父亲。

  她尚未结婚,董桂祥清醒以前最关心她的婚事。但是,为了照顾成为“植物人”的父亲,现在的董立杰更不敢谈论婚事了。

  她的家,在临清市先锋办事处杜庄村。

  病发

  刚吃完早饭 就昏迷了

  董桂祥吃了早饭后说有些犯困,便躺床上了,他说自己“没事儿”。但段玉凤发现老伴有些不对劲,于是去喊人帮忙去医院。来回不过十分钟,董桂祥就不省人事了。

  那是2012年11月份一个普通的早晨,董桂祥在清扫院子。9点多,段玉凤做好了早饭——咸菜、馒头、汤,一如往常。

  但段玉凤发现老伴有些异常——端着汤的手哆哆嗦嗦,腿也犯直。她连忙询问起来,但董桂祥一直说“没事儿”。

  一顿饭刚吃完,董桂祥要去床上躺一会儿。在段玉凤看来,这很正常:“以前吃完早饭,他也会在床上躺一会儿。”

  虽然老伴一直说“没事儿”,但段玉凤还是有些担心。她发现,老伴起身上床时“很费劲”。

  段玉凤说,老伴以前就咳嗽、喘,也有心脑血管疾病。但同周围的人一样,他们只是到药店拿些药,“自己给自己看病”,舍不得去大医院检查。

  老伴的一系列反应让段玉凤再也坐不住了,她喊来了乡亲。一直说自己“没事儿”的董桂祥竟然吐了,接着就昏迷了。

  于是,乡亲马上把他背到车上。直到现在,段玉凤有些不敢相信,“只是想睡一觉,怎么就这么严重了呢?”

  尚洪章则认为,村里人舍不得去大医院看病、检查身体,平常有些不舒服只是去药店或者诊所看看、拿点药。“他病成这样,肯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决定

  为照顾父亲 她关闭了自己的小店

  董桂祥直接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做了手术。段玉凤说:“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光在重症监护室就待了半个月。”

  后来,“医院不留他了”。“在医院也是维持治疗,医生说,他已经成为植物人了。”

  其实,临出院的时候,他们已经给董桂祥“准备好了后事”。虽然这样,段玉凤和三个女儿都没有选择放弃,“回家也得好好照顾他,能伺候成什么样就伺候成什么样。”

  段玉凤年纪大了,照顾起来力不从心。两个小女儿都得上班,还得看孩子。唯一能抽出时间来的,只有大女儿董立杰了。

  其实,那时候,董立杰已经在附近的一个镇上租了间门面,开了家裁缝店。“刚开张一个月,生意正在好转。”董立杰说。

  董立杰二话没说,关闭了自己刚经营起来的小店。她知道,照顾父亲,大部分时间还得靠她。

  照顾病人大同小异。吃喝拉撒、揉腿翻身、擦洗身体,即使是晚上,董立杰也每隔两三个小时帮父亲翻身。

  一个细节可以说明照顾的细致。董桂祥已经成为植物人一年半多了,但他穿着干干净净的白色短袖,脸上和身上也干干净净,那间屋子里,一点异味都没有。

  天气好的时候,她还让父亲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妹妹董立霞说,只有姐姐才能抱动父亲。

  婚姻

  要是结婚了 怎么全力照顾父亲

  董立杰今年39岁,尚未结婚。父亲这一病倒,她更不敢谈婚论嫁了。虽然她知道,父亲最牵挂的,也是自己的婚事。

  在乡亲的眼中,董立杰是个好姑娘。“个子高、会裁缝,脾气好、也利索。”这是尚洪章对董立杰的评价。

  段玉凤不清楚,大女儿为什么还没有结婚。就连和姐姐只差两岁的董立霞,也说不出原因。她只知道,姐姐相过亲,但没有成。她从姐姐口中听到的原因只有一句——“不是你看不上我,就是我看不上你。”

  其实,董立杰说,她期待的是一段真正的爱情。“我想两个人先谈一段时间,然后再说婚姻的事情。”

  但是,在农村,大部分人只是在媒人的撮合下,见一两面就订婚、结婚。于是,期待一场真正爱情的董立杰,单身到现在。

  另一方面,由于家里都是女孩,作为大姐的董立杰担心结婚后,照顾父母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父亲病倒后,也有人给他介绍对象。这时候,她心里又多了个负担:“我父亲这样了,要是我结婚了,怎么照顾他呢?”

  现状

  在家给乡亲做衣服 补贴家用

  “你写写我父亲吧,他是个好人,做得比我好。”董立杰这么对记者说。

  在董立杰自己看来,她之所以放弃生意,甚至放弃婚姻来照顾父亲,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父亲的熏陶。

  她说,爷爷当年病重的时候,父亲“没黑没白”地照顾。“人病了,有时候性格就像小孩子。无论老人怎么‘折腾’,父亲都顺着。”

  她还说,父亲在村里也是个好人。“要是有人请他帮忙,他宁可放下自己的事情,也得先帮助别人。有时候,不仅搭工夫,还搭钱。”

  现在,董立杰靠给乡亲做衣服挣点钱,西侧的那间屋子被她当成了“裁缝室”,里面挂着她做好的裙子、裤子。“一件衣服三十、五十,挣不了多少钱。”

  知道董立杰不容易,但凡做件衣服,或者有针线活上的事,乡亲都到她这里来。即使这样,她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

  如今,董立杰不敢多想未来。“一个人就一个人吧,我没心思考虑婚姻,光想着好好照顾父亲。要是能多做件衣服,多挣点儿钱,就更好了。”

  为了照顾父亲,董立杰去年一年没怎么出门。今年开始,她才偶尔出趟门——去聊城买些布匹,做衣服。

  (记者 王文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