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她怎么办?癌症老人放不下植物人妻子
他用三十六年的时间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不抛弃,不放弃,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他用大爱诠释着人间真情,无论如何都不能抛弃生病的妻子。即使身患绝症后,仍坚持照顾妻子。
近日,七十三岁的崔佃宽走了,他用半生把植物人妻子唤醒,晚年身患癌症离世。
这种大爱继续传递着,养女说:“我到哪里,就把娘带到哪里。”
新婚200天,妻子遭遇车祸
三十多年前,东昌府区堂邑镇,29岁的王庆银和比他大7岁的崔佃宽都是村里的未婚大龄青年。
经媒人介绍认识,并互有好感,1977年两人举行了婚礼。然而结婚刚200天,王庆银遭遇了一场车祸,被一辆大卡车撞伤,导致脑部严重受损,从此失去了知觉。
王庆银由于脑部受损严重,变成了植物人,没有了任何意识。崔佃宽和家人在医院里照顾王庆银两年,没有任何怨言。
王庆银从此开始了躺在床上的漫长日子。出院后,崔佃宽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
其间,有不少人劝崔佃宽放弃,再成家立业。他也心动过,曾经试着相过亲,可是他的条件是带着王庆银一起过。曾经有人同意了崔佃宽的要求,可是崔佃宽害怕王庆银受委屈,却打了退堂鼓。
“我再找一个就是坏了良心。”崔佃宽曾不止一次地告诉亲人。
自学针灸将植物人妻子唤醒
为了防止妻子后背生褥疮,崔佃宽按照医生的嘱咐,两三个小时就给妻子翻回身子,晚上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据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高杰主任介绍,正常情况,一个植物人需要三个人才能照顾过来。但是崔佃宽一个人承担下来。
在崔佃宽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妻子的病治好。从医院回家后,崔佃宽一直没有放弃,依然准时给妻子翻身按摩,希望妻子能好起来。
有次,崔佃宽从书上看到,传统的中医针灸和推拿有助于“植物人”恢复意识。他就带着妻子到聊城中医院求医。由于病人较多,医生不能准时给每一个病人做针灸和推拿,崔佃宽就买了两本关于针灸和推拿的书自学。
刚开始拿着银针扎自己身上的穴位练习,有时候扎偏就会很疼,但他依然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崔佃宽学会了基本的针灸、按摩和艾灸疗法。崔佃宽每天给妻子做针灸和推拿,并陪妻子说话。
2001年的一天,崔佃宽给妻子做完针灸后,妻子的眼睛微微睁开了。过了一段时间,王庆银的手有了知觉,能慢慢动了。后来,王庆银的意识逐渐恢复,能坐在轮椅上出去走走,能自己吃饭。慢慢地,王庆银能听懂别人说话,还能简单地说几句话,尽管这些话外人听不懂,但崔佃宽能听明白。
身患癌症仍担心妻子无人照顾
后来,崔佃宽收了养女崔国芹,非常懂事听话,还能帮着做些家务活。每到崔佃宽出门放蜂的时候,崔国芹就在家里照顾王庆银。2009年,女儿崔国芹结婚成家,也能减轻些父亲的负担。
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再次遭遇了不幸。2011年,70岁的崔佃宽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厌食等症状。据崔国芹介绍,有时候父亲崔佃宽痛得晚上睡不着觉,夜里一直在床上坐着。
崔国芹称,她带父亲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胰腺癌,这个结果对全家人的打击很大。
由于家中还有妻子需要照顾,崔佃宽没有进行系统治疗,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消炎止疼处理。
“如果不是前期耽误了检查治疗,他的病情不应该恶化得这么快。”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高杰主任分析说,崔佃宽的病情与长期劳累、饮食作息不规律有很大关系。
2013年9月份,聊城市宁养院接到了崔佃宽的申请,工作人员到家中进行了走访。高杰告诉记者,当他走进崔佃宽家里的时候,首先见到的是崔佃宽,他始终带着微笑很开朗,王庆银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高杰告诉记者,崔佃宽见到大夫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害怕死,但是我担心老伴没人照顾”。
一句“我走了,她怎么办?”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非常感动。
病痛折磨,他想到过自杀
2013年9月,病情已是晚期的崔佃宽进入聊城市人民医院宁养院采取“姑息”治疗法,即仅采取止疼疗法,来维持生命。
癌症晚期给他带来很大的疼痛,疼得几乎无法让他忍受。有几次他跟女儿崔国芹表达了轻生的念头,但是他又害怕他死了妻子没人照顾,还会给女儿心里留下阴影。
“只要能不让我疼怎么样都行,只要不疼我就还能照顾老伴。”高杰说,崔佃宽经过一段时间的用药,大大减轻了疼痛,精神也好了很多。有一次他们去家里探访的时候,崔佃宽高兴地告诉大夫,他又可以照顾老伴了。
当工作人员问王庆银老伴对她怎么样时,王庆银在轮椅上突然大哭起来,泪水直流,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话,“我耽误他一辈子!”
崔佃宽赶忙抓住妻子的手安慰她:“你没办法,我也没办法,别提了!”
随着崔佃宽病情加剧,身体越来越差,最后根本无法进食。疼痛折磨着崔佃宽,但他不敢轻易放弃生命。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依然惦记着妻子,“我总不能让她饿死啊!”
崔佃宽临终前把女儿叫到旁边说:“我不行了,以后你走到哪儿,就把你娘带到哪儿。”
医生高杰深有感触地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很多的癌症病人,有的家人能照顾一段时间,有的家人还会抛弃病人。但是像崔佃宽这种,得了重病还想着照顾别人的人他第一次见到,也很受感动。可能正是对妻子的牵挂才让崔佃宽坚持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
养女说,“我走到哪里,就把娘带到哪里”
自从崔佃宽生病后,26岁的女儿崔国芹就一直陪在两位老人身边。
虽然,崔国芹已经成家,还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放不下生病的父母。自从崔佃宽确认为胰腺癌后,女儿崔国芹就搬回了家里住。照顾母亲日常起居,给母亲翻身、喂饭,还对父亲进行心理开导。
高杰告诉记者,崔国芹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即使是养女也跟亲闺女一样。“每次去他家里走访,都会看到崔国芹在身边照顾老人。”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崔国芹从小就学会了做家务,给母亲端尿盆,为父亲做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初中后就缀学在家。
“缀学后我就一直在家里照顾母亲,但是父亲让我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不能耽误我一辈子。”崔国芹告诉记者,从小父亲对她很好,她能感受到伟大的父爱。
崔佃宽生命后期难以下食,家人不敢在他面前吃饭。崔国芹经常不吃饭,有时候偷偷跑到厨房里吃上几口,一段时间下来,她体力严重不支,出现贫血情况。
“父亲没了,我要好好地照顾母亲。我走到哪里,把娘带到哪里。”崔国芹告诉记者,这也是父亲最后的遗愿,她要坚持完成。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雪后路太滑 聊城北外环一大货车翻货物撒
- 聊城男子路边“捡”了个新娘 4.5万存款泡汤
- 轻生河南孕妇聊城获救
- 红头文件内容涉重大公共利益应听证
- 聊城8月起实施“营改增”试点 涉及“1+7”个行业
- “甄嬛热”引台湾养生热 明星药企入内地寻道地东阿阿胶
- 聊城城区35种犬只禁止饲养
- 八旬老人来聊城找女儿迷路 民警按老人一点记忆找到了家
- 春节期间20多人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半数是儿童
- 如何对待残障儿童才正确?家长引导和社会关爱残障儿童都需要
- 任晓旺检查城建重点项目
- 聊城东阿取消医院行政级别 院长变身职业经理人
- 她成聊城生育保险直接报销第一人
- 临清:一条小胡同走出13位国画家
- 聊城城区月嫂市场监管空缺 考评机制亟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