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骇河流域故事讲述中华四千年文明史
禹王亭里的大禹雕塑。
孔子回辕处。
“大禹故里究竟在哪里,现在争议很大,没有争议的是,大禹在禹城治水成功,并在禹王亭上庆功,按史书记载推算,这应该是4100多年前的事儿。”2013年12月23日上午,德州禹城市大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尹继明说。
当日,“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来到德州禹城市,当地组织了交通、水利、文史等负责人座谈了对徒骇河通航前期研究的建议,尹继明作为大禹文化资深学者,对大禹与徒骇河的渊源做了深入阐述。
在10天的采访调研活动中,“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与徒骇河流域14县市区的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而多名文史专家的发言则清晰地讲述了徒骇河流域的深厚文化内涵。
徒骇河河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变迁,但时空却定格了它美丽的瞬间,犹如它激起一朵朵浪花,出现时精彩,串联起来汇集成河流,孕育着新生,传承着历史。
千里走徒骇
核心提示
大地上,河流是所有生命中最伟大、最神奇的存在。
每一条河流的存在都是人类文明与自然地景相互作用的具体呈现,它孕育了古老的文明,留下了古老的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人类沿河而居,赖河而生,与河流结下了深刻的感情,并渐渐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大河文明。航行在大河流域的文明里,就像航行在人类创造的奇迹里,神幻不可测。
徒骇河就是人类历史长空中耀眼的一颗明星,它发源于内陆,蜿蜒流入大海,孕育出中华4000余年的璀璨文明。
徒骇河前身为古漯川,是古黄河的一支,还是禹疏九河之一。据《尔雅·释水》记载,九河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絮、钩盘、鬲津。这九条河都分布在鲁西北和鲁北一带,至今大部分河道依然存在。
徒骇河之名由来还蕴含着一段神奇的传说,史载“徒骇者,禹疏九河,用工极众,故人徒惊骇也”,因而命名徒骇。
大禹治水的不朽功勋,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一项丰功伟绩,在他的身上,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顽强不屈、百折不挠求生存、求发展的优秀民族精神。
如今,徒骇河通航前期研究被列入多重规划,这就是现代聊城人、现代山东人创造性地传承、弘扬了大禹精神,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勇做通河达海先行军。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孔子和他的门生也在徒骇河沿岸留下了足迹,至今在茌平县博平镇三教堂村还保留着“孔子回辕处”石碑。
其实,文化品牌所传达的信息已远远超越其有形的存在。孔子生活的年代距离今天已经几千年。但是细细想来,其实孔子离我们一点都不远,他是我们文化价值的人格化的表现。孔子身上凝聚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最高的价值,他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每一个善良的瞬间闪现着。当你温暖地去对待他人的时候,当你面对困难、苦难而坚定不移的时候,当你坚强面对自己责任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孔子的存在。孔子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灵魂的每一处闪光当中。
徒骇河沿岸还流传着无数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共同讲出徒骇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聆听、感受、回味。
徒骇河的通航不但可以把沿岸的经济拧成一股绳,而且还可以把沿岸的历史汇集到一起,打造出特色民族文化品牌,综合其历史文化特色,真正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心理的美感视觉和性灵感应,激发人们内心的向往。
上古时代
大禹率众徒治水,洪水暴发,众徒惊骇,始有“徒骇河”之名;徒骇河沿岸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反映了禹城历代人民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
徒骇河前身为古漯川,是古黄河的一支,还是禹疏九河之一。据《尔雅·释水》记载,九河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絮、钩盘、鬲津。
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不仅工作十分辛苦,而且也很危险。有一次,禹带着大批助手来到现在山东的一条河边上,刚要测量河水的深浅,突然洪水暴发,数米高的浪头咆哮着滚下来,一下子就卷走了10多个人。
禹的助手们惊骇万状,纷纷往高处走避,这才没有牺牲更多的人。因为古时候首领的助手叫做徒众,这条河是禹的徒众受过惊骇的地方,所以后来就把这条河命名为“徒骇河”。
2013年12月23日上午,德州禹城市大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尹继明说,大禹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治水英雄,而且也是奠基立国的伟大先祖。他的一生,一半在原始社会度过,一半在奴隶社会度过。他给旧时代画上句号,为新时代拉开序幕,是一位跨越时代的伟大人物。
大禹在禹城率众治水,在禹城境内留下了许多治水遗迹,几千年来,围绕大禹治水和禹王亭,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大禹一箭定海疆”、“禹息城的来历”、“曾九皋重修禹王亭”等,这些故事和传说,反映了禹城历代人民对大禹的崇敬与爱戴。
“大禹一箭定海疆”神话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东海龙王为了扩充地盘,发起洪水淹没了土地。老百姓逃上了高山凸地,而昔日的庄稼地却长满了水蓬棵。
当时首领尧,派鲧治水。鲧治了多年,也未把洪水治下。尧让位给舜后,舜又派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坐着拖车,顺着高地察看水情。他瞅着拖车后面拖出的两道车沟,而两边的水都顺着车沟往洼处流受到启示:挖沟排水。这时,他正好来到禹城城西十里的一座土丘前。土丘像小山一样,他登上去往东一看,看见了舜帝挖过井的善村。禹问当地百姓:“此地距善村多远?”百姓回答:“不多不少整十里地。”禹说:“这里就叫十里望吧。”从此,小土山下的村庄就叫十里望了,一直至今。
禹带领着人们挖沟开渠,要把水疏入东海。奋战几年,洪水退去了一些,但是仍有大片土地淹没在水里。老百姓的日子都很苦。禹看到百姓生活实在难过,就想求东海龙王帮忙把水尽快退去。可是,东海龙王就是不答应。
于是,禹将龙王的部下大泥鳅精捉来,还捉了好几筐泥鳅,并威胁龙王说,若不退水早晚填平东海,填没水晶宫。龙王眼看着自己的水族即将遭殃,只得服输,但只给禹一箭之地。
禹就便面朝东方拉弓射箭,箭到禹城西门射中了一棵水蓬棵。说来凑巧,炎帝之女变的精卫小鸟,叼西山石头填东海归来,知道了禹和龙王为退水射箭之事。本来她在东海被淹死就恨透了龙王,发誓衔石填海。这回正是报仇的好机会。于是,就叼起那支带着水蓬棵的箭向东飞去。她一气飞到东海边的一个山上,把箭扔到那里,这才出了这口气。
龙王无法,只好把水退到精卫鸟扔箭的山下边。禹也按事先承诺,把小泥鳅都放回坑塘河沟,只把黑泥鳅精囚入地下。
洪水退后,百姓开荒种地,重建家园,禹城一带变成了大平原。人们为了纪念禹王治水的功劳,就在禹王观察水情的小土丘上修一亭阁,起名“禹王亭”。
这个土山因拘留过泥鳅,就起名“具丘(拘鳅)山”。那落箭的地方,原来没名。就因精卫鸟衔来一棵水蓬棵,禹赐名“蓬莱”。后来,山顶上建起了蓬莱阁。
春秋时期
孔子在聊城的许多言语行为,被收录于《论语》、《史记》等典籍中,以至于当地文人言必称孔,动辄子曰。孔子的许多故事,聊城民间也是津津乐道,流传至深。
徒骇河名称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因孔子徒弟惊骇而得名。不过,孔子与徒骇河的渊源不仅如此,他还在徒骇河沿岸留下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
孔子的家乡鲁国紧邻聊城以东,孔子周游列国也多次经过聊城,如莘县东关外甘泉东南北街,当时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因孔子曾在这里止宿,而得名东鲁店,此地被旧志列为胜迹。清代莘县人张殿臣以东鲁店为题吟诗怀古,诗曰:列国周游此始终,店传东鲁溯流风。一车两马停骖地,也与莘亭不朽同。
阳谷县安乐镇后屯村西,孔子也曾在此驻足“西望有莘之野”,感叹时世。茌平县博平镇三教堂村北鸣犊口,有清乾隆十九年立的一块石碑,上刻“孔子回辕处”。为什么叫鸣犊口?孔子怎么回辕?这两个地名见证了一个流传千载的史实。
公元前492年(春秋鲁哀公三年),孔子59岁,已在外边游历了很长时间,正在卫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这时卫国国君卫灵公年纪已大,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对国家政事已无精力去管,同时对孔子治国安邦的大套理论也失去了兴趣。有一次,孔子在卫灵公面前感慨地说:“如果谁能用我管理国家,一个月就可以有新的起色,三年就可以大见成效。”
对孔子的这番建议,卫灵公根本没有在意入耳,无动于衷。孔子大为失意,便辞别卫国,打算渡过黄河向西去见在晋国当权的大夫赵简子。因为赵简子曾经邀请过他。
这天,他和众位弟子经莘县来到博平的黄河岸边。在渡口等待过河的时候,听到有人说:“晋国的赵简子把窦鸣犊、舜华两个人杀了。”孔子闻此消息,大吃一惊,伤感不已。在黄河岸边踌躇良久,望着滔滔东去的流水,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多么壮观的河水呀!波涛汹涌,可我却不得过河而去,这大概也是命中注定吧。”
弟子子贡趋前问道:“老师,您怎么啦?为什么不渡河西去呢?”孔子说:“窦鸣犊、舜华是晋国的两位贤大夫。赵简子未得志的时候,靠了他二人的帮助才得居国家的要职,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可他一旦得势就将二人杀掉,太不应该了。我听说,如果剖腹取胎以杀幼小,麒麟就不到他管辖的地域去;抽干了水来取鱼,蛟龙就不来排云布雨,调节阴晴寒暑;捣窠毁巢来灭鸟取卵,凤凰就不在那里的天空飞翔。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厌恶伤害它的同类。唉!鸟兽对于不义的举动尚且知道避而远之,何况我孔丘呢!”
孔子决定不再过河,带着他的众位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鲁国陬邑,写了一首歌以记此事,歌题为《陬操》,歌词写道:秋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故为斯。
对这一史实,《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清代编《博平县志》古迹项下,还记有孔子回辕处,说这里是古黄河渡口,并考此河从茌平西南入境,从县城南向东流经邓家桥,受七里河南来之水,又向东流到茌平城北,再受小湄河之水,东北流入高唐境内,继续向东北流去。由于孔子至此闻窦鸣犊之死而伤感不已,回辕东去,汉武帝时期命名此段河流为鸣犊河,将孔子回辕处定名为鸣犊口。
孔子在聊城的许多言语行为,被收录于《论语》、《史记》等典籍中,以至于当地文人言必称孔,动辄子曰。孔子的许多故事,在聊城民间也是津津乐道,流传至深。当地人如说某地社会风气不好,受了某地人的欺负等,常有一句解辞曰:“那是圣人没到的地方!”
战国初期
大禹、孔子之后,战国初期的军事家孙膑、庞涓也与徒骇河流域有颇深的渊源,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就与徒骇河的源头莘县古云镇文明寨村有直接的联系。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用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主张,与韩结好却不急于发兵。待韩军五战五败,魏军也实力大损时,才于次年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
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齐国却从中作梗,恼怒愤懑,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十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
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孙膑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造成在魏军追击下,齐军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
孙膑一路减灶退到齐国境内,到达东池、西池、王拐村(今属莘县古云镇,距马陵不足二十华里)一带。此处是春秋时期卫懿公的养鹤处,孙膑曾带庞涓在此游历,庞涓对这里的地形特点不是太陌生,遂放心追赶。
这次出兵前,庞涓曾让阴阳先生算过一卦,卦上的谶语是“顺沟入池,水到渠成”。又有两句阐释是“细流涓涓顺沟走,活捉孙膑轻举手”。此时一听说村名叫东池、西池,庞涓大喜,心想自己名“涓”,此地名“池”,正应了“顺沟入池”和“细流涓涓顺沟走”的谶语,更觉胜算在握。
进入东池后,看到灶台比前一天多出了一倍。再细看灶台,里面燃烧的都是牛马粪和糠秕湿草,他立即断定,这是孙膑在虚张声势,齐兵实际上已溃不成军了,于是更加放心追赶。出了东池进入黑迷寨,庞涓见地名奇怪,有些犹豫。
继而一想,黑迷寨黑迷寨,天黑才迷,白天进村,谅无大碍。不料进村后就迷了路,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转出村子时,红日已经西坠。魏军不敢后退,只好前行,于是顺着葫芦沟迷迷糊糊地进入了马陵道。看着两边陡立的土崖,庞涓有些心惊。但想到事前已经派人侦察过,两旁十里之内并无齐军,遂又放下心来。
他万万没想到,孙膑的伏兵早已藏在地道中或化装隐蔽在旁边的村子里,此时正悄悄地向两边的陵冈上运动,一个布袋阵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火光一亮,两边万箭齐发,魏军进退无路,遂至全军覆没。
后来村里出了一个做官的人,感到村名不雅,便谐音改成了“文明寨”,一直沿用至今。
莘县古云镇文明寨村72岁的张士诚老人说,村里房屋也没有一座是正南正北的,在村里要辨别东南西北是件难事。别村的房屋三面能见阳光,俺村的不少房屋四面都能见到阳光。房子斜,街道当然也不会正,加之街多胡同多,外地人在村中走,常常转着转着又回到了老地方。抗日战争初期,日军哪里都去过,就是没敢进道口这个迷魂阵。
文明寨党支部书记王书德介绍说,文明寨现有1997人,历史上四面环水。有城墙炮楼,三门大炮,日军来了也绕着走。大炮在大炼钢铁时被拿来炼钢了,现在每年二月初七是大炮爷庙会。
2013年12月20日下午,“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来到莘县古云镇文明寨村村东,一个桩号是0+00的里程碑仍然矗立在这里,标志着这里就是徒骇河的源头,而上游的水来自七八公里外的河南省清丰县瓦屋头乡镇 ,这段河流叫文明寨沟,至今常年有水,从来没有干涸过。
唐宋以后
发生在徒骇河流域的故事一代代传承,讲述的不仅是曲折的情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在10天的采访调研活动中,“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与徒骇河流域14县市区的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而多名文史专家的发言则清晰地讲述了徒骇河流域的深厚文化内涵。
德州禹城市有一个唐王收服王彦章的故事。王彦章是唐将朱温手下的一员大将。在朱温还没有投唐之前,他们和唐将李克用一直交战不断。后来,朱温被李克用纳降,可王彦章誓死不降,就在徒骇河沿岸的水围寺隐藏了下来。多年来,他一直是暗出隐居,所以人们称他为“水贼”。
唐朝元帅李克用得知王彦章在此居住,便亲自挂帅带兵前来捉拿。在水围寺附近安营扎寨。两兵交战,王彦章手舞铁棍一连胜了唐的六员大将。这时,气恼了李克用的第十三太保李存孝。
李存孝虽长得面黄骨瘦,但他钢筋铁骨,力大无比,手使一条一百六十斤重的大铁棍,挥棍如飞,无人能敌。交战中他抓住王彦章脚腕子,单手举过头顶,想立即将王彦章摔死在河岸上。
王彦章此人极其精乖,便向李存孝哀告说:“你把我摔死在旱地上,留个囫囵尸首吧,可千万别把我投到水里淹死叫鱼吃了,来生难以转世。”李存孝此人有勇无谋,而且余气未消,心想:你不让扔到水里去,我就偏把你扔到水里淹死,看你还嚣张吧!
王彦章被扔进水中露出头来大笑着说:“你这个笨蛋,你不知道我外号叫‘水贼’吗?”这一说,李存孝才恍然大悟,回过神来,直后悔不该把他扔进水里,放了他一条生路。
王彦章正在得意逃生之时,元帅李克用早已在苇河两岸布下重兵,撒下大网。王彦章在水下正逃之际,一头撞在网上,岸上的兵卒一见网动,数百人急忙收网,把“水贼”王彦章从水底拉上了河岸。
在元帅李克用的好言相劝下,王彦章心悦诚服,跪下投诚,成了李克用手下的一名战将。
德州禹城市还流传这一个锁龙白玉石的故事。宋朝末年,粱桥村有一男孩,名叫梁玉安。这孩子生性耿直,心地善良。父亲早已亡故,就是娘儿俩过日子。
粱玉安十六岁那年夏天的一天上午,他到徒骇河去捕鱼,捞到一块“锁龙白玉石”。后来,这块“神石”帮助当地躲过大涝之年,完成使命,就给了粱玉安一袋抗旱、抗涝、耐盐碱的谷种。
从那以后,梁玉安和众乡亲每年春天种,秋天收。不几年,全县都种上了这种谷子,收获多,米又好。从此,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徒骇河与水淹太平军的故事则是流传在茌平、高唐的一个故事。1855年3月17日夜,太平天国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领太平北伐军由高唐城东门突围后,拂晓时撤至高唐东南约五十里的茌平县冯官屯。
当时的太平北伐军所剩也就是500余人,而且清军大将僧格林沁的上万清军随即追杀而来,但太平军却固守寨墙之内顽强抵抗,以致坚持到两个月后的5月31日,才因大水淹了冯官屯,李开芳不得不诈降而出,直至6月11日在北京凌迟处死,至此太平北伐军最终以失败告终。
当年太平军在屯内是如何以少胜多抵抗清军的呢?原来太平军在屯内挖掘了纵横交错的壕沟、地道和地窖,待敌人进至鸟枪射程以内时,通过工事射孔开枪射击,清军始终无法攻入屯内。
清军大将僧格林沁见久攻不下,决定采用施大厨提供的水灌法,找来地方官四处寻民夫,开挖从聊城三孔桥至冯官屯太平桥的新河,一天给这些人发三百文工钱,昼夜不停。
1855年4月19日河水到了冯官屯,僧格林沁第二天就征集民夫两三千人,用水车巴斗向围墙内昼夜不停地灌水,沟满壕平后大水很快溢漫屯内。李开芳没想到曾格林沁会有这一招,由于大水突涌,不仅把太平军在营内的地道灌塌淹死多人,营中炸药也被水浸湿成了废物。
华北民众抗日第一战——南镇阻击战、坡里暴动为鲁西地区的武装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在徒骇河岸边,除了有象征历史的青色,还有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近代的徒骇河讲述的不仅是一部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热血史,更是一部追求民主自由的红色革命斗争史。
所有的这些历史,汇聚于一点,就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原市文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昆麟介绍说,发生在徒骇河流域的故事一代代传承,讲述的不仅是曲折的情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记者 孙克峰 夏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