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东昌府区千万补贴大学生进企业 每月不低于1000

本报聊城讯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百亿钢管城的办公楼顶层,有一个在中国最为先进的网上钢管交易电子平台——“E钢在线”,这个平台日均钢管交易1500吨以上,日交易额一千多万元。保持这个平台正常运转的,是十几名正规院校毕业的本科大学生。
“我们这些大学生平均英语水平都在专业四级以上,有的是专业六级的水平,他们能直接和国外客户交流,接洽订单。”鑫鹏源集团董事长高庆余自豪地介绍。“这种情况放到以前不可想象,前两年我们招聘了10个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不久只剩下两个人。今年我们一次招聘近百名大学生,只有两人没有留下,还是因为不适合这里被劝走。这个就业现象的转变,要感谢我们区良好的人才政策。”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短缺的对接难题,东昌府区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于今年5月份出台了一项政策:区财政今年列支1000万元,对在规模大、税收贡献大、发展潜力大的17户重点骨干企业中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予以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
东昌府区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台账”、“用工企业台账”、“就业实名制登记册”等,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金帝轴承有限公司是东昌府区郑家镇的一家民营企业,在政府大学生就业安置补贴的政策激励下,有51名大学生摒弃了去乡镇企业工作的偏见,成为了公司的正式员工。毕业于聊城大学商学院的本科生商铁勇,2012年3月进入企业,在今年5月份不但办理了正式人事代理手续,还在公司找到了自己“另一半”,在公司安了家。
“带着‘嫁妆’找‘婆家’,政府既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服务,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解决了社会问题,可以说实现了大学生、企业、社会三方共赢!”对于财政支持大学生企业就业,东昌府区区长孙孟来信心满满。今年东昌府区财政贴补促进人才企业对接的措施实施以来,已经有146名大学生带着“嫁妆”找到了满意的“婆家”。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4.7万初三考生明日参加“中考”
- 聊城十五里园河流污染无人治理 回应:将建立垃圾池
- 林峰海王忠林会见孔繁森亲属
- 聊城10月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 聊城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主体开建 计划年底前主体封顶
- 聊城高中学考将强化非文化类科目的管理和考核
- 聊城打造生态农业新城
- 聊城教师贾振鑫创作小品获全国一等奖
- 宋远方检查城区道路建设 要求高标准打造惠民工程
- 首批30名武警新兵抵聊城 迎接新兵工作拉开帷幕
- 新一届九三学社聊城市委产生 潘延红当选为主委
- 爱心包工头:义务赡养温暖孤寡老人心
- 聊城一犯罪嫌疑人通过白云热线自首
- 聊城大学龙舟队包揽世界龙舟锦标赛大学生组小龙舟赛金牌
-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赵强来聊调研 林峰海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