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运河 聊城寻求保护与利用最佳平衡点
大众网聊城4月28日讯(记者 李乐涛)中国大运河去年6月22日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聊城市境内有3段河道、6个遗产点列入大运河遗产名录。大运河申遗成功,填补了聊城市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翟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运河申遗成功是聊城市运河保护的新起点,市文化、文物部门全力做好后续保护工作,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对运河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寻求保护与利用的最佳平衡点。
翟健介绍说,要按照国际遗产标准保护运河,聊城市今后要按照世界遗产的基本理念,从规划、管理、法规、经费等各个方面建立起大运河遗产的保护机制。各级管理部门、各遗产点段的管理使用单位都将认真学习世界遗产公约、文物保护法规、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准则、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等文件,熟悉保护规划中45处大运河遗产点、9处世界文化遗产点段的情况和对应的管理要求。
翟健提到,在2010年,聊城市《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公布实施,使聊城大运河遗产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013年10月,聊城市政府办公室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加强大运河聊城段遗产保护管理和监督力度。全市文化、水利、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巡视和执法力度,对违反《办法》有关规定的要及时纠正,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造成重大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理利用是对大运河最好的保护。"翟健说,聊城市将抓住省文物局启动"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入发掘聊城市运河遗产文化内涵,全方位展示聊城市大运河遗产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力争打造出像汶上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台儿庄古城等极具影响力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亮点工程。
此外,聊城市还将按照我省文化产业规划建设"运河文化产业带"的目标,以临清、阳谷等运河沿岸城镇为龙头,对运河以及相关景区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独具聊城特色的运河文化带。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新建小区用暖率不高 物业拟收取蹭暖费
- 聊城鼓励城乡妇女创业 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 供暖“孤岛”小区的“突围”之路
- 聊城15人荣获“首席技师”称号 前4名将参加省首席技师评审
- 冠县男孩罹患白血病 爱心厂家愿无偿提供药物
- 两蟊贼偷轮胎屡屡得手 警方追缴26个汽车轮胎
- 高唐县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调研 633名留守儿童建专门档案
- 印象·台湾:感受宝岛
- 基础设施改造进展迅速 聊城城区42条道路换新颜
- 聊城草根创业者解智强:四次创业两次“首吃螃蟹”
- 财干路监狱到二干渠路段计划于7月20日前完成
- 记者客串主持 今后期待您参与到抽奖环节中来
- 王改真慰问东阿一线职工
- 聊城31家市属经营性国企划转移交
- 聊城两子女教训父亲情妇反被捅 造成一死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