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与学业互利 做大校园足球
中国练跳水的人不多,但中国跳水雄霸世界。
中国打乒乓球、羽毛球的人很多,中国这两项运动几无敌手。
一样的辉煌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前者是举国体制,后者是依赖群众基础。
放眼世界足坛,中国若想提升足球水平,只能走后者的路子:扩大足球人口的基数。这已经是上上下下的共识。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出台了发展青少年足球的规划:3年时间,发展20000所左右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踢球分散精力,难免不影响学业,也直接关系着中考甚至高考。这是学生、家长、学校等有关方面都比较顾虑的。
其实,踢球与学业能实现互利,国外有经验可循,国内也有一些城市走出了可操作的路子。
与学业互利
特长加分,中考体育项目加入足球元素
26日,本报报道了聊城中考体育特长项目加分只限篮球、排球,而家长也期待足球特长生能领到这一中考“红包”。这是全市层面的一个加分政策。
具体到个别学校,则有各自的招录体育特长生政策,如聊城一中、聊城三中,便分别招录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特长生和篮球、排球、田径特长生。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政策均向体育特长生进行了倾斜与关照,对增强中学生的体质、普及校园体育运动是有益的。尤其是聊城一中每年招录足球特长生,尽管人数不多,但是加分力度不小,关注度非常高。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
聊城一中体育教师王智咏告诉记者,升学政策向足球特长生倾斜,国内不少城市做了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青岛、北京等地。
青岛的做法是,在中考体育项目中“抽考”足球。这始于2012年,青岛通过标准摇号机将足球“摇进”中考体育项目。这在中国开创了一个先例:首次把足球列为中考体育项目。
据了解,青岛尽管足球底蕴深厚,被誉为“足球城”,但之前,足球并没有进入中考体育项目。因此,相比中考囊括的体育项目,足球是受冷落的。如今,足球在青岛校园中得到了更广的普及。
聊城资深青少年足球教练马磊说,在北京中考体育项目中,足球尽管不是必考项目,但是选考项目,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因此,北京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北京又制定了推动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七大举措,其中一项便是加强政策制度建设,在中考体育考核中加入足球元素,具体的政策正在细化当中。
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校园足球布点城市,且是唯一的县级市,义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踢球与学业的矛盾,建立了壮大足球人口的长效机制。
一边鼓励学生踢球,一边要求学生不荒废学业,同时还为喜爱足球、有足球天赋的学生长远考虑,是义乌开展校园足球的初衷。具体做法是,从小学开始就设足球布点学校,并选最好的初中招录足球特长生。
这样,踢球好的学生可以上好学校,校园足球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义乌还计划在高中布点,选取最好的高中学校招录足球特长生。
张鑫是聊城足球圈的知名人物,司职前锋,可以说是聊城近年来最好的前锋。他告诉记者,国内部分高校也通过高水平运动员考试,特招有足球特长的学生。
马磊认为,从小学到高校,更大范围地为足球特长生开辟“绿色通道”,未来并不是不可能。校园普及、专业提升两个足球培训体系完善后,也将很好地解决足球爱好与足球专业发展的问题。
以比赛推广
联赛带动参与,做大校园足球“分母”
中国人口众多,但足球人口少得可怜。具体到聊城同样如此,近年来踢球的人数已经大不如以前。
王智咏说,当下推广校园足球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发展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联赛可以带动更多人参与足球运动,联赛也可以带动足球平时的训练,提升足球水平。
他认为,中国足球实现真正提升,必须先壮大青少年足球人口,这是唯一的途径,绕不过去。
王智咏乐观地预测,中国现在开始抓校园足球,发展青少年足球,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终会开花结果。届时,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便不是梦想。
其实,浙江义乌已经这样做了。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从2011年至今,作为一个县级市,义乌足球布点学校从17所发展到30所,每年组织中小学生联赛约300场……校园足球红红火火的背后,义乌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相关负责人称“我们不是培养马拉多纳,更不能为了栽培几个职业选手让学生荒废了学业”,而是看到了足球运动的规律:踢的人多了,水平自然就上来了。
近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之所以下大气力发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就是要做大校园足球的“分母”,扩大足球人口基数,打牢足球发展基石。这是中国足球实现真正提升的唯一出路。
向社会借力
聘请专业人士可解决师资不足难题
足球纳入体育考试,可以量化的项目很多。王智咏说,足球项目考试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如评价运球的能力、评价射门的准确度等。足球一旦纳入考试项目,便能促进其在校园的发展,实现普及的目标。
先普及之后,才到提升的阶段。
其实,当下开展校园足球的一个难题是,无论是普及还是提升,都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以聊城城区来说,组织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小学只有实验小学和建设路小学。近日入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聊城城区也只有两所学校。
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需要整合现有各方面的力量。
近日,省城济南便传来这方面的好消息:省教育厅与鲁能足球俱乐部联手,将在山东省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校园足球活动组织和城市足球学校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届时,鲁能足球队的明星或许就会现身一所小学,定期给孩子指导球技。
据了解,针对发展校园足球师资缺乏的问题,教育部给出了对策,一是通过举办“城市校园足球整体推进管理人员和校长培训班”,加大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二是鼓励学校聘请社会上的足球专业技能人才,充实进教师队伍。
让孩子能踢球,相对简单。但要让孩子踢好球、踢出名堂来,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
马磊在聊城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已经超过10年。他有一个普及校园足球的计划:从高校以及社会上选取球技出众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后,充实进城区中小学开展足球公益讲座,免费传授足球技艺。同时,他也愿意义务帮助各学校提升体育教师的足球水平。
另外,根据教育部规定,今年起,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为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今年,教育部还将组织编写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训练大纲,并着手研制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标准。
足球,仅是一项普通的体育运动,如今为何成为社会的热点?来听听中央高层的声音吧:
上世纪60年代,陈毅曾说:“三大球不翻身我死不瞑目。”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表达对中国足球的关注,曾表示:“中国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及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
2014年11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强调: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她称,发展校园足球要注重技术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要鼓励社会力量发挥作用。
(记者 林志彬)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谁来规范名人“走穴”之路
- 宋远方调研物价稳定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工作
- 聊城市属事业单位招考 435人进入面试名单
- 律师事务所接受“霸痞”案件委托应书面上报
- 聊城“清网”5个半月 578名逃犯主动投案
- 聊城教育惠民利好不断 夯实基础促进公平
- 学校每两周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课
- 两蟊贼偷轮胎屡屡得手 警方追缴26个汽车轮胎
- 聊城一大学生逃出魔窟伸魔爪 实施抢劫被逮捕
- 聊城45条道路街巷改造启动 7月1日前全面完工
-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聊城发展 王忠林致辞
- 聊城多点招商引广建科技平台 推动开放式发展
- 省督导组来聊督导检查 对聊城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 水城正能量:“一块地瓜”温暖一座城
- 高唐魏丙琰局长在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作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