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有市民专门从城里赶到乡下打月饼
郭喜岭在烤制月饼
本报讯 9月3日,在高唐县姜点镇西郭村的一家月饼手工作坊,赶制月饼的人排起了长队。
如今,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市场上的月饼品牌繁多,口味也五花八门,但在不少人心里,传统手工作坊里的月饼倒是更贴近小时候的味道,也因此,在这家手工作坊,这段时间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
“我就是冲着这种手工月饼赶来的,在这里能感受到小时候月饼的味道,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正在排队赶制月饼的李女士高兴说。
李女士现在住在高唐县城,老家在姜店镇董前村。她回忆说,小的时候,一到中秋节,那真是个忙活。一连好几天排队制作月饼和口酥。自己自备面粉、白糖、油等材料,加工师傅只收个加工费,味道好吃极了。
作坊主郭喜岭手工制作月饼有30多年了,100多平方米的加工店里,收拾得干净利落,在这个院子里,既有先进的月饼烤制机器,也有以前烤制月饼的最原始的武器——一人多高盘制的大土炉。
“烤制月饼的时候,顾客可以随便选,前面是现代化的烤箱,后面是原始的土炉,用哪样烤制都行。”郭喜岭说。
“吃老郭做的这手工月饼已经20多年了,味道一点都没有变。每到中秋节,就过来加工10来斤。而且就在你眼皮子底下加工,吃起来更加放心”,本村的张玉琴说。
“我的父亲也是制作月饼出身,我以前一直跟着父亲打下手。”谈到制作月饼的经历,郭喜岭说,“后来父亲上了年纪,身体有病。我在30岁的时候就毅然接过了接力棒,就想着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这一干就是30年”。
郭喜岭说,为了保证原汁原味,他现在的月饼做法和以前完全相同。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烤月饼用的土炉已慢慢被淘汰,改用了电烤箱。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念旧,他在近年来又重新启用了大土炉。
“原来的时候,家里穷,市场上卖月饼的不多,也买不起,所以一直是自己制作月饼。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却又害怕市场上卖的月饼含着食品添加剂。这手工月饼不但口感好,吃起来好吃放心,价格还便宜,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对这种传统作坊,西郭村张恒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我的年纪也越来越大,打算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回来帮忙,毕竟这门家传手艺不能断了,我们也想着,让老百姓都能吃上传统的手工月饼,记住以前的老味道。”郭喜岭说。
(记者 赵宗锋 通讯员 董大震)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城建民生项目再发力 2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24亿
- “征集志愿”别只想赌热门 招考专家:热门学校爆冷几率趋于零
- “脸晒黑了,项目多了!”
- 临清:自制DIY月饼成时尚 专家提醒网购原料需谨慎
- 今年聊城将加大太阳能锅炉推广力度
- 聊城一小区车位有偿使用 业主大多停车在外
- 工行聊城市中支行“四个自问”推进服务再提升
- 阳谷集中巡查文化市场
- 聊城大力实施节能核心技术产业化和技术改造
- “网格”里集民情 聊城优化村居社区管理
- 东昌府区24个单位成立专职治安保卫机构
- 聊城各类暑期培训拉开大幕 老师提醒切勿盲目跟风
- 王忠林在市公安局动员会上指出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 军训·精气神儿
- 聊城:聊夏路付庄段频发翻车事故 路上大坑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