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复航之梦 何时驾一扁舟畅游南疆北国?
临清戴湾镇戴闸,经过修整重现往日风采。
村民在土桥闸回忆童年往事。
从阳谷县张秋镇沿大运河一路北上,有的河段早已干枯,有的甚至早已不见踪迹。京杭运河聊城段近百公里经过大大小小的城镇、村庄,凡是被问及愿不愿意“河里再有水”,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且有着强烈愿望,有些老人还想河里能再跑船。
【热盼】 希望运河来水能再跑船
83岁的苗景生每天都到周家店船闸上坐一会儿,跟人拉家常,偶尔也会说起曾经的“跑船”岁月。他18岁沿运河跑船,靠此维持一家人生计,后来运河断航,多年的生财之道从此断了。
后来,河道上盖起房子,种上庄稼,周家店船闸也日渐淤积废弃。如今,经过清理发掘,宏伟壮观的船闸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村里人都盼望运河里能再来水,最好能再跑船。
“衰老的运河故道/弓着干瘪的腰/像一具残骸/在寂寞中静静的躺着……”东昌府区斗虎屯镇岳庄的岳克勤老先生,得知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写下一首小诗,他说,古运河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明清时期,康乾盛世,大运河在南北航运中独领风骚,希望今天借申遗之机,发掘古运河文化游,让大运河重现昔日风采。
在阳谷县七级镇、临清戴湾镇等部分运河河道,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借用了部分河道,两岸修了窄窄的小路。不少运河文化爱好者表示,这是“运河遗产小道”的雏形,希望聊城段运河整体规划修通两岸道路,集交通、观光等功能为一体。
【呼声】 专家学者呼吁运河复航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与诸多政协委员、水利专家一道,为京杭大运河全线复航不遗余力,被称为“掉进运河不能自拔”的水利专家。他说:“京杭大运河恢复通航的时代条件已成熟。山东是京杭大运河建成、断航和复航的关键,对运河复航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了解,今天的大运河仍是一条重要生命线,即使已断航的运河段,依然承担着排涝泄洪的功用,有的还是引黄济津的通道。专家指出,大运河水运成本是公路的七分之一,铁路的三分之一,且是绿色交通,大运河全面补水通航可大大改善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生态。 昔日大运河上最困难的翻越黄河的河段,已不再需人畜牵引船只搬运,修建隧道穿越的技术已非常成熟。大运河的补水通航是沿岸居民共同的愿望。
在运河边长大的诗人晶晶曾写道:“消逝的河水带走了童年,记忆的木桥,端庄美丽。淳朴的人们,还在唱着船歌,破旧的木船,就泊在杨柳岸边。何日大水重现,假我舟楫,重返家园?”
【规划】 整合资源建运河文化长廊
据了解,按照山东省文化产业规划建设运河文化产业带的目标,聊城以运河沿岸城镇为龙头,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运河及相关景区资源进行整合,建设运河文化长廊,带动两岸经济发展,形成运河文化带。
对于运河沿线的开发设计,将以发掘和弘扬运河文化为主题,兼顾历史与现状,对运河城市段的土地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利用、环境设计等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发挥运河调水、排洪、交通、灌溉、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将运河开发成一条经济带、文化带、风景带、旅游带。
其中运河聊城城区段、临清城区段已改造成为古运河遗址公园,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运河阳谷段,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修复了荆门上下闸和阿城上下闸,部分河道也得以整治,再现清清河水、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象。
(文/图 本报记者 王传胜)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假军官”冒充后勤部长 设连环计骗聊城商户一万元
- 聊城:香江二期清水河西岸道路常年积水
- 市人大开展集中学习 王改真孙菁刘新东张同村参加
- 天气渐热 聊城东昌湖又见“野泳”(图)
-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 食品摊点使用不合格塑料袋套碗盛热汤将被查处
- 聊城现首个药物性耳聋家族 通过母系遗传
- 聊城可移动文物普查首次盘家底
- 任晓旺调研道路建设要求打造精品民心工程
- 聊城:三电厂年可节约用煤13万吨 生物质发电4.8亿度
- 聊城28.3亿投资助力交通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2.2亿
- 聊城望湖一期26栋楼主体全部完成
- 林峰海在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推进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学习讲评会上强调 确保活动健康扎实推进
- 人体雕塑艺术将亮相车展 属首次登陆聊城
- 今年聊城3.3万学子参加高考
- 聊城市完善城市路网建设 营造畅通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