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莘县首家家庭农场主:5500多棵果树满载他的梦想

发布:2014-2-26 0:01:44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IMG_1877.JPG

宁吉卫讲起果树修剪技术头头是道。

  在莘县十八里铺镇宁堂村西南4公里的一片麦田之间,有一片果树林,那是30岁的宁吉卫心中能安身立命的地方。

  “对我来说,今年是最关键的一年,也是一个分水岭,如果闯过去了,就是一片新天地;如果闯不过去,几年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19日上午,走在果树林之间,谈到这些年的梦想和付出,宁吉卫说了这么一句话。

  2013年4月23日,宁吉卫从莘县工商局拿到了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他也因此成为莘县第一个家庭农场主。对于他来说,从那一刻起,一幅新的图景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转眼又是一年,看到一排排精心培育的果树,踩在已经得到初步改良的土壤上,宁吉卫的心里,有激动,有欣慰,也有掩藏不住的焦灼与迷茫。

  不可否认,对很多家庭农场来说,土地和资金都是不可回避的两大要素,二者缺一不可。宁吉卫不担心土地问题,后续资金的匮乏却长时间以来成为他心头最大的忧伤。

  ◎他的农场

  5500多棵果树满载他的梦想

  初春的田野里一片静谧,在一条南北小路的东边,是近百亩的果树林,果树5500多棵,以富士苹果系列为主,众多的果树枝条被线绳往下拽着,水平状向外伸出。

  “对这些果树,我们采用了自由纺锤形的修剪技术。”宁吉卫说,不让枝条自然成长,而是对其进行模式化管理,这是莘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薛兆喜教给他的新技术之一。

  据说,采用这种修剪技术的苹果树,早果丰产,管理方便。

  在宁吉卫的眼里,果树管理可不能只图方便。“果树长势好坏,结果如何,70%在管理。”宁吉卫说,一年条,二年花,三年果,年年都很关键,哪一年都没有轻松活儿。

  在小路的西边,40多亩的土地上,除了部分法桐等绿化苗木,宁吉卫种了小麦,此前这片土地上还种过黄豆。

  “种这两种作物,不为吃粮,也不为赚钱,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宁吉卫说,这片农场绝大多数是盐碱地,他从外地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植物尸体能有效改善土壤。

  的确,在小路东边的果林之间,不少挖开的沟壑里,还能看到不少被均匀摊开的麦糠。在路边,每隔几米就有一条塑料水管,那是宁吉卫铺设专门管道建造的灌溉设施。

  ◎他的坚持

  决心给城市输送高标准绿色水果

  2011年初,宁吉卫从别人手里转包了这片142.6亩的土地,承包期限20年。此前,他的主业是饲料销售。

  “如今想来,当时是冲动了一些。”宁吉卫说,那几年养殖业起起落落,市场行情就像“过山车”,小有积蓄的他琢磨着转行。

  结婚之后,宁吉卫添了一个习惯:每天按时收看新闻联播和稍后的焦点访谈。这一习惯被他称为现代人“所必须的”。

  这一习惯让他觉得,能对很多国家政策和经济方向有所把握。也正因此,他把目光转向了现代农业,以每年每亩900元的价格承包了这片土地。

  现在看来,这一承包价格很合适,而土地连成片,更是让他免去了很多麻烦。

  宁吉卫根据最初的考虑,种上了苹果树。在他看来,苹果营养丰富,市场巨大。

  土地有了,决定了要种什么,接下来就是考虑种植标准和投入的问题了。

  一开始,宁吉卫就决心要给城市输送口感好、品相好、营养丰富、不上化肥的绿色水果。

  不懂种植技术?没问题,可以学。几年间,他除了不断从莘县农林部门“取经”,还多次到北京、泰安、栖霞、枣庄、河南三门峡等地学习新技术。

  举个简单的例子,与其他很多地方的果树不同,他的苹果树都是起垄栽植,不但能预防涝灾,还能保证未来果实质量,这也是他学到的新技术之一。

  今年,一小部分果树有可能坐果。但宁吉卫决定“痛下杀手”。“一棵树开花两三千朵,我们要通过几次选择后,只让它结200个苹果。”宁吉卫说,这样的产量对果树有益,更能产出好苹果。

  根据一项统计,120片叶子才能供一个直径在85厘米的一级果。宁吉卫想要的不仅仅是一级果,而是单个重量在300—350克的更高标准的苹果。

  “别人家的苹果是按斤卖的,未来我的苹果准备按个卖。”宁吉卫说,即便在资金严重不足时,他也没想过降低标准。

  这样的高标准决定了他要高投入,决定了他的创业路上不好找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也注定了他如今要走的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

  ◎他的难处

  三四年不见回报 筹资路非常艰难

  有一段时间,宁吉卫不时从不同的果园和水果店,买回不同品种的苹果。

  别人吃苹果,他是“品”苹果。“一点点吃,琢磨味道、酸甜度。”宁吉卫说。

  如果说这样的琢磨方式还过于简单、略显盲目,但至少在他看来,容易操作,容易实现。

  让他特别作难的,其实是资金投入问题。

  几年间,为了如今的规模,他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这其中,有30万元是他当年做饲料销售生意的积蓄,有20万元是联保方式的银行贷款。剩下的50多万元,全部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

  但这100万元还远远不够,今年,虽说能收获一部分果实,但库房、护栏、道路建造、深灌设施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未来的销路问题,都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宁吉卫粗略算来,还有近50万元的资金缺口,这还不算他开给工人的工资。

  这两年,为了加强对果林的管理,在忙时,宁吉卫临时雇来8到12名技术工人,一般工资为每人每天40元。但从今年开始,因为已到收获季,宁吉卫决定把工人长期固定下来。

  “如果家里有病人或红白事,人家都会借钱给你,但你是拿人家的钱去挣自己的钱,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宁吉卫说,特别是近几年,有些人拿了别人的钱没走正路或者干脆跑路了,这样的教训一多,也无疑增加了借钱的难度。所以,借钱的过程并不容易。

  这其中的障碍还在于,很多人觉得把钱投到土地上并不保险。

  “很多生意资金流转得快,今天借了钱,可能很快就能还上,但农业不一样。就像种植果树,至少三年时间,才能见到收成。”宁吉卫说,所有人都清楚,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三四年时间可能见不到回报的人来说,借钱给他意味着什么。也正因为如此,他特别感谢一直以来帮助过他的人。

  ◎他的期待

  充满信心 期待实际的政府扶持

  就是因为借钱太难,所以,去年4月份,朋友鼓励他申请家庭农场注册时,他觉得自己看到了希望。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当时就引起了宁吉卫的注意。按照宁吉卫的理解,注册成功后有了营业执照,刻了公章,或许能在贷款、保险、签订合同订单、注册商标等方面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事实也正在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2013年9月份,我省《关于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在用地优惠、财政扶持、金融支持和登记注册等多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这被业界看成是关于家庭农场的“新政”。

  不过,从新政到落地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让宁吉卫备感煎熬。

  从注册农场至今,他先后到农业、财政部门和银行,寻求贷款等扶持、优惠政策,但没有结果。莘县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也曾多次联系他,帮他寻求补贴途径,不过进展也不大。

  “在我看来,如今的国家政策框架有了,地方上也有心帮我,只是其中如何对接,大家都还在摸索。”宁吉卫说,尽管如此,他依然对家庭农场充满信心。如今他不指望能得到补贴,如果政府能帮他牵头获得贷款,他就觉得特别知足了。

  宁吉卫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在他12岁那年,父亲去世。这使得他此后尝到了更多的人生辛酸。

  在干饲料销售之前,他给别人打工,最初是当送水工。“那时太小,力气也不大,提两大桶水给人家送到楼上去,下来后我就坐在楼道里哭,实在是太累了。”宁吉卫说。

  尽管如此,他还是恪守着母亲的教导,做人要有志气,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他走到现在。

  ■他山之石

  进入良性循环的农场主说

  万事开头难 重在坚持住

  从2013年至今,我市家庭农场发展迅速,来自市工商局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家庭农场163家。在莘县,像宁吉卫这样的家庭农场有18家。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庭农场都存在着土地或资金的压力。表现在土地上,是零碎的田地难以整合以及承包期限过短等问题。表现在资金上,则有着相同的特点——缺乏扶持优惠政策带来的资金投入支持。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丰春英的家庭农场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为东昌府区首家注册的家庭农场,丰春英承包的土地达到了480亩,有40多名工人,目前其中的18个大棚主要种植时令蔬菜。去年半年的时间,仅此一项,已经有40万元的收益。

  因为是整体承包了几个大队的土地,所以,丰春英的土地也是连成片的。早在2008年,他就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经历也为他的资金来源提供了保障。

  在丰春英的远期规划中,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其中主要分为两大块:无公害富硒蔬菜和生态采摘园。

  20日上午,谈到如今诸多家庭农场的现状,丰春英认为,万事开头难,只要规模上去了,重在坚持。

(记者 刘继林 赵宗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