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晚报开辟“家风·记忆”栏目 诚邀大家晒晒咱家家风

发布:2014-2-12 14:55:14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儿童说:爸爸每周打我一次;80后女青年说:老公赚钱老婆花;中年人说:不啃老不吭爹……这说的都是家风。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家风”系列报道,引发共鸣。关于家风的热议,席卷大江南北,学者说,官员说,城市环卫工说,打工者说,甚至懵懂的孩子也说。

  央视把百姓的家风记忆,原汁原味地搬上国家电视台的荧屏,有的让人深思,有的让人感动,有人让人捧腹而笑……一个看似很虚的话题,鲜活起来。

  人们每每心头一惊,不禁要问: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勤俭,是正派,是侠义,是担当,是仁义……家风的含义可谓万千,无所不包,很难说具体是什么,但它表现出来的又是具体的,看得见的。大的方面体现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的心灵,小的方面体现在每个家族的人员,都有家族的烙印。

  每一个个体精神层面的烙印,便是家风的投射。每一个个体成员离开家,哪怕跋涉千万里,哪怕成为达官贵人、街头乞丐,家风总会始终伴随,像一根线牵着风筝。所以,有气节高贵的乞丐,也有猥琐的“达官贵人”。

  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个关于家风的最深刻记忆,它可能是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位长辈……

  今起,我们向您征集家风记忆,征集家风故事,以期为聊城的民风、政风存史作记。

  您的家风记忆、家风故事是什么?敬请致电:18663502131,或发至电子邮箱:mb001468@163.com。

  家风·记忆①

  母亲给贫穷孩子煮的几块地瓜

  73岁的关长岫是聊城三中退休教师。他的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养育了5个孩子。但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父母靠勤劳供关长岫读了大学,同时供其哥哥读了中专。关长岫成为附近几个村子第一个大学生。一家出了两个文化人,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父母对他讲得最多的话。在关长岫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邻里和睦看得很重。

  母亲乐善好施,可怜贫苦的人。一次晚饭后,年幼的关长岫在门口拿着一块地瓜吃,随吃随把地瓜皮扔在地上。这时,一对母子路过,小男孩有八九岁的样子,捡起地瓜皮便吃。关长岫的母亲看到后,连忙劝阻,立即把母子俩领回家,给小男孩煮了几块地瓜。

  父亲是耕种的把式,几乎所有的农活都会做。因此,他家每年农田的收成都较好,在当地算是较为富足的人家。在口粮短缺的年代,父亲的勤奋保障了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

  耳濡目染这样的家风,关长岫善于学习、工作勤奋。1963年,在安徽师大毕业后,他来到莘县教学。当时,教师比较缺少,关长岫便到处“打补丁”,缺什么老师,他都能顶上去,因此教过很多科目,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任劳任怨。

  大学里学的外语是俄语。后来,学校不开设俄语课了,他1970年开始自学英语。两年后,他就开始教高中英语,教学成绩突出。

  1977年,关长岫被调到聊城三中从事教学工作。因为教学成绩突出,1981年起,他连着带了7年高三毕业班的英语。1988年,他又以高级教师的身份,主动请缨,到初中教实验班。这两个实验班的英语课程是全英语教学,教学难度很大。

  坚忍、刻苦、热心,这是家风留给关长岫的印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