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村里招待费取消了
编者按 贡献跨越赶超,新闻宣传先行。2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组合头条刊发消息《山东高唐:村里招待费取消了》,详细介绍了我市高唐县尹集镇王庄村的春节新风尚。这则消息短小精悍,小切口中蕴含大主题,展示了高唐广大农村地区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的良好形象,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生动实践。它传播了聊城好声音,展示了聊城新形象,为打赢东融西借跨越赶超三年攻坚战第二战役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也填补了聊城各县(市区)及市属开发区没有在《人民日报》发过头条的空白,是聊城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里程碑。现将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本报高唐2月5日电 按照山东高唐县风俗,大年初五这天不走亲戚,村民都在家中乐享春节。在尹集镇王庄村,村里秧歌队正在准备扭秧歌。“过去春节闲得没事喝酒打牌,现在大家聚在一起扭秧歌、唱大戏,娱乐身心、强身健体、接受教育,一举多得。”秧歌队队员赵洪杰乐呵呵地说。
村支书李保平正和几位村委会委员、村民代表商量新一年的电改、水改和修建广场等有关事项。他说,过去每年年前开会,参会者都能领到两瓶酒、半斤茶叶,现在这一“福利”全部取消,村委会向村民承诺:今年决不花公家半分钱当招待费。
红白喜事也有了大改变。先是规定本村村民随礼后不坐席只分包喜糖,去年红白喜事又取消了“请支”旧俗。“村里红白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多为村干部,以前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摆上一桌酒席请请红白理事会,现在取消了。过去一桌酒席才能办好的事,如今一壶清茶就能办妥。”去年刚为儿子办完喜事的村民李保军说。
村里的显眼位置张贴着“四德榜”,100多名“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子”“好妯娌”“村里热心人”光荣上榜。常年义务扫大街的模范党员田如青,多年义务当婚礼司仪的热心人赵洪生,随叫随到的自来水管道义务修理工范光海等,都榜上有名。
(记者刘成友)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人在烟台:从打工仔到爱心酒店老板
- 聊城首届农金对接洽谈会举行 现场共计融资3.54亿元
- 聊城农村危桥维修难 中央省里财政“远” 县里财政“难”
- 聊城非法捕鱼者布“绝户网” 徒骇河小鱼小虾遭了殃
- 家电下乡今日到期:聊城下乡家电年底前“应补尽补”
- YBC聊城导师和创业青年俱乐部成立 扶持青年造就企业家
- 聊城第二届网络春晚:父子同台唱响新年舞台
- 聊城军民合用机场预可研报告基本编制完成
- 聊城:车站窗口退票改签 不用再换纸质车票
- 聊城市民购房后频遭推销短信骚扰 私人信息成公开秘密
- 聊城两会:新风传递正能量
- 七年寻子路 始终不放弃
- 聊城假的哥竟持刀抢劫乘客 再次作案时被当场抓获
- 小伙打出租到聊城后玩失踪
- 62名机关干部到聊城农村任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