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保费收入达49.6亿元 其中寿险30.3亿元
本报聊城1月21日讯(记者 王瑞超 通讯员 张福存 李娜) 2013年,聊城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19.3亿元,寿险公司保费收入30.3亿元。
据了解,2013年业务发展平稳增长,全年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7.3%;寿险公司保费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3.8%。各项业务指标稳步提升,业务质量不断优化。全市保险业共为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额12792.8亿元;财产险公司赔款11.4亿元,寿险公司赔款和满期给付5.3亿元;上缴地方税金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26.8万元,同比增长11.1%,有效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全市新增9465人取得保险销售资格就业上岗,保险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6948人。
行业坚持重点险种稳步推进。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2013年实现保费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3.6%,承保小麦、玉米、棉花1154.5万亩,承担风险责任3.6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9亿元,同比增长617%,赔付率为163.5%,有力补偿了异常天气灾害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损失。市政府安委会印发文件,深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安全生产责任保险2013年参保企业309家,实现保费收入260.5万元,承担风险责任127.3亿元,累计支付赔款137.3万元。治安保险为全市109.2万户居民提供风险保障80.3亿元,保费收入1067.34万元,支付赔款280多万元。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大力推进,全市共计417.7万人参合居民纳入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实现保费收入6265万元,承担8354.4万元的风险责任,累计处理赔案29558件,给付补偿金4966万元。市环境保护局、市公安局分别与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下发文件,深入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火灾公众责任保险业务发展。
另据了解,2013年,新增市级保险公司3家,截至12月底,在聊城开业的保险公司达到42家,其中,财险公司22家,寿险公司20家。各县(市、区)保险分支机构200多家。保险业积极延伸在农村的服务网络,“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市革命遗址通览》一书出版发行
- 聊城制定优惠政策推动企业上市
- 复旦大学测定曹操DNA 东阿曹姓人可去“滴血认亲”
- 聊城导游年度培训报名22日结束 不培训不能做导游
- 聊城建省内首个市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 【学习党代会精神】市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加快改造建设步伐
- 聊城急救站增至36家 急救网络向偏远乡镇延伸
- 春节期间聊城城区群众文化活动获奖名单
- 聊城古城商业招商启动 打造特色城市目的地
- 聊城陈敬锋:从打工仔到产值两千万老总
- 仲裁成化解聊城劳动人事争议主渠道
- 聊城临清暑假开展山东快书免费培训 传承非遗文化
- 【评论】怎么花钱比花多少钱更重要
- 聊城今天降小雨 明日气温再次回升至30摄氏度以上
- 聊城城区龙山西街一中附近垃圾箱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