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一路传唱 千年徒骇河孕育民间艺术瑰宝

发布:2014-1-22 21:24:48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徒骇河蜿蜒流淌了数千年,不仅孕育了两岸的绿色,更滋养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促进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融合。

  “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传最为普遍的一种集歌、舞、丑为一体的舞蹈艺术形式,最初是在宋代沿徒骇河流域由河南传来,以其铿锵有力的节奏,变化繁多的套路,粗犷豪放的动作和极具表演力的民间艺术手法,充分展现了舞蹈的丰富内涵。

  现在,徒骇河沿岸多地的鼓子秧歌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发源于高唐县的戏剧四根弦,也是在徒骇河流域的传唱中走向繁荣,明清时的民间艺人顺着徒骇河一路传唱,流行地区以临邑、齐河、禹城、夏津、高唐、临清为中心,传播至德州、惠民、济南、泰安、潍坊以及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

  滨州市惠民县的胡集书会的产生发展也伴随着南北的交融,慢慢汇集了徒骇河沿岸地区及周边省市的艺人,规模也越来越大,至今长盛不衰。

  胡集书会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戏”,这个乡音大舞台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真可谓“弦声嘈嘈如风吹竹林,书声朗朗似珠落玉盘”。

  书场周围上万名观众簇拥倾听,干沟洼地便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那阵势真可谓气壮山河。

  徒骇河源头的艺术形式也非常丰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莘县火狮子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成为徒骇河沿岸的一朵奇葩。农闲时节,人们在徒骇河沿岸挥舞着火狮子,如此神秘,如此欢愉。

  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因为徒骇河的存在,这些艺术形式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而徒骇河一旦通航,无疑会再次为它们注入新的活力。

  ◎鼓子秧歌

111.jpg

  几百年来,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以其铿锵有力的节奏,变化繁多的套路,粗犷豪放的动作和极具表演力的民间艺术手法,载着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和祈求美好生活的心情,在徒骇河沿岸代代流传。

  “鼓子秧歌是徒骇河沿岸流传最为普遍的一种集歌、舞、丑为一体的舞蹈艺术形式,是山东三大秧歌之首,粗犷的表演风格是山东大汉形象的生动诠释。”2013年12月24日上午,济南市济阳县文化馆馆长李洪面对“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说起鼓子秧歌时,话语中饱含深情。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研究室的于蔚泉对鼓子秧歌做过系统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编著了《鼓子秧歌》一书。李洪翻开书的扉页,商河县杨庙村已故著名秧歌艺人韩振玉的一张演出照片展现在记者面前,那种历史画面感冲击心灵,让人有一种流泪的冲动。

  “鼓子秧歌”最早在北宋由河南传来,至明清,在鲁北平原广泛流传下来。韩振玉生前曾讲,“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遭灾,包公从河南来这里放粮,赈济灾民,人们便跑起秧歌以表对包公的感激之情”。

  惠民县于成章老艺人则有另一个传说:北宋年间,河南黄河水患不断,大批灾民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开荒耕地,当获得丰收后,人们欣喜若狂,便以“罗圈”蒙牛皮纸为鼓,以锅梁(蒸食物用的畀子)置柄为伞,拿起毛巾和扇子以及打粮用的木棒,高兴地跳起了家乡的秧歌,从此,这种秧歌便流传下来。

  济南市济阳县文化馆馆长李洪说,当地每年从正月起至二月上旬都要表演鼓子秧歌,整个年关以“秧歌”为荣,以“秧歌”乞求赐福,以“秧歌”避邪之愿望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心理的满足与心灵上的沟通,鼓子秧歌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秧歌能流传下来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另外,“鼓子秧歌”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秧歌本身的艺术魅力,村村相通,互相交流,加强了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争强好胜比试高低的竞争性,也是鼓子秧歌发展至今不可缺少的原因。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演员表演时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诨。唱的歌曲大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为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秧歌的角色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名称命名,如“伞头”,左手握平顶伞,右手拿牛胯骨,多是老者形象,是演出的指挥者。“鼓子”,左手握两面圆形小鼓,右手持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枣木棒,棒头两端带穗。“拉花”,右手持彩扇,左手拿绸巾。另外还有丑角扮赃官、傻妮、憨老婆、傻小子等,“丑角”无固定编制,可多可少也可有可无。

  秧歌表演时,自始至终舞者都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又叫“跑秧歌”,各种角色在搭配上必须是偶数。如伞的基数为四,就以四的倍数递增至八或十六,其他角色也必须是伞的倍数,如八伞就需十六或三十二个鼓。

  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均不响,武场时舞者停止跑动,在各自的位置上同时做各自的动作。文武场是舞者在跑动中于中心或交叉处相同角色轮番做动作。其表演特点为文场寂静、武场激烈,文武结合则此起彼伏、张弛相兼。

  鼓子秧歌场图丰富多彩,路线变化错综复杂,简单者需几十人,复杂的场子需百人方能完成。这样庞大复杂的舞蹈,跑不散、舞不乱、整齐划一、动静有序。有其严密的组织形式。这些场图,大都来自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建筑、花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战斗阵式等。

  鼓子秧歌的场图大多数为外圆内方,平衡对称,表演时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正是审美传说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歌的部分现已不复存在,丑角也在不同的秧歌队中时有时无,也有个别的秧歌队伍仅仅剩下伞、鼓、棒三种角色,以加强“鼓子秧歌”固有的特色和气概。

  几百年来,这个古老而又别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载着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和祈求美好生活的心情,代代流传。目前,徒骇河沿岸的商河县、济阳县、阳信县的鼓子秧歌都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勾勾戏

222.jpg

  粗放中裹挟着一丝悠扬,刚劲中流露出一种柔美,唱腔中时而伴随着一两句说词,在四弦与板胡等乐器的点缀下,犹如一支娓娓道来的古韵歌谣。

  独特剧种“一勾勾”戏也在徒骇河流域经久传唱。

  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的信红霞说,“一勾勾”戏发源于聊城高唐一带,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后来发展成登台演出,并采用四胡为伴奏乐器,发展为戏曲形式,人称“四根弦”或“四音戏”。行当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脸丑等。

  明清时的民间艺人顺着徒骇河一路传唱,流行地区以临邑、齐河、禹城、夏津、高唐、临清为中心,传播至德州、惠民、济南、泰安、潍坊以及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

  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钩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信红霞说,“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它的唱腔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

  “一勾勾”戏的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一般是白天劳动晚间唱戏,所以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 因此,一勾勾所使用的舞台语言是德州、聊城一带的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相比,除在四声调方面的差异外,在某些字的读音上亦有明显区别。

  2013年12月23日下午,临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山告诉采访调研团,1956年临邑县组建起一勾勾剧团,该剧团培养了龙传英、邝书云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2006年,一勾勾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临邑师范学校还成立了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经常邀请邝书云、龙传英等前来授课。《王小赶脚》是该中心师生完成的首个传统剧目,该剧在临邑县广场文艺汇演、新农村建设巡回演出等活动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临邑县还成立了一勾勾戏曲联谊会,组织老艺人进行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复排一勾勾的传统剧目并参加省市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2010年,联谊会被确定为省级非遗传习所,杨富元和邝书云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联谊会又复排了《墙头记》《姊妹易嫁》等剧目,为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传承原汁原味的一勾勾,许多普通的一勾勾传承人也在默默地行动着,信红霞便是其中一员。她曾多次到一勾勾的发源地临邑县、禹城县交界的农村中寻找老艺人,虚心向他们请教,并通过整理他们的唱段和曲谱来研究一勾勾。一次,她在兴隆镇发现了难得的男声唱腔,虽然只有一个乐句,却让她激动了好几天。“即使只有一点收获,只要能让一勾勾的唱腔更加原汁原味,能让它继续传承下去,再苦再累也值得!”信红霞说。

  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勾勾在临邑县的知名度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临邑县的文化品牌和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莘县火狮子

333.jpg

  火狮子造型奇特,每只狮子的狮毛是由几千支火捻组成。表演时火捻点燃,观众只看到由细碎的火星勾勒出的威武高大的狮子形象,把狮子的生活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狮子在中国是吉祥的化身,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幸福向往,并寓意着除害消灾的寄托,因此,逢年过节或一些庆典活动,我国民间都盛行舞狮。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几个大狮子欢腾跳跃,增添了许多节日的喜庆、热闹气氛。

  由于历史悠久,舞狮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特色,但是流传于徒骇河源头莘县一带的舞狮却不仅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有些神秘。

  “10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小伙子藏在莘县莘城镇东街村舅舅家的麦囤里,偷偷看到了火狮子的制作过程,自此火狮子在莘城镇温庄开始盛行。这个小伙子就是任宝存、任宝虎的先辈。”温庄村原支部书记任长山说,莘县东街的火狮子则是从莘县十八里铺鞠屯学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只有温庄火狮子制作技艺完整地保留下来。

  现在,有关莘县火狮子的资料极少,记者仅在山东省文化厅主编的一本书上看到一些简略记载。关于火狮子的产生背景该书这样描述:“火狮子是在农民祭春求雨时,仅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晚上表演。”

  “我们也不知道火狮子起源于什么时候,但最近这两次表演并不是在二月二而是在春节,但必须是‘月黑头’天。”温庄村村民任宝存这样对记者说,火狮子因狮毛由点燃的火捻组成,演出时通身蹿火星而得名。夜里表演火狮子,只见由火光线条构成的火狮子突然蹿出,万点火星闪烁,堪称奇观。因受道具的制约,火狮子的表演时间很短,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

  火狮子造型奇特,每只狮子的狮毛是由几千支火捻组成。表演时火捻点燃,观众只看到由细碎的火星勾勒出的威武高大的狮子形象,却看不到舞狮人。但火狮子追逐跳跃时,浑身星光闪闪,火星不停抖落,在其晃肩抖毛时通身火星四溅,再加上风吹,便产生了忽明忽暗、火光闪烁的艺术效果。整个演出在紧锣密鼓声中,火星四溅、硝烟弥漫,火狮子在火球的逗引下,时而腾空跳跃,时而追逐嬉戏,时而争球斗胜,把狮子的生活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火狮子的表演由两只大狮子、两只小狮子和逗狮人组成。现在的表演已经没有小狮子了。为了让狮子显得高大威风,每只大狮子均由一位身体魁梧、强壮的年轻人扮演。

  火狮子的制作分头、身、尾三大部分。狮头用竹片、细铁丝、细麻绳扎成,然后在竹片上钻眼插火捻。口、舌、耳、鼻、眼、眉等也均以竹片和铁丝、火捻制成。

  狮身又分三部分。前肢,上肢是人的胳膊,由6块木板连接起来包裹其外,下肢是人手拿的木拐,拐上有火捻。后肢,上下两肢各裹6块木板,上下有均匀的小孔,缀上火捻即成狮身外衣。

  狮尾是一根枣木树枝,缀上火捻。连接头尾的是脊背上一根1米长的柳树棍。火捻是用民间俗称的“细火纸”外包“毛头纸”搓成。将纸搓成30多厘米长的捻,再对折搓成捻绳,然后捻搓至坚实挺直为止,最后将搓好的纸捻用食用油浸泡,待纸捻全部浸透后晾干,缀于狮子外衣上。

  火狮子的表演者先披湿麻袋,外着捻子外衣。卸装的关键就在连接前后的梭子,梭子必须一拉就全身解开。如果梭子解不开就会火烧身了。

  火狮子的表演动作有“晃肩”“搔痒”“抖毛”“扬爪”“打舒展”“转头甩尾”等动作。两只狮子还可穿插做追逐或争抢绣球等即兴表演。逗狮人手拿的火绣球也由火捻组成,即将火捻缀于木板竹片组成的球体上,动作以晃球、转球、抖球为主。

  1985年的温庄是省级文明村,改革开放使村民的日子空前富足,精神也很高涨。“春节期间,村里就有一些老艺人和村里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商量玩一次火狮子,以庆祝好日子的到来。”时任村支部书记的任长山说,当时全村人都动了起来,家家都要搓火捻。

  那个场面就像一场盛会,温庄很多人家都将亲戚接了来,有一些老太太腿脚不方便,家人用地排车拉过来。1986年春节期间,温庄再一次表演了火狮子。这次的表演不仅吸引了上万名附近村上的村民,还有山东省八个地区文化部门的人员、山东省歌舞剧院的专家。

  诸多的艺术种类在徒骇河潺潺的流水声中交流传承,如点点繁星,装扮着浩瀚的天空,激发着人类心灵深处的那抹感动,表达着对美的向往与渴望,若徒骇河通航,艺术新的生命力也将会再次迸发。

  ◎胡集书会

444.jpg

  一场实实在在的“大戏”,这个乡音大舞台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真可谓“弦声嘈嘈如风吹竹林,书声朗朗似珠落玉盘”。

  滨州市惠民县胡集书会的产生发展也伴随着南北的交融,慢慢汇集了徒骇河沿岸地区及周边省市的艺人,规模越来越大,至今长盛不衰。

  据传,胡集书会始于宋元,盛于明清,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书会的成因说法不一,兴起的具体年代也无从确定。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是,有一年恰逢春节后胡集第一个大集,从南方来了伙说渔鼓书的,从北方来了帮说大鼓书的,因互不服气双方发生了争执。便相约来年各自邀来更多艺人相争,如此数年,艺人逐年增多。后来,艺人们都觉得大家来此献艺是好事,互相仇视没有好处,于是商定在每年正月十二的胡集大集,齐来聚会、畅叙友情、竞技卖艺。这样年年聚会,世代相传,规模逐渐增大,来此说书的艺人有济南、潍坊、淄博的,后来,河北、河南、辽宁、黑龙江等省的艺人也赶到这里献艺。

  胡集书会由“前节”、“正节”和“偏节”组成。“前节”就是在正月十二大集前,距此较远的说书艺人为了不误书会,常常提前几天带着乐器和被褥,三三两两云集胡集,一些业余的曲艺爱好者随之而到,散住在镇上各客栈中。艺人们来胡集的途中,沿途说书卖艺,并于正月十一晚前赶到胡集,借宿在村民家,集体进行“望空”“报门”等联谊活动,这称为“前节”。

  正月十二一大早,各路说书人便都来到集上,摆下摊子,扯旗挂牌,各自登台献艺。上午10时,鼓乐四起,鞭炮齐鸣,书会正式开始,由这天一直到正月十六,为“正节”,这是书会的高峰盛期。

  “正节”期间有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地民间还有跑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抬芯子、杂耍、武术等传统艺术表演,书会达到高潮。书会正节期间,艺人的演出要价最高。胡集附近村镇的农民特别喜欢听书,一大早便起来听书,把说书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各村并派出内行人到书会上挑选中意的节目,选定艺人及节目后,拿走艺人的乐器以表示成交,于是邀请艺人到本村演唱,由本村人付给报酬。从正月十二晚间起,一连几天,各村的白天和晚上都有艺人说唱,若主人挽留,艺人就继续说唱下去,若主人不留,艺人就再赶正月十七的大集书会。

  从正月十七至正月廿一,称为“偏节”,偏节过后,书会才散场。书会期间,艺人们互相拜年,交换书目,切磋技艺,收徒拜师,极富乐群敬业精神。书会散后,艺人们又沿途卖艺归去,翌年正月十二,艺人们又从四面八方来到胡集相聚。

  说书卖艺为糊口,艺人们都想卖个好场,书会期间每天早、中、晚三场书,艺人相当劳累。当年来胡集说书的艺人多达四五百档,他们不怕路途遥远赶到胡集划场子,除附近及本省艺人外,还有来自辽宁等地的外地说书艺人在胡集各展声喉,西湖大鼓、梅花大鼓、木板书、毛竹板、沧州木板、相声、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渔鼓等艺术形式应有尽有,观众还可以听到冷门的过窑调、缰大鼓、河间大鼓、东路大鼓、数来宝等,一时间,胡集村每个角落声腔委婉、鼓板齐奏、琴筝争鸣。艺人们说唱的书目各异,但都是拿手的传统看家戏,细说精唱,争取卖个好价钱。

  胡集书会是一场实实在在的“大戏”,艺人们都习惯在胡集村南首的大、小空场和巷尾演出,而最壮观的是,胡集村有一个宽23米、长达130米的干沟洼地,在这个“天然”大舞台中摆场子,艺人们纷纷脱下棉衣,捋起袖子,扯高嗓子,击鼓弹琴,拿出看家本领尽力献艺。这方乡音大舞台以天为幕,以地为台,你唱你的,他唱他的,说古道今,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真可谓“弦声嘈嘈如风吹竹林,书声朗朗似珠落玉盘”。书场周围上万名观众簇拥倾听,干沟洼地便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那阵势真可谓气壮山河。

  (聊城晚报记者 孙克峰 聊城日报记者 夏旭光)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