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农民底气足了
▲工作人员正在根据身份证,对周庄村村民进行登记统计。
“临时身份证”换成了正式的
正值聊城市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之际,作为聊城的第一批试点单位,高唐县清平镇周庄村的村民便为自己的土地提前“身份转正”喜悦不已。“一听家里人说,这次的土地确权后地就真成我们的了,我扔下手头的活就赶回来了。”长期在外地打工的周庄村村民周统明说。他告诉记者,自己长期在外地跑长途运输,半年回不了家一次,但是今年的土地确权发证,他必须要回来。
“为啥要回来?因为今年的土地确权发证跟往年不一样。”周统明说,“其实这次是我们周庄村第三次颁证了,1999年和2008年先后颁了两次类似的证件,不过那时候,家有多少地,还是村里说了算,就算有了证,村里也会六七年审计一次,而且隔个十年或十五年就得动一动,因为每户有个婚丧嫁娶的,土地就得大调整。按老规矩说,土地是按‘碗’算,有几口人吃饭,就有几亩地。确权发证后,证上写着几亩地就是几亩地,就算嫁进新娘子,也不添地。为啥?因为新娘的娘家地不变。”
周统明回忆说,当天村里组织签字的时候,人挤满了屋子。“谁都知道这次的土地确权以后不会说动就动了,而且听说有的户家的地还多出了一些。这次发证,我们都觉得,自己土地的‘临时身份证’终于可以换成正式的了,就跟拿到自己的身份证一样高兴。”周统明说。
农民底气足了
“土地年限有了保障,我在外面打工心里都觉得踏实。”周统明告诉记者,周庄村的农户以育林为主,而林木只需看护一至两年便可不用再费力照顾,所以村里很多像他一样在外地打工的农户都可以安心工作来。
周统明说着,突然话锋一转,道:“不只是我们这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想要早些被确权,我们村的周统叶那天甚至比我们还踊跃呢。”周统叶是周庄村的养鸭户,近5年,他在自己的地里搭起了两个鸭棚开始养鸭。“光搭一个鸭棚就得十万多,加上里面的鸭苗,俩鸭棚合起来近40万元呢,我可算把家底都搭到里面了。”周统明说。
周统明还告诉记者,自从此次土地确权后,农民的“电井”也都打出来了。“以前土地怕变动,谁也不敢随便打井。现在地都不变了,也敢打井了,而且要打就打‘电井’,通上电,用泵一抽,水就来了,周边五六十亩地都能浇上,一个妇女就能把浇地的活干了。”周统明说。“活不仅妇女能干,而且电钱还合算。”在一旁听周统明介绍的于焕芹插话说,“有了航拍的图纸,我们也都知道自己土地的周边是谁了,几户人家就能按各自家的亩数合计着一起弄个‘电井’,然后按照各家土地亩数的比例合算电钱,谁也不吃亏。地明确了,愿意入股打井的也就没有了顾忌,都感觉地种的比以前更踏实了,谁能没干劲?”
带来更多希望
记者从村民薛延军展示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发现,证件上都标有了土地编号,而且土地的坐落、面积、四至、种类等全都写得清清楚楚。薛延军说:“这次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除了上述信息外,在证件的最后一页还会印有每户土地定位图,这样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都可以像是看地图一样,直观地掌握土地的形状、大小、位置等信息。”
此次确权最大的亮点,就是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等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样土地就成为了农民手中的一种资本。薛延军说:“南方有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通过土地抵押信贷,获得创业的原始资本的例子。周庄村现在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下来照顾土地的人越来越少,就像周统叶这样在村里搞经营的,可能以后干大了,想要开办一个合作社,就得买或租别的农户的地,到那时候,把自己的证拿出来看一看,就能知道哪户的地更合适自己。”
“现在村里的大多数青壮年都把重点放在外面,除了农忙时家里有庄稼的会回来一次,几乎都是长期在外打工。”周统明说,“我在外面跑大车,一个月少说也得挣个五六千块钱,要是哪天家里的地真不种了,转租出去,每个月还能有一部分的收入呢。揣着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咱心里很踏实。”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校车安全,政府不能旁观( 赵艳君)
- 聊城广场游人多免费公厕少 市民干着急
- 聊城市服务业市场主体达138008户
- 聊城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战略 促进产业提速增质
- 聊城中年男子酒后落水沟溺亡
- 聊城残疾女孩从小立志学医 出诊从不收诊费
- 聊城:公交站牌“藏身”树丛 市民找起来费劲(图)
- 洪 祥:轴承厂里的多栖技工
- 临清老人北京走失134天找回 历经坎坷身体极度虚弱
- 聊城医保惠民病房 不设住院起付标准
- 聊城明年元旦起电动车打码登记 实行“全程全免费”原则
- 聊城:6600米民绣路竣工通车(图)
- 聊城少先队工作获得两项国家级荣誉
- 山东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聊城占四席
- 聊城“龙宝宝”扎堆生 并非全冲着属相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