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粮食蔬果生产基地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发布:2013-11-28 19:05:22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聊城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畜牧、林果生产基地,围绕建设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休闲观光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迅速发展。聊城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着力构建农产品生产基地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加工龙头企业体系、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116亿斤,实现“十连增”;瓜菜菌总产1440万吨,居全省第1位;发展起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7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890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302个。总投资100多亿元、占地4800亩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带动聊城成为中国“有机农业之都”。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与冀、豫两省交界,区位独特,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在北纬35°47′—37°0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质良好。年平均气温13℃以上,活动积温4500—5000,无霜期190—200天,年平均降水量600—650毫米,壤质土占78%;耕层PH值在7.1—8.5之间,酸碱适中,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聊城市现辖九个县(市、区),全境85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0万亩,全市总人口5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2万人,农业人均耕地1.81亩。全市有效灌溉面积74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4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聊城是农业大市,垦殖历史悠久,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的地委、行署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在全区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八十年代初,在“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的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全区粮棉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全区重点抓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重点实施了以“十大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为主的开发项目,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7年,国家把聊城地区列为地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聊城市耕作制度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全市已经形成蔬菜、畜牧、林果、水产4大主导产业。

  2012年,农林牧渔业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53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334.04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2.43亿元,增长6.8%;牧业产值118.20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6.06亿元,增长5.7%。

  种植业形势良好。粮食总产量548.95万吨,连续十年实现丰收;单产456.50公斤/亩。蔬菜、油料、棉花产量分别为861.78万吨、12.54万吨、5.65万吨,分别增长0.9%、-8.7%、-19.3%。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91.37万亩,比上年略增。其中,粮食作物总面积为1202.56万亩,增长2.1%;蔬菜面积233.04万亩,增长0.3%;油料、棉花面积分别为45.62万亩、70.97万亩,分别下降14.7%、20.1%。

  林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市造林面积13.8万亩,年末实有经济林65.18万亩,产量82.65万吨;活立木蓄积量1290.5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6%;济聊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中植树123万株,绿化74公里。森林覆盖率32.4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肉、蛋、奶类产量53.20万吨、31.05万吨、9.0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9%、-4.3%、6.3%。主要畜禽存出栏量不断增加。猪存栏156.03万头、出栏257.90万头,分别增长3.2%、3.3%;家禽存栏4973.08万只、出栏17750.61万只,分别增长5.0%、5.1%。

  渔业生产形势良好。水产品总量7.27万吨,比上年增长4.3%;水产养殖面积12.33万亩,增长2.6%。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