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代英雄系列报道--刘学锦
大众网聊城10月14日讯(记者 侯晓)创立四年时间就从默默无名一路攀爬到达国内行业最顶端,山东天工岩土工程设备有限公司铸造了全国钎钢钎具行业中的奇迹。
天工公司2009年1月创办,2010年7月正式投产,过去几年发展势头迅猛。2013、2014年连续两年为"聊城市纳税五十强企业"。据全国钎钢钎具协会年会年报统计,自2013年其,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位居全国钎钢钎具行业第一名,成为全国钎钢钎具行业领军企业。
大海航行靠舵手,企业的迅速成长,源于"掌舵人"董事长兼总裁刘学锦对企业发展理念的深刻把握。
大背景催生大机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做企业首先应该想到市场的需求",有过招商引资经历,又有几年市场摸爬滚打经验的刘学锦迅速认识到,国家会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而国内钎钢钎具行业还比较弱,对价格高昂的进口钎具依赖度高。对施工企业来说,进口钎具是笔不小的负担。
在以敏锐的眼光看到国内隧道、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公、民用基础设施潜在的市场空间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政策导向后,刘学锦果断决策投资6600万元,在凤凰工业园建设大型工程机械关键配件项目,成立山东天工岩土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他不分昼夜,使出一股创业的拼劲、闯劲、干劲,跑项目、筹资金、招人才、进设备、搞研发、跑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企业自2011年至2013年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他们生产的盾构刀具以质优价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全国地铁、隧道建设工程,矿用截齿畅销澳大利亚,桩基刀具畅销国内外。不客气的说,如今的天工已融入世界。
办企业是为了赚取利润,这是一般人的共同见解。而他对办企业有他独特的想法,"我们办企业首要追求的是创造社会效益,制造刀具是为建造美好世界贡献力量。企业利润收入是副产品,把客户和社会的事做好了,回报是自然而然的事,这都不用我们去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抓住机会,做大企业,是刘学锦对企业的一大贡献。同时,作为一名企业家,刘学锦对员工充满关爱,给职工以家的温暖、家的感觉、家的感受、家的温馨,构建和谐天工"家"文化。自2014年春节起,他从总裁基金中拿出资金,为每个员工的父母或亲属发放999元的"忠孝慰问金"。给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让青年职工担重担、挑大梁。目前4名80后员工选拔到子公司任总经理,有1名80后员工任总裁助理岗位。
公司部门经理中,三名为80后青年职工,三名个车间主任为80后青年。同时,他十分重视职工的道德素养提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一体,主持成立天工同心国学院,聘请聊城大学教授和社会国学研究专家任兼职教师,讲授国学知识,提高员工道德素养。传承传统文化,帮助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工的道德风尚大大提高。天工以"和谐"为核心的"家"文化初步形成。
求创新实现大突破
成为国内行业领头羊,是天工在追求创新中的不经意之作。
"国内领先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国外那些顶尖的工程设备企业。这场战争取胜的关键就是创新,可以说持续创新是天工成长的核心动力。"刘学锦深有感触。
过去几年,他们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吸收、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腾飞插上金翅膀。
2009年初,他们就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先后招聘了2名高级工程师任副主任,将公司十余名工程师组织到技术中心,进行盾构刀具、矿用截齿、桩基刀具的研发。先后招收了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力量。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建立了"市级盾构刀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了以国际领先水平检验、检测设备为主体的检测中心。
自2011年以来,企业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13项,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每年的研发投入均占销售收入的3.5%以上。先后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60余项。企业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百强企业""2013年装备中国技术创新企业""中国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
自主研发的盾构机用旋挖刀,成功解决了南京长江隧道施工难题,被誉为南京长江隧道建设的"功臣"。自主研发的盾构机用重型强化先行刀已实现产业化生产,解决了不少隧道施工难题。盾构机用边缘刮刀规格型号达到十余种,已成为盾构施工行业中的主导品牌……如今,天工已在国内诸多著名工程中崭露头角。
严要求赢得好口碑
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久。过去几年的发展,天工以"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刘学锦认为,"诚信经营既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更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基于打造百年天工战略,他们始终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恪守"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诚信守法、持续创新"的经营宗旨,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依法建立了规范、民主、科学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他们注重科学管理,严格按现代公司制度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坚持"以顾客为中心、推动公司发展;加强工艺纪律、制造优良产品"的质量方针,健全公司、车间二级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和ISO: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他们坚持质量立业、质量兴业、质量制胜的方针,积极推行和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坚持创新驱动,以为用户创造价值,合作共赢为出发点。通过建设优秀的质量文化,打造国际一流的产品,从而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主编,中国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案例推广活动办公室编辑的《中国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案例推广》将公司质量管理经验作为典型案例入编其中。他们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设有质量控制部门,并配有专业的质检人员日夜坚守岗位。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100%自检,首件100%检验,生产过程中100%巡检,出厂前按照国家标准抽检,保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每月开展"质量信得过个人活动",给予先进个人200元奖励,每年评选质量标兵,真正把诚信建设抓到车间、班组、落到实处,让职工学有榜样,做有实效。每种产品都有权威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出厂的每批货都带有质检合格证。2010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2014年5月,主持制定的《盾构机切削刀具》(JB/T1186-2014)经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并已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价值、创新、诚信,这些理念推动了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使"掌舵人"刘学锦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评价。他先后被授予"东昌府区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富民强省优秀企业家"。2014年12月被授予"聊城市劳动模范"。刘学锦不愧为企业家的称号,不愧为聊城市的"时代英雄"!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1709辆黄标车提前淘汰 补贴资金1489.82万元
- 聊城市民购保健品遭遇维权难 消协调解终退款
- 为“城市颜值”加分——聊城市加快推进森林进城围城步伐
- 聊城东阿“篮球男孩”的学霸之路
- 徒骇河畔遗存:滋养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
- 聊城市民献血热情高涨 单日采血量再创历史新高
- 农业保险还需“扶上马送一程”
- 聊城第十届“文艺精品工程”获奖名单揭晓
《怀念母亲》获特别奖 - 聊城青年“唱出”中国好声音
- 高唐:父亲服刑母亲出走陷困境 民警帮8岁男孩上户口
- 聊城闸口桥多了“送子车” 十分钟路程走了近半小时
- 陈平在“慈心一日捐”动员会上强调开创慈善事业新局面
- 聊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 莘县一加油站遭四蒙面男子抢劫
- 中国32个城市群建设路线图浮现 预计2030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