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的血泪记忆:鬼子不把老百姓当人看
抗战胜利已70年,但混着血与泪的记忆,却铭刻在经历者的脑海里。近日,在市委家属院,90岁的王守业老人和他的老伴——84岁的赵堂凤老人,给记者讲述了那段炮火之中的苦难岁月。
压迫之下艰难求生
王守业老人是寿光县柴家庄人,老伴赵堂凤是文登县西寨村人。当记者问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时,王守业老人思忖了良久,在记忆里重新梳理了一下那段苦难的日子。他告诉记者,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村里的青壮年都一心想上前线打鬼子。有一次,八路军的干部前往村子里拉队伍,一下就有八九个青年人踊跃报名。“我的一个二叔就是在一次拉队伍的时候没有了下落,听大人说他是参军打鬼子去了。”
赵堂凤老人告诉记者,她的家乡属于山区,印象最深的就是鬼子和伪军骑着大马来扫荡。“老百姓没有枪,不能和他们打,就只能到处东躲西藏,尽量把粮食之类的东西藏起来,不让他们抢走。”赵堂凤老人说。为了和鬼子对抗,乡亲们想尽了办法,把蔬菜和粮食放到地窖里,把牲口和鸡鸭放在屋子的夹道里。村子周围全是坟头一样的地窖,有的有东西,有的没东西,鬼子扫荡时摸不清情况,又不能都挖开,于是常常空手而回。“鬼子扫荡时,牛和鸡也都很奇怪,牛就待在夹道里,一声也不叫,鸡被装在麻袋里,也是一动不动。好像它们也很怕鬼子似的。”
日军暴行历历在目
鬼子不把老百姓当人看,拿着人命当儿戏,回顾过去,两位老人都这么认为。
1942年,王守业老人家乡闹旱灾,他和家人流落到利津洼。“1943年春天,鬼子来扫荡,把我一个叔叔给杀死了。”王守业老人说,当时他正在地里干活,听到有动静,还爬到树上往那边看,中午回到家就听说那个叔叔被鬼子杀了。“我们都是庄稼人,鬼子也不放过。那个叔叔也真是傻,看到鬼子来了,还不快跑,还想着他那些锅碗瓢盆的家当,结果挑着东西跑不快,被鬼子一刺刀就给刺死了。”说到这里,王守业老人有点哽咽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鬼子说杀就杀。王守业老人说,他村上东头有一家姓杨的,住在胡同口,有一天就在家待着呢,一个飞弹过来,就被打死了。那是鬼子没事干,拿着枪乱放。而赵堂凤老人则目睹了更为惨烈的一幕。当时鬼子在山上,并没有来扫荡的意思,村里的人都坐在街边树下乘凉,这时只听一声枪响,子弹接连打中好几个人。老百姓都义愤填膺。“当时老百姓都恨透了鬼子,我爷爷当时被鬼子抓走过,给他们牵牲口,所以后来我们这些晚辈只要说去参军卫国,他都特别支持。”
(记者 蒲二利)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22日晚的大风降雨让聊城莘县吃尽苦头
- 人事考试试卷雷同 两年内将被禁考
- 聊城10月住宅均价4785元/平 环跌1.03%
- 聊城市委常委会议举行 传达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 聊城:车来车往的路口 红绿灯却坏了
- 聊城出台政策发展社区养老
- 向脏乱差宣战 临清:村村有了保洁员
- 聊城青年订婚后同居 产生矛盾分手因彩礼闹上法庭
- “儿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咱们就什么时候过年”
- 聊城八旬老人骑三轮车掉入河 最美城管跳水施救
- 扩宽“喉颈”畅通“血脉” 聊城吹响路网建设集结号
- 聊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取得无形成果
- 天气渐冷 聊城电暖气市场火爆
- 聊城棚户区改造力度空前 将建安置房6.6万套
- 高唐:学生成绩不好被劝退 毕业证没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