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学子携手聊城留守儿童走进传统文化课堂
聊城齐鲁网8月17日讯 (实习记者 王慧 通讯员 胡小宁)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近日,山东师范大学"聊城遗梦·文化中国"学习宣讲团特赴聊城市"爱心妈妈小屋"公益项目郑家镇志愿服务站,与聊城市"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一同为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聊城团市委副书记张云生,团区委书记邱恒、副书记杨晓,聊城市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协会会长苏金生到场与宣讲团成员一起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
"聊城遗梦·文化中国"学习宣讲团此行是"有备而来",来之前他们除了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还提前拜访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社社长徐秀珍,认真学习了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力求保证带给孩子们准确完整的木版年画知识。
在课堂上,他们将学习总结的东昌府木版年画知识通过讲解演示、实物展示、故事渲染、游戏闯关等环节展现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他们巧妙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其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其对家乡东昌府木版年画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其热爱和保护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减少抽象灌输,宣讲团成员带来了一些年画作品,讲述了年画背后的故事和寓意,特别对门神和灶神这两个民间最常用的年画的来历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从刻板到印刷再到反复上色,背后都大有学问,宣讲团成员利用图片和工具将流程清晰通俗地讲解、演示出来。孩子们仔细聆听、认真模仿,表现十分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宣讲团成员带领孩子们玩"知识竞猜"和"千里传音"的游戏,将木版年画的知识巧妙地贯穿其中,在"千里传音"中,宣讲团成员将"东昌府木版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等作为传话的语句,使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保护教育。
宣讲团成员说:"东昌府木版年画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现在它的传承现状不容乐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培养传统文化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和参与到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保护行动中。"据悉,"爱心妈妈小屋"公益项目郑家镇志愿服务站的49名孩子是来自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中间大多数是留守儿童。除了对他们进行公益授课外,宣讲团成员还在课后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状况,还向孩子们赠送了文具,鼓励其努力学习、成为栋梁。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小学生眼中的家风 盼父母温和
- 聊城投资11亿打造城乡环卫一体 化破解农村环卫难题
- 元宵节期间 公交车途经封闭路段时临时改线绕行
- 聊城冠县130个视频监控实现村庄、路段全覆盖
- 聊城城区陈口路中央隔离栏十天内安装完毕
- 首届中国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开幕 聊城6类特产参展
- 聊城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四项指标增幅冲进省三甲
- 聊城:情人节前离婚的人挤满登记处
- 聊城:四男子绑架城区小学生被判刑
- 丈夫车祸致残 妻子闹离婚欲分割赔偿金遭驳回
- “两河”复航工作紧锣密鼓
- 王忠林在高新区调研时强调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 聊城及周边市区机井吞人事件频出 记者调查救援办法
- 聊城:疾风之后 蔬菜大棚遭灭顶之灾
- 聊城:10元3瓶“益达”口香糖被指傍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