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上半年发展进中向好 生产总值增幅全省第二
本报讯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增幅居全省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9亿元,增长10.5%,增幅居全省第6位……在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徐景颜总结了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
徐景颜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积极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健康向上势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增幅居全省第2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9亿元,增长10.5%,增幅居全省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增幅居全省第1位;工业用电量增长4.2%,增幅居全省第4位;出口增长25.3%,增幅居全省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增幅居全省第4位;夏粮预计总产比上年增加0.38亿斤,实现“十三连增”;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3%,增幅居全省第1位。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实现到位资金365亿元,同比增长40.4%。德商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预计达到1070亿元,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2%;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到33.5%,比去年同期下降3.5个百分点。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2.5%和6.8%。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率先推行了“四证联办、先照后证”,全面公布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和行政权力清单。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股权挂牌、债券发行等,实现直接融资14.4亿元。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了常态化防控处置机制,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新增担保额11.81亿元,同比增长42.8%;各县(市区)普遍设立了还贷周转金,今年累计转贷金额达12.05亿元。积极鼓励引导全民创业,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9.8万户、私营企业达到4.1万户,同比分别增长25.6%和38%。
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全市城乡建设完成投资247.8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4.15万套,基本建成1.8万套;城乡环卫一体化持续推进,全省乡村文明行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各县(市、区)全部一次性通过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首批认定。
在社会事业方面,全市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97.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9.1%。新增城镇就业3.1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8万人。各项社保基金征缴总额达到52.3亿元;连续11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资260元。全市校舍标准化建设完成投资6370万元,新建市实验幼儿园、市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项目、资金、考核单项管理。全面推进法治聊城建设。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领域防范、信访积案处理和舆情监控,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在党建工作方面,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党性觉悟有了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出台了关于落实县、乡、村和市直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职责的四个规范性文件,着力强化各级书记抓党建的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选派第一书记和“双联共建”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党建。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查,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取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成效。
(记者 曹天伟)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火车站:春运余票信息半小时一更新
- 聊城市纪委监察局出台规定 严格规范婚丧嫁娶事宜
- 徐景颜:减少红头文件干扰社会事务
- 聊城家电下乡政策将于11月底停止实施
- 政协聊城市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常委会议
- 蟊贼乔装难掩真面目 被围截时还顺手偷单车
- 天寒地冻 聊城流浪老人拒绝接受任何救助
- 学生安全管理成很多学校“第一要务”
- 聊城市政协工作会议召开
- 度假区打造十大旅游服务项目
- 挂面寿命究竟有多长?聊城专家:保质期半年到一年
- 母亲“军事化管理” 烈士后人从小就立志参军入伍
- 聊城涉农资金整治会召开 专项整治行动将持续到9月中旬
- 聊城为APEC拼了:每天出动2500余警力 530余车辆巡逻
- 聊城:23岁尿毒症女孩为省钱自己在家做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