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4处村落民居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图)
发布:2015-6-11 17:17:45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tp/2015/0611/1716342557.jpg)
![](/tp/2015/0611/1716461560.jpg)
![](/tp/2015/0611/1716582563.jpg)
![](/tp/2015/0611/1717089567.jpg)
![](/tp/2015/0611/1717201570.jpg)
聊城齐鲁网6月11日讯(阳谷台 李振 陈楠)近日,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公布,包括传统文化乡镇,传统文化村落、街区,传统民居和乡村(社区)博物馆(传习所)在内,共有300处。聊城市阳谷县共有4处村落、民居入选。
据了解,“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是山东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模式的创新尝试。按照“乡村记忆”工程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经“乡村记忆”工程专家委员会评审,全省遴选了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300个,其中乡镇7个,村落(街区)171个,民居66个,博物馆(传习所)56个。被列入全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的共有4类,分别是传统文化乡镇,传统文化村落、街区,传统民居,乡村(社区)博物馆。我县入选的4处文化遗产分别是,传统文化村落、街区2处:阳谷县乔润街道迷魂阵村、阳谷县七级镇七级运河古街区;传统民居2处:阳谷县张秋镇张秋陈氏民居、阳谷县张秋镇张秋山陕会馆。
七级运河古街区始建于明代,是我县保存较好的传统文化街区。原有六纵八横十四巷,六门四关,至今八横十四巷中的大隅首、小隅首、西街街道格局仍保持原样。街道西侧紧靠七级码头,是运河漕运必经之路。七级古街区是明清时期运河沿岸重要遗存,部分街巷肌理保存较好,商铺、民居、码头等建筑具有典型性。今后收集散落民间的古街区建筑构件,包括木料、石材、砖瓦等,同时编制科学的保护规划,修缮文物本体建筑,恢复古街区原有面貌。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建筑设施,建设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打造原有社会形态,实现对古街区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今日聊城天气以晴为主 最高气温将达到9度
- 聊城:现在可以买清明假期的汽车票啦
- 聊城一小区大扫除 公共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真不少
- 聊城市总工会学习十六大精神
- 聊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开通服务预约电话 凑您空为您办事
- 古城规划建设体现“人本位”
- 首次春季高考明天开考 不考英语
- 588名考生本周末参加专升本考试 考点为水城中学
- 第二届市运会将于今天下午闭幕
- 聊城一老人驾电动轿车撞人致残赔7万
- 聊城81岁老母21日走失 家人盼知情者提供线索
- 茌平农民耗尽家财建习仲勋彭德怀纪念馆 称精神富有
- 《聊城市城区桥梁名称规划》(草案)发布 对城区桥梁进行命名
- 男子冒充记者进行敲诈勒索 最终获刑八个月
- 林峰海在聊城会见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谢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