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岳楼修建者陈镛家族风云:其父为朱元璋表兄
冠县陈氏家族风云录
一世祖是朱元璋表兄
二世祖修建了光岳楼
陈德,明朝初年的军事将领,为朱元璋的表兄,兼其贴身护卫。
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的战船搁浅。危急时刻,陈德身中九箭,力保朱元璋脱险。
陈镛,陈德之子,也是明朝军事将领。聊城光岳楼便由其组织修建。
修建光岳楼的木材哪里来的?光岳楼为何没留下修建者陈镛的名字?陈德为何后来改名“陈得新”?
4月11日,市民陈玉灿讲述了家族先祖由安徽濠州迁移定居聊城所经历的风云故事。
一世祖陈德:早年护驾朱元璋,晚年埋名归隐
有个传说,说的是朱元璋幼年偷鸡尽孝的故事。当时,朱元璋的母亲病重,卧床不起。朱元璋为了给母亲养身子,便和表兄在夜间去偷地主家的鸡。天明前,他们发现,没有炖鸡的柴火。朱元璋便在心里默念:再黑一会儿吧,还得偷柴火去。为这份孝心,天真的晚亮了一会儿。
和朱元璋一块偷鸡的这个表兄便是陈德。
后来,朱元璋从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县)组织起义军,建立了明朝。其间,在大败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一度因战船搁浅而遇险。紧急关头救了他的便是表兄陈德。当时,有一身武艺且力量极大的陈德,身中九箭,成功护送朱元璋脱险。那时,陈德的身份便是帐前都先锋,即朱元璋的贴身护卫。
再后来,陈德升任天策卫亲军指挥使、佥大都督府事等职,跟随明朝大将徐达等人北上进军,围剿元军残余势力。
明朝洪武三年,即1370年,陈德被封为临江侯,子孙世袭。
到明朝洪武十年,出现了一个插曲。在表弟、明太祖朱元璋的暗示下,陈德埋名归隐。其后,朱元璋“卸磨杀驴”,对功臣能臣展开了一场杀戮。归隐的陈德也因此躲过一劫。
洪武十一年,官方消息,陈德去世。
其实,陈德没有死,而是改名陈德新,离开老家濠州,搬到徐州萧县曲里度村,并修建了浩大的庄园。尽管修建了庄园,但陈德并没有在此长期居住,而是搬迁至当时堂邑县北十里、马颊河北岸的洼陈村(现为冠县辛集镇洼陈村),并长期定居下来。
陈德是其家族到达聊城的一世祖。现在,其后人集中分布于冠县、临清、东昌府区三地。而市民陈玉灿为其第十八世孙。
二世祖陈镛:废土城建砖城,城中修建光岳楼
冠县辛集镇洼陈村,如今有一座古墓,即陈镛墓,为省保单位。陈镛便是陈德的儿子。
其实,陈德正是因为儿子,才来到了聊城定居下来。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正式建立明朝。
其实,元朝残余势力当时仍在北方较为活跃。陈镛便与徐达、常遇春等明朝大将,北上围攻元军。1367年12月,他们攻下聊城。此后,徐达、常遇春等继续北上,而当时年仅20岁的陈镛带领一支小部队留守聊城。
当时,聊城古城是一个土城,四周由土墙围挡。陈镛担心元军残余势力反扑,于是便废弃了土墙,修建了砖墙。巧的是,其间,元朝南方的一个附属国,不知元朝已亡国,正从运河向元大都运输木材。
毫无疑问,这批木材被陈镛截留,拿来做了城门。做了城门,这批木材还有剩余。于是,陈镛便想到用剩余木材设计建造一座更鼓楼,发现敌情便敲鼓,以便及时防御。根据陈镛的构想,从南方请来的能工巧匠,没用一个铁钉,修建了今天的光岳楼。因其取用余木建造,又称余木楼。
洪武十六年,陈镛又奉命前往前线,与徐达、冯胜会师蒙古,追剿元军。
洪武十七年,陈镛在前线收到父亲陈德的口信,就地隐姓埋名逃走。于是,陈镛便把自己统帅的部队就地解散,从此与明朝大军失散。
当年,明朝官方发布消息,称陈镛走失。
陈德为何捎信让儿子陈镛逃离呢?据传,他又得到了表弟朱元璋的暗示。
家族繁衍:乱世以退求生 扎根聊城六百年
历经成年的跋涉,从战场上逃离的陈镛,终于与父亲陈德会合,从此埋名归隐,在冠县辛集镇洼陈村定居下来,直至去世。
据悉,光岳楼刚建成时,有个牌匾,上面写明了修建者为陈镛。但在洪武二十年,这个牌匾悄悄撤去了。其中的原因便是,陈镛被传卷入了当时的明朝宰相胡惟庸案。当时,胡惟庸因被疑叛乱,遭朱元璋处死。事件中,3万多人受牵连,而被处死。
所幸的是,陈镛当时已经归隐,朱元璋也没有追究其族人的罪责。但是,其功名,包括修建光岳楼的功绩等,在公开场合被隐去。
到了100多年后,明朝嘉靖皇帝时,户部尚书李廷相来到聊城。此次,李廷相登上光岳楼,了解到没有为修建者留名而为陈镛鸣不平,当场批示:“此楼为陈侯镛所建。”侯,是陈镛生前的爵位。
陈镛作为光岳楼修建者的身份,重新得到官方承认。但其后人并没有领受这份功名,依然低调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定居现在的冠县辛集镇洼陈村,陈镛娶杨氏为妻,生育两个儿子:陈良、陈贵。后,陈镛有11个孙子。其中,孙子陈刚在当时的东昌府任学官,为家族在聊城的四世祖。
陈刚有三个儿子,长子为陈志清。市民陈玉灿即为陈志清之后。
最后,陈志清在今天的冠县柳林镇西林头村定居下来。后来,陈姓人从该村陆续迁出,迁到今天的冠县柳林镇南乔庄村、临清市八岔路镇艾寨村等。陈玉灿即为冠县柳林镇西林头村人。
陈姓家族在聊城还留下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堠堌熏鸡,现为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堠堌熏鸡便是用修建光岳楼的余木熏制的。
据统计,陈德的后人,现在集中分布于冠县、临清、东昌府区,约有3万人。
(记者 林志彬)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因玩耍被邻居孩子用斧头砍伤
- 聊城:路上窨井污水溢 漫过道路流入湖
- 包干制的电梯管理方式易造成电梯“带病运作”
- 聊城:老婆偷花3.5万 老公起诉离婚
- 1月11日聊城香江大火原因查明 充电器电源线短路引起
- 网友张洪泉评论被百度新闻首页推荐
- 聊城今年新增30个就业见习岗位
- 首届海峡两岸社区健康生活论坛在聊城举办
- 聊城:“狗事”也考验城市管理智慧
- 聊城农村小作坊有了信用档案 生产加工迈向“阳光操作”
- 聊城本地新葱陆续上市 “向前葱”价格回落
- 湖南路徒骇河大桥周六开拆重建
- 聊城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 聊城市民网购遇骗子 支付宝余额不足侥幸逃过
- 直击聊城网络春晚选拔之“临阵换枪也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