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3岁童罹患白血病 “请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4月2日,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里见到了白血病患儿曹玉珂,刚刚做完腰穿检查的他,疲惫地蜷缩在母亲怀里,安静地睡着了。在小玉珂细嫩的胳膊上,一根细细的蓝色管子连接着血管和输液管。他母亲告诉记者,小玉珂对药物比较敏感,做化疗第一个疗程的时候,由于药物刺激性大,小玉珂手腕上的血管已经被刺激坏了,目前输液只能用手臂上的血管。
噩耗突如其来
小玉珂生在莘县十八里铺镇曹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原来建了鸡棚养鸡,但前两年正赶上行市不好,接连赔钱。父亲曹相福之后开始给别人拉网线,一天能挣100元左右,虽然生活不是很宽裕,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去年10月,小玉珂检查出患上了急性淋巴血管白血病,家人一下子都懵了。“目前已经花费了20多万元,亲戚朋友全借遍了。”提起今后的治疗,小玉珂的父亲曹相福非常发愁。主治医师王大夫告诉记者,小玉珂住院之后,经过做MIC分型检查确定病情危险程度为中等程度,患者5年以上生存率可达到60-70%,但是后期仍然需要大量的治疗费用。
众人鼓励支撑
“做第一个疗程化疗的时候,孩子情况非常不好,不会动,不会说话,我们差点就要放弃治疗了。”小玉珂的母亲说着,眼泪不住地往下掉。看到家人情绪不稳定,负责治疗的医生不断安慰他们,根据检查结果显示,当时小玉珂的身体状况在不断好转,治疗效果很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放弃治疗。经过医生的安慰,家人终于坚持下来了。
曹相福说,去年年底,小玉珂和家人回到莘县老家,村支书曹增雪听说了这事,告诉他们一定要坚持治疗,能走一步算一步,随后组织全村人进行捐款,一共捐助了2万多元钱。管区书记郭浩听说此事后,主动联系亲朋好友捐钱,给他们送去了5000元。“非常感谢这些好心人。”曹相福说。
医生建议建立长效机制
“作为医生,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救助这些白血病患者,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治愈。”市医院儿科大夫韩月琴告诉记者。据了解,在我市仅市人民医院每年接诊的新发病白血病患儿就有20到30例,但能够坚持治疗的却很少,放弃治疗的原因大部分是经济困难。“对于白血病患者,光靠社会力量救助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建立长效机制,是否可以成立白血病专项基金,这样对于患者将是一项根本性的救助。”
(记者 蒲二利)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春风送暖水城气温继续爬坡 后天气温创新高将达24℃
- 聊城:6旬“时尚大妈”网上自学舞蹈教众人
- 持刀拿斧 六少年抢劫的哥 一声断喝 四路人制服两个
- 聊城“两会”花絮:饱含深情的草莓
- 聊城:妻子24年卧病在床 丈夫不离不弃照顾
- 王忠林强调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 聊城东昌路快车道罩面今日起施工 25日完毕
- 聊城市今年绿化面积增加1万亩 成活率95%以上
- 聊城召开规划建设项目审查会 任晓旺出席会议
- 聊城:女子在家吸毒刺鼻香味露馅
- 聊城:打台球起争执持刀吓人反被打
- 聊城一市民提车俩月拿不到合格证
- 依法开展换届 完成社区规划 聊城市加速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 聊城:婚前公证成老人再婚护身符
- 聊城:5000万元以上外来投资可进入“审批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