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负责人接听市长公开电话:对困难群众托底救助
2月4日上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周兆岩做客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现场接听群众来电。同时,他还介绍了2014年高新区的农业发展、困难群众救助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热点问题。
12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周兆岩说,高新区辖顾官屯镇、许营镇、韩集乡和九州街道,共209平方公里,15万人,其中10万人为农村人口。在发展农业过程中,高新区摒弃在规模上贪大、产业上求全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全区农业发展的品质和档次。
高新区利用校地合作平台、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研发和创新,培育的红梨新品种“奥红一号”被省林业厅专家评价为“山东唯一、全国领先”。
同时,高新区将农产品品牌化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出台奖励政策,鼓励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一标”产品。
2014年,许营西瓜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成为高新区第1个地标产品。目前,高新区全年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的有12个农产品。许营镇被省农业厅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镇,田园牧歌、鲁镐农林科技示范园被命名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清退在保对象875人新增398人
漏保、骗保和人情保、关系保是农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为促进低保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建立低保对象长期公示制度和低保信息核对机制,2014年5月16日,高新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低保复核和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低保”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错保、漏保、骗保和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行动历时1个多月,通过公开承诺、入户核查、公开公示、规范备案、信息录入等流程,共清退在保对象875人,新增低保对象398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工作目标。
周兆岩称,高新区把开展多层次的托底救助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饱含深厚感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些措施包括,对在出生、发育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特殊困难境遇、或失去父母照顾的未满18周岁的困境儿童备案登记,纳入孤儿基本生活费的发放流程,每月救助300-720元,全年支出14.7万元;对80周岁以上105名低保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00-200元/月,全年共发放14.5万元;对163名低保重度残疾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50元,全年共发放9.9万元;对355名分散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经费,全年共支出96.4万元;针对困难群体情况多样性,造成困难的原因复杂,开展了困难群众的托底救助。对特殊困难户实施“个性化”救助,对每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措施,真正将帮扶活动打造成助民生、暖民心工程。
此外,为能更好地方便残疾人办证,解决残疾人办证难,出门不方便等问题,通过市残联的积极协调,高新区的县级第二代残疾证管理系统账号已申请到位,残疾人证的评定医院已在卫计局备案,评定医师已经确定,相关的办证器材正在购买中,预计年底高新区就能自己开展残疾人办证业务。
(记者 岳耀军)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货车与油罐车凌晨相撞 司机被困驾驶室
- 全国32个本科专业撤销 聊城两高校新增五个专业
- 聊城铁路暑运今日结束 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多三成
- 东昌府学习中央水利会议精神 推进水务跨越发展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生活费全免
- 明年元旦起聊城供应国Ⅳ汽油 置换期价格不变
- 聊城市规划项目审查会召开 探讨10个规划建设方案
- 2.6万余名考生备战夏季高考 今天考生可到考点看考场
- 环卫工人垃圾桶内捡到一钱包,失主您在哪儿?
- 聊城市教育局下发通知:定制校服必须学生自愿
- 清代古宅“藏身”莘县乡村
- 聊城网络春晚节目初审:老年腰鼓队舞出新花样
- 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向县域扩展
- 筹资制度化运行市场化 聊城长效机制打造洁净乡村
- 接到中奖电话 货到付款也不一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