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带动 特色产品引领 聊城精致农业绚丽绽放
本报讯 “我们所有的农产品均按无公害、绿色标准生产,采用物联网二维码电子标签技术,具有电子身份证,从种养、加工到检验检疫、运输出售实行远程监控,实现了全过程质量可追溯,构建起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绿色产业体系。”1月19日,阳谷县盛世乡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朱丙臣自豪地介绍。
盛世乡村用上了物联网系统,这是聊城打造精致农业的典型代表。精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去年以来,聊城围绕“精致”内容做文章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推动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努力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精致农业生产基地。
据介绍,2014年,聊城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市为建制建设平原地区精致农业发展先行区,编制了《聊城市精致农业发展规划》,并成功与省农业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我市精致农业打下基础。围绕发展精致农业这一主题,以市为单位整建制申报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最终在全国43个申报市中,以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农业部的评审。
精致农业是建立在生产、储运、销售集约化基础上,商品化带动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体系。为实现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转变,聊城不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重点培育了一批市场、物流、电子商务等龙头企业。同时,加快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推行农业专业化、园区化生产。2014年,全市新发展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6家,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85家,农业龙头企业总数590家,总产值达1051亿元;新增合作社1301家,总数8807家;新增家庭农场157家,总数257家。
发展精致农业要有特色的优良品种,并形成区域优质品牌。聊城以县、乡为单位,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形成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以甲鱼、锦鲤、香瓜、鸭梨等12个名优特色产品为重点,打造全国最大的精致农业生产基地。2014年,全市新增“三品一标”508个,其中绿色食品397个,绿色食品增量、增幅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全市“三品一标”总数达到800个,基地面积达到443.5万亩。
(记者 钟 伟 通讯员 杜燕华 王守兴)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美国老人牧琳爱在聊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驻聊全国、省人大代表视察启动 王忠林汪文耀出席
- 聊城7月1日启用新版《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
- 聊城:任晓旺检查五环建设 强调有序推进工程进度
- 30万字电视剧本承载古稀老人的编剧梦
- 聊城出台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
- 聊城:沟里10天来的死鸡半天内清光
- 聊城创诚信守法企业 违法用童工一票否决
- 聊城优化产业链打特色牌 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560亿
- 聊城: 个性月饼抢风头
- 聊城市首届文明服务品牌开展网上评选
- 骗子模拟运营商短信 聊城两市民接连被骗
- 2014年聊城市考试录用公务员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 聊城过年故事:写春联 迎新年
- 山东6月份17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排名 聊城排名倒数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