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力争今年半数大中型企业设“首席质量官”
鲁网聊城1月5日讯(记者 庞孝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设质量聊城”。这是聊城去年3月份在有关会议上提出的目标。近日,聊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设质量聊城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打造质量强市。根据该《意见》,力争在2015年,全市50%的大中型企业实现“首席质量官”制度。
《意见》指出,质量工作要纳入区县政府绩效考核。市政府建立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设质量聊城工作目标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对质量工作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质量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加大警示问责和督导整改力度,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同时,建立稳定的质量工作投入机制,将质量强市工作及政府质量奖励的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先将名牌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对名牌企业人才引进、项目申请、贷款融资、技术改造等给予重点扶持。
将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企业履责、承诺等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企业首负责任制,督促企业经营者坚守商业道德,担负起质量主体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分管负责人或主管人员对企业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对消费者或权利人构成直接重大利益损害的,依法实现先行赔偿制,倒逼生产经营者强化质量管理。推 动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岗位、聘用取得相关资格的首席质量官、赋予企业最高质量监督权和质量“一票否决”权。力争到2015年,全市50%的大中型企业实现 “首席质量官”制度。
此外,还将建立质量信用制度。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质量信用等级指标体系,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 加快质监、工商、食药、农业、检验检疫、税务、公安、安监、银行等方面企业诚信信息资源的整合、互通和互认,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质量信用制度, 实行质量信用分类分级监管。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市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联动执法机制。建立重大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制度,实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对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发布预警。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警惕“医保卡需更新”电话套取信息
- 聊城20个便民小市场缓解大白菜销售难
- 激情演绎创业梦:代表委员畅谈跨越赶超的“企业作为”
- 聊城莘县精神病丈夫撕毁家中存折 无法取款付药费
- 颜世元宋远方分别会见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
- 聊城:车辆停在商铺外 深更半夜被砸窗
- 聊城:影剧院附近水最深时近一米
- 聊城冠县妙龄女孩带母出嫁 受多方捐助
- 聊城群众举报违规违法行为将实现“一键化”
- 聊城黄金6月走“下坡” 11日千足金420元/克
- 聊城利民西路发生一公交车自燃 未造成人员伤亡
- 王忠林会见王成波 陈平参加
- 聊城:招商引资引荐人奖励办法确定
- 林峰海在美国桃树城考察 与城市经理人及第一届市长座谈
- 两会声音:技能型人才期待扶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