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剂遇水易爆炸 很多聊城市民不知道
本报讯 日前,江西一名5岁男孩拆开零食包里的干燥剂倒入瓶中加水玩耍,瞬间发生爆炸,眼睛因碱性液体侵蚀,造成一眼失明。近一段时间以来,这则新闻在微信朋友圈中被不断转发,让人意识到了食品中常见的干燥剂的危害。
7日上午,记者来到聊城市区东昌路一家大型超市,发现海苔、雪饼等许多休闲食品中都放有干燥剂。包装内干燥剂比较常见的是大包的块状及粉末状干燥剂,也有不少是小包颗粒状的。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海苔等零食中使用的干燥剂是大包块状的,上面用中文标注着“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不可玩耍”等字样,外包装袋上标注着:内装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不可浸水,不可拆开,以免灼伤皮肤或眼睛。而雪饼、仙贝包装袋里的大包干燥剂为绿色颗粒状,包装上则没有说明具体为什么成分,只是标注此物为“天然矿物成分”,不可受潮,不可开袋,另外标有安全提醒:倘若误食入口,误入眼睛,请先以清水冲洗后,求诊于医师。
此外,记者发现,在一些营养品和药品瓶中,也有一种干燥剂,是小袋透明颗粒状的,包装袋上只有一些外文,并无中文标识。据了解,这种干燥剂叫做硅胶干燥剂。
记者询问了几位正在选购零食的市民。绝大多数人表示,知道干燥剂不能吃,但是除此之外有什么危害,并不清楚。“我都会专门告诉孩子不能吃,有一次看见我儿子把干燥剂撕开,把粉末倒在桌子上,我才赶紧告诉他这东西不能玩。”市民高先生说,自己也不确定干燥剂什么成分,“看起来像是石灰”。
今年67岁的张女士表示,以前小孩吃完东西,她觉得干燥剂扔了怪可惜的,就留起来放到衣橱或者厨房里祛湿。“也不知道里边是什么,要是会爆炸,真的挺危险,以后还是直接扔了好。”
据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老师介绍,市面上食品和衣物中使用的干燥剂,主要分为生石灰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两种。“很多零食内放置的块状及粉末状干燥剂多为生石灰,含有氧化钙成分,遇到水后会发生急剧的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热量,并生成碱。如果将其与水放在密闭空间内,在氧化钙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瓶子膨胀,严重的会使瓶子爆炸。崩出的碱对人体有腐蚀作用,一旦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应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的迅速送医。”
记者还了解到,硅胶干燥剂相对比较安全,化学腐蚀性也低一些,是被欧盟认可的唯一干燥剂成分。但由于生石灰造价低廉,目前在国内应用度还是很广。“无论哪种成分的干燥剂都是化学物质,都不能让孩子接触,建议家长尽快丢掉,尽量不要囤积。”
(记者 郭坦)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王忠林会见省消防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马先宏
- 今年聊城烟花“大瘦身” 城区零售网点比去年减少近三成
- 聊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 禁止从高危地区进购生猪
- 聊城将举办第七届荷花文化艺术节
- 聊城冒牌警察“排查”宾馆连偷加骗男子上千元
- “十一”假期景区人挤人 黄金周变“苦旅”
- 聊城:男子网购身份证办信用卡 涉嫌诈骗被抓获
- 聊城一家长骑行一个半小时赶来陪考 趴电瓶车上睡着
- 聊城市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举行 申长海主持
- 聊城工资集体协商要添新内容 加班、福利等纳入协商范围
- 聊城新闻网举办“喜迎十八大,感受新变化”主题征文大赛
- 聊城市第二届运动会:处处简朴 依然精彩
- 林峰海率团出访美国加拿大 与桃树城签订友好城市意向书
- 冷空气活动频繁 聊城最低气温将至零下10℃
- 吴鹏飞来聊调研 林峰海王忠林陈平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