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聊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0568元 同比增长12.3%
本报讯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0568元,同比增长12.3%;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881元,同比增长9.1%。
今年我市夏粮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小麦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均居全省第3位;秋粮收获面积606.57万亩,总产61.4亿斤,增长4%;1-9月份,全市瓜菜菌播种面积达305万亩,总产1010万吨;预计肉类总产量150万吨,禽蛋产量28万吨,奶类产量19万吨,肉蛋奶总量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新增投资2000万以上的农业龙头项目35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565家,比上年底增加65家。 新增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69家,农民合作社总数达8568家,比上年底增加1062家;新增家庭农场154家,总数达到254家,比去年年底增长了154%;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1.51万亩,总量达到132.87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总面积的18.24%。
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得益于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深入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扎实开展“抓、带、增”活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步推进农村改革。龙头企业在农业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围绕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我市鼓励企业提升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如今一个个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带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着力促进农民合作社提档升级,鼓励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创新发展。开展土地流转,以市场为主导,抓点带面、循序渐进,不但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更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发展品牌建设,今年4月我市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功签署了《共同推进聊城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我市绿色农产品之都创建开通了绿色通道。同时狠抓农产品质量,建立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检验监测体系;广泛借助媒体、推介会、展销会、瓜菜节等形式,大力宣传聊城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增强聊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给现代农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下一步,为加快发展农业,我市积极协调农业融合二、三产业,加大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与工商资本的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记者 梁 潇 通讯员 白正)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高唐教育局魏丙琰局长周密部署学校春季安全大检查
- 邮政监管机构招考21日报名 涉聊岗位有两个
- 聊城市民质疑护国隆兴寺原址栽树 民族宗教局:复建寺院还需时日
- 60家媒体泉城聚焦聊城“水文化”节
- 聊城困难家庭屡遭不幸 一家三口借住废弃加油站五年
- 聊城市区14户企业纳入营改增扩围试点
- 聊城一小区缴了全天供暖的钱 却给分时供暖
- 第七届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10月开幕
- 山东本、专科招生实行批次征集志愿
- 聊城市民质疑银座不买东西停车收费 物价局:属于乱收费
- 聊城:超市购物查验小票 消费者有权拒绝卖方检查
- 运河两岸石板路太滑 不少市民都曾挨摔
- 山东单独二孩政策终于落地 聊城符合条件夫妇需注意
- 铁道部非常态调整 聊城火车票预售期临时缩短为五天
- 聊城: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三年来接464起溺水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