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起英语听力再次纳入高考 改革触动社会神经
2015年起,我省夏季高考英语由以往的山东卷改为全国卷,刚停考一年的英语听力测试又回来了。
今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发,新方案规定“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而不是之前的采用“社会化考试”的表述。
那么,英语全国卷,与山东卷相比有多大区别,英语听力恢复,考生备考难度是否有所增加?另外,英语从高考时的一次考试变成一年可以考两次且取最高分,对学生的学习会有何影响?
英语高考改革,触动各方神经。带着相关疑问,记者对学生、老师、专家进行了采访。
试做全国卷 没有想象的难
“高考英语,2015年山东专版”,带有如此字样的辅导材料,仍可在书店中看到。
但是,其销量明显下降,大不如从前了。
“学生都不要这一版的了,我们立马进来了全国新课标的。”聊城三中附近一书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英语明年使用全国卷,这个消息书店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第二天,英语新课标版的教辅资料,就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高三学生张晓(化名)说,从题型来看,全国卷和山东卷是有区别的,变化还不小。
“全国卷没有单选题,阅读理解原来是5篇,现在是4篇。书面表达,现在改为短文改错了。还增加了一个填空题。”张晓说,换卷后,题型变化比较大,自己得重新去适应。
据了解,目前,外语高考全国卷分大纲卷、新课标卷1和新课标卷2,与全国卷相比,语法填空、单词拼写、短文改错题型是以往山东卷中没有的。
聊城城区一高中年级组负责人,执教英语多年。“全国卷和山东卷相比,区别是有的。刚开始听说要用全国卷,高三学生有恐慌和疑虑。”该负责人说,不过,老师让学生做了一套全国卷的练习题,发现结果还不错,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2014年夏季高考,山东没考听力。高一、高二的学生,听力都安排了时间集中训练。但是,高三学生有好长时间没听了。
“英语听力,以前一直使用的全国卷部分,只有后面的是山东自命题。”该负责人说,全国卷听力难度不太大,考生比较容易适应。
国家命题水平 省里难超越
“很早之前,除上海单独命题外,全国高考都是一张卷。后来,自主命题的省市,范围逐步扩大。”市教育局高中教研室主任张振英解释说,在2005年之前,山东各科用的都是全国卷,2006年,文综理综开始自主命题。到2007年,山东全部是自主命题了。
张振英坦言,高考用全国卷,老师就得研究全国卷。毕竟,命题人不一样,命题的思路也不一样。
不过,不管是谁命题,高考主要还是考基础,尤其是英语这种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张振英表示,使用全国卷,还是山东卷,对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就命题的质量而言,张振英认为,省出题水平与国家水平,还是有差距的。
“省内命题,能利用的只是省内资源。国家命题,是从全国范围内挖精英。”张振英说,省内资源,不如国家资源。高考命题,一个省的水平就是省的水平,国家水平就是国家水平。
“全部自己单独命题没几年,又回去了。”张振英表示,2007年,山东高考从部分自主命题,到全部自主命题,中间有个过程。回去,也不是一下全部回去。
从试题的难度、命题质量等方面来说,山东卷与全国卷基本相似。所以,英语明年率先使用全国卷。其他科目推行全国卷,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高考不管用哪张卷,还是一省一个分数线。高校的招生指标,是分到省里的。”张振英直言,面对这种政策性调整,考生没的选择,只能适应。
英语听力回归 符合大的趋势
2014年,我省考生外语听力成绩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科目听力成绩(取成绩最好的一次)单独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学校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随着英语全国卷的启用,英语听力也将回归山东夏季高考。
聊城教育界相关人士表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是衡量考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30分的听力测试,占到了英语总分值的五分之一。
“从大趋势来看,高考英语不考听力不可能。”张振英表示,语言,在有文字之前,就是听和说。读写,表达严谨一些,但没有听说快。听、说,是最基本的。
多年来,教育专家一直在反对哑巴英语。在这种情况下,高考取消英语听力,感觉不够严谨。
“2014年不考听力,不代表2015年不考。”这句话,张振英说过很多次。在高中的校长会议上,他强调,不管高考考不考,英语听力该抓的还得抓。
作为一门语言,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能力。而且,听是放在第一位的。对这一观点,聊城一线英语教师都持赞成态度。
“没有听,就成哑巴英语了。”张振英说。不用说出国,到大学,英语就很重要。培养学生语感,没有听,语感不可能得到提高。
不过,英语听力考试,确实容易受到场地、噪音等一些不可抗力或突发事故的影响。
“听力,在英语开考前半小时进行,需要统一时间。”张振英说,需要电力、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每年也都出现过故障,磁带放不出来,停电,这些情况都出过。
听力测试时间是死的,又不能耽误。所以,高考组织难度比较大。
但是,相关业内人士坦言,如果是为了高考安全,不考听力,那不是理由。
考试作为一种测试,有科学依据。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所有世界级的考试,没有不考听力的。美国的托福考试,听力所占的比重很大。
英语两次考试机会 专家认为有利有弊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今后,将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与之前一年多考、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表述虽有所不同,但与当前相比仍是一大变革。
“将来,把英语这一学科,要变成学业水平考试。也还是高考的一部分。”张振英告诉记者,高考录取时,英语还是要算分的。
“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有好处。”张振英表示,英语满分150分,如果学生高二就考到140多分了,完全可以放下,集中精力去学别的。
张振英告诉记者,语言性的考试,包括语文,有的孩子,到高二时,水平已经到了顶点。到了高三,主要是做题,寻找感觉。
“有的学生英语很厉害,对那些学生,这一政策比较人性化。”张振英说,不过,这部分学生的数量,不会很多。英语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提前拿下来,高三去“对付”别的学科。
心理素质比较差的考生,第一次没发挥好,可以再考一次。
“对成绩真好的学生有好处,对成绩真差的,也没什么用处。”张振英认为,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对一般学生来说,只是多了一次机会。关键的问题是,学生要有水平。
“什么事都是双刃剑,有利有弊。毕竟,高考还是要加上英语成绩的,学生还是要争取最好的成绩。”张振英觉得,“考两回,去碰一碰运气。”如果很多学生抱有这种心态的话,负担倒要加重了。
教育现状不改 减负难以落实
高考改革大都围绕着如何破解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来进行,目的是把学生从机械的、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应试教育的现状,改革就会让学生从一个怪圈,陷入另一个怪圈。
百分之五,是记者刚从教育部门了解到的,每年能进入211、985院校考生的大约比例。
也就是说,在本科录取率已经比较高的今天,上名牌、上重点,还非常难。
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高考招生改革减轻考生负担,主要是通过增加考生对考试和招生的选择性和增加机会来实现的。
“国家从2004年开始推行的高中课改,目前已经完成三轮。”该负责人说,山东同广东、宁夏、海南,成为全国首批高中新课改实验区。
该负责人坦言,2004年启动的高中课改,数理化的难度并没有降低,高一要学的内容倒多了。
“要让学生压力稍微小一点的话,教学要内容压缩一部分,难度要降低一部分。”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应该把普通学生的数理化压下来,量要减少,难度要降低。学生学完这些,高中就可以毕业了,可上一般性的大学了。
“学生智商一般的多。学有余力的,想上名牌的,可以去学选修课。”该负责人说,北大的物理系,起点非常高,如果高中知识点缺项的话,到大学跟不上课。
也就是说,高中课改,还牵涉到与大学课程的衔接问题。有些高校培养的是尖端人才,考生在高中时得选修一些与大学课程接轨的课程。
该负责人认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难的部分,应该作为高中的选修课程出现。
如今,高中课改走过十年,到了重新总结、调整的时候。高中课程标准正在进行调整着,还没出来。
“调整了课标,再调整教材,能落实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得而知。”该负责人表示,要让高中课程改革到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到位,这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非常复杂。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父老乡亲争相捐款 帮乞讨老人渡难关
- 聊城社会抚养费征收使用新规 15%上缴市级财政统筹
- 聊城女网友没见着 天津大学生晕倒行李被偷
- 聊城北外环一半挂车为躲摩托车侧翻沟内
- 聊城外环路建设全面展开 今年10月1日前完成施工
- 聊城美女局长昝淑美:老头,遇到你是我一生的福气
- 聊城旅游纪念品亟待破题
- 东昌府地税分局沙镇中心所捐助贫困学生
- 聊城一高中男生失踪半月 称要卖肾吓坏父母
- 聊城街头频现电动车加装遮阳伞 交警建议拆除
- 聊城:水质检测指标今年增加16项
- 聊城:情人节,“证”明我们的爱
- 市政协召开学习讨论会 贾少勇万庆阳张传玄姜之厚出席
- 聊城首期住宅“养老钱”缴存标准调整
- 聊城:近5万名初三考生周日起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