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中华水上古城开街侧记
古城开街,全城欢腾。
今年的10月1日,对于聊城人来说,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华水上古城正式开街。四条大街敞开,八方宾客到来,争相一睹古城芳容。无论是数以万计的游客,还是非遗展示、民俗表演等一系列让人目不暇接的精彩活动,都在印证着这座水上古城的独特魅力,更是在展示跨越发展中的聊城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漫步古城之中,现代文明与历史传统相互交织,不同文明的碰撞绽放出激情的火花,“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的繁华盛景仿佛又呈现在眼前。
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潜力。与众多拥有名山大川等优秀旅游自然资源的地区相比,聊城最大的优势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京杭大运河和黄河在此交汇,中华水上古城占地仅一平方公里,就有50余处历史文化古迹。水是中华水上古城的精华所在,飘逸秀美的中华水上古城漂浮在碧波荡漾的东昌湖上,水陆面积达到6.3:1,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别样景致,且在古城区有这么密集的历史遗存,这是非常难得的。以水为魂,以城为韵,让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依并存,中华水上古城做足了古与今、力与美、刚与柔、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的文章。
“这座水上古城展示了江北水城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一位河北省游客如是说。古城开街,标志着我市古城保护与改造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事实也证明,市委、市政府发力建设中华水上古城,对古城进行保护与改造的决策是正确的。
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对我市而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不是简单的产业轮换,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朝阳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建设中华水上古城,正是聊城深入实施“服务业倍增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聊城是一座充满希望和魅力的城市,中华水上古城芳容初显,必将极大地提升运河古都的内涵,也必将成为聊城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为聊城服务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王军豪 )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市2011年农机补贴总额达9030万元 创历史新高
- 聊城第二届网络春晚节目彩排忙
- 秸秆焚烧引聊城近百起火灾 专家:变废为宝途径多
- “国际家庭日”聊城为市民义诊并普及健康知识
- 聊城:中秋小长假 多云又闷热
- 蒙面男深夜抢劫单身妇女获刑
- 预防接种门诊 聊城有30家五星级的
- 聊城招商引资服务窗口设立 为投资者搭建服务平台
- 聊城:国庆节前 多趟列车运行时刻有调整
- 聊城一车库改成棋牌室 晚上搓麻声响亮
- 聊城“老工伤”纳入市级统筹 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提至70%
- 高考英语听力取消 资深教师:不科学,未来几年或将回归
- 任晓旺检查城区执法工作时强调 疏堵结合 营造和谐
- 聊城:189名在押假释罪犯被逐人建档
- 聊城:铅芯刺进四岁幼儿颈部 家长大意七天后发现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