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举:笔耕不辍铸精品 荣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近百项
发布:2014-10-7 17:30:04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本报讯 精品,是报纸的灵魂。聊城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编辑高文举从事新闻工作33年来,始终抓住新闻业务研究不放松,身体力行,笔耕不辍,创作出一大批新闻精品,荣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近100项,其中特别奖、一等奖30项。
在做好报业发展规划与日常管理的同时,高文举凭借强烈的新闻敏感、深厚的文字功底与博大的悲悯情怀,创作出一大批新闻精品。他先后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新闻作品、业务论文数百件,参编新闻业务专著3部,长篇报告文学《人民检察官白云》与文艺作品两部。其中《独步人语》因其对聊城乡土生活的深刻认识,新闻化视角下的时代变迁,独特的地域特色以及渊博的人文关怀而获得“山东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新闻作品《人民满意的检察官白云》和长篇报告文学《人民检察官白云》同时荣获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精品工程”。
他立足鲁西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地市党报新闻的独特性进行了有效的探究和实践,先后参与宣传策划推出了张海迪、孔繁森、张国忠、白云等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典型。其中,长篇通讯《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为孔繁森这一重大典型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记协曾评价此篇作品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言论,体现着报纸的思想力,决定着报纸的影响力。在众多的新闻体裁中,高文举对言论情有独钟,喜欢并擅长用言论来表达百姓意愿,推动社会进步,实践报人的社会责任。他的言论立论准确,语言犀利,如《依法治?》、《民无信不立》、《说“发现”》、《谨防某些机构出售政府信用》等,都获得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其中《依法治?》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在他的带动下,聊城日报社形成了创作精品、打造精品的浓厚氛围,每年都有数十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赵宏磊)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8月份聊城报告乙类传染病876例、丙类传染病618例
- 聊城:“我开车”已成最佳“挡酒牌”
- 聊城婶侄俩农家院里生产“保健品” 8000余盒成品被查获
- 周强当选为最高法院院长 曹建明当选最高检检察长
- 聊城集中清查废旧金属收购 封堵破坏电力设施销售渠道
- 今年聊城有5千多人报名考研
- 元旦开门红春节再角力 聊城城区零售市场升温
- 轻信“快乐男声”中奖信息 聊城一市民被骗4000元
- 聊城狗患频发待治理 市民呼吁规范养狗
- 二代残疾证换证工作正在进行 聊城7万人领取
- 为排除夏季食品市场安全隐患 食品经营者将进行集中培训
- 聊城将申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
- 江北水城 智者乐水:聊城历史文化的智慧色彩
- 聊城理论界人士:养驴业,聊城也应火一把
- 聊城青年胡庚的创业路从敲三千家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