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的相处经:一家人相处需要相互体谅相互宽容
图为两位两人和重孙女合影。
中秋佳节,不少在外的游子难免想起远方的亲人;也有一些人,为了能赶回老家陪老人过中秋,不惜长途跋涉,奔波千里。很多时候,一些老人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到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牵挂和思念。而家住翡翠城小区的姚丙来老两口无疑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儿子、孙子、重孙女都和自己住在一起。祖孙四代、一家七口人,住在翡翠城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相互照应、互不埋怨。中秋节当天,老两口去菜市场买了一只鸡、一条鱼,还有一些新鲜蔬菜,打算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顿“大餐”。
中秋节当天,记者走进老两口的家。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一家人住在一起,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宽容相待是他们一家和睦相处的法宝。
日常生活
祖孙四代各有各的事儿干
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姚丙来便起床开始忙活了,他要为一家人准备好早餐。等到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洗漱完,就可以直接吃饭去上班了。
姚丙来的儿子儿媳在龙山市场做家具生意,孙子孙媳在外工作。老人觉得孩子们工作辛苦,于是便一早起来为他们做好早饭。等到他们都去上班了,姚丙来便把三岁的重孙女小雨送去小区附近的幼儿园。孩子们都出门了,姚丙来便和妻子孙秀英找找自己的乐子。
他们的生活很有规律,几乎每天上午9点钟,他都会骑着三轮车驮着老伴到小区附近逛逛。到中午,去幼儿园接上重孙女小雨。下午孩子上学去了,他又带着老伴出门转转,直到晚饭时间。
姚丙来说,在城里住不比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关着门,但是他喜欢和人交流,所以常常出去找人拉呱,虽然来小区的时间不长,他已经找到几个拉得不错的人。
对于姚丙来来说,全家老小各有各的活儿要干,儿子儿媳做生意,孙子孙媳在外工作,重孙女上幼儿园,他和老伴待在家里没什么事儿,就想着出门转转,散散心、锻炼身体。
姚丙来老两口都是年过七旬的人,但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错。姚丙来说,做长辈的保持好身体,晚辈在外面工作才安心。而重孙女小雨也因为长期和两位老人在一起,对老人有很深的感情。
相处法宝
一家人需要相互体谅和宽容
祖孙四代人住在一套房子里,这在城市生活中较为少见。更让人感叹的是,老老少少生活习惯、饮食爱好各不相同,那么,如何才能和睦相处呢?
姚丙来的家为三室两厅一厨一卫,房子比较紧凑,老人向记者一一介绍每个房间的主人。
“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对于家庭成员的相处,老人颇为自豪。老人告诉记者,一家人相处,最重要的是相互体谅、互相包容。
姚丙来的孙媳妇告诉记者,她在开发区钢管城上班,每天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回家。姚丙来说,孙媳妇每天在外面上班比较辛苦,有时候下班晚,回家已经很累了,情绪不佳、不愿说话,对此他表示理解,“孩子在外面已经很累了,到了家不高兴,你得理解她,不要往坏处瞎猜。”
孩子们对姚丙来夫妇也孝顺。记者了解到,孙秀英过生日时,因为亲戚都在老家,于是孩子们都陪着老人回到老家给老人过生日。说起这事儿,孙秀英乐得合不拢嘴。
不仅如此,在平时生活中,有什么好吃的,孩子们也都先让给老人吃。“我的牙不好,孩子们都体谅我,吃的菜也是我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从没挑过毛病。”姚丙来说。在一旁的孙媳妇刘晶晶说,老人做的菜味道不错,挺合她的口味。
“说话不能太冲,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好言好语相劝,别着急上火。”姚丙来说,孙子平时抽烟喝酒,他会和言善语地劝劝,孙子也好言答复,表示会慢慢戒。
(记者 胡惠清)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男孩当街晕倒 众人爱心接力
- 聊城规定对公民处500元以上罚款须备案
- 元旦假期调整为一天推热一日游
- 聊城中小学生清明节放假三天
- 高唐5岁儿童失踪 全村出动帮忙找孩子
- 今年征兵全部实行网上报名 体检从8月1日开始
- 公益权威钜惠 聊城首届家居文化节即将盛大启幕
- 聊城志愿者积极宣传防艾知识 让歧视融化在爱的阳光里
- 聊城发出“禁令” 中小学周边“魔烟”消散
- 国务院督查组在聊城调研 林峰海参加座谈
- 大水淹店铺搅了开业好日子 原来是保洁员忘记关水龙头
- 遇黑中介再遇“黑车” 外地女大学生差点流落聊城街头
- 2012年聊城教育投入将占财政支出的22%以上
- 聊城新春开工忙生产
- 聊城今年将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