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领军人才助力转型
本报讯 5月5日,走进茌平信发盛吉赤泥处理公司,一条水泥生产线和两条选铁生产线正加大马力生产。凭借山东大学王文荣教授研制开发的“赤泥焙烧还原”技术,盛吉顺利实现大宗固废赤泥与脱硫石膏制备硫铝酸盐水泥项目的产业化,同时与清华大学吴占松教授合作,通过赤泥提铁废渣开发研制出可代替木材的新型建材。通过这两项重大技术突破,盛吉一举占领了赤泥处理产业相关领域的制高点,实现了凤凰涅槃式发展。
是领军人物的加入,让盛吉重生。8年来,盛吉苦苦探索,投入科研经费近亿元,聘请中南大学、哈工大等13位各领域知名专家,成为十几家大学实验基地,进行了上千次实验终获成功。目前,公司已取得了煤气发生炉等9项发明专利,水泥生产线和4条提铁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年消耗赤泥500万吨,效益达亿元。
高成长性是领军人才加入项目的最大特点。据茌平县科技局局长付长龙介绍,由领军人才加入的一批高科技项目快速成长,推动了县内铝粉深加工、新型铝合金材料、PVC深加工、高档木地板等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加快发展,以技术带动高端产业化项目落户模式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茌平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科技兴茌”战略,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瞄准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个着力点,大力招才引智,吸引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聚集茌平,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环境。同时,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集聚人才战略,依托工商业、社会发展等优势项目和铝电、纺织、味精、制药等集群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截至目前,“领军人才”已在茌平“领”出上百个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大多数已走上产业化之路。全县87家规模以上企业与124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开发出纳米级金属粉末等60余种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其中4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200多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应用。目前,该县拥有1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家省级科研中心,32家市级研发中心,高科技人员3000多人。去年全县共引进高层次人才53人,其中包括8名院士,“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人。今年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5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利润31.52亿元、利税26.03亿元,分别增长9.2%、8.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高新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至60%以上。□张 颖 刘明明 初同阳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本地西瓜逐渐退市 外地瓜唱主角价格上涨
- 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分数线划定 聊城执行省属线
- 后续报道:滞留聊城救助站的她终于和家人团聚了
- 聊城知了收购价真不低 一块钱仅收仨
-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明年实施 以后打酱油看好营养素
- 聊城:迈开跨越赶超的坚实脚步
- 聊城商会联谊促进会11日成立
- 聊城大学启用自主研发新系统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 聊城快递公司很给力 春节期间歇班不歇业
- 国家政策一直在调控 聊城楼市冷不冷?
- 聊城出租车调价后继续收燃油费 市民有权拒付车费
- “自来水管流出红线虫”追踪 村支书: 虫子从污水管爬入自来水管
- 聊城:油菜收购价已降至0.5元/斤
- 山东公布转调重点技改计划 聊城53个项目入选
- 聊城全民健康工程成效显 为农民节约医药费9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