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探寻聊城:靳氏后人绘出靳家大院简图

发布:2012-12-29 15:07:49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在东昌古城西南隅的考院街中段路南,原有一处豪门阔府,自清乾隆到光绪的一百多年间,从这个大门里曾走出过两名进士、四名举人以及四名贡生。因此,府第的主人靳姓家族也就成为了东昌府家门显赫的名门望族。
    近日,靳氏后人、75岁的靳淼绘制出了一张靳家大院简图。由此,我们跟随这张简图“走进”百余年前在东昌府历史上曾烜赫一时的靳氏家族。

QQ截图20121229092758.jpg


    
    回忆:曾经极其气派 如今面目全非
    
    靳淼老人说,靳家的辉煌时期在清朝,据前辈人讲,那时的靳家大院极其阔绰气派。“在我小时,大院正处于败落阶段,清代的房屋已被拆毁了一部分。因此,我绘的这张图,反映的仅是靳家大院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靳家大院,尚可以看出三进院落的恢弘规模——西部两进,东部一进,“东花园”、“西花园”分居两侧。解放后,老房屋渐第被改造,遂已面目全非。
    原居住在马宅街的77岁老居民李世功说:“靳家门前的街道曾被称做‘靳长街’,大致意思是这段街道因狭窄而显得颇为细长。”
    对聊城历史文化素有研究的范景华说,靳长街的“长”字,意为道路远长,象征它为通天大道。因为靳长街连接考院,因此对东昌府学子来说,这就是一条铺满锦绣红毯的吉祥大道。
    
    功名:靳氏祖籍辽宁 出过两名进士
    
    靳氏后人靳亚新存有《靳氏家族谱》,其中对靳家的历史有详细记载。靳氏祖籍辽宁,先祖靳辅原为满族人,后为汉军镶黄旗人;曾居历城的后人靳璜,依姻亲耿寿平而侨寓聊城。
    靳璜之子靳文锐,乾隆42年(1777)拔贡,乾隆59年(1794)中举,嘉庆元年(1796)进士。嘉庆四年(1799),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嘉庆五年(1800)任陕甘大主考。后积劳成疾,卒于陕西,回乡安葬。
    “靳文锐一生勤奋好学,16岁就考取秀才。在父亲去世后,他守孝三年,仍然手不释卷,努力攻读。后来终于荣登高科,名垂青史。”范景华以赞扬的口吻说,“靳家的另一名进士叫靳登泰,在中举之前,他曾教过多年私塾,因教学有方,‘请业者多所成就’。”
    靳登泰,天资聪颖而好学,先后为拔贡、举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不过英年早卒,年仅34岁。
    
    举人:进取不服年老 贫寒仍保清节
    
    范景华讲述道:“靳家出过靳文钟、靳文钧、靳春泰、靳绶熙四名举人。其中,靳春泰一生苦读,到老年时仍不坠青云之志,84岁才考中举人。”
    靳春泰一生好学,但屡试不第,直至同治三年(1864)才考中举人。靳春泰晚年,在鸿晋书院讲学3年。以岁贡生选阳信训导,并兼任锄经书院主讲长达十八年。
    他早晨执笔坐堂,依次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终日面无倦容;晚上回家后,登门求教的学生仍络绎不绝,直至夜半时分方得休息。在他门下,教导出了很多有成就的人才。
    靳春泰性情温和,为人坦诚直率,从不锱铢计较,人有微善,称道不已;人有过恶,从未诽议,赢得左邻右舍的一致赞誉。
    “靳绶熙则以清廉出名,在负责陆军学堂经费时,‘毫厘无欺,人服其廉。’但他的生活一直比较贫寒,死后竟然没有发丧的余资。”范景华不禁感叹道。
    靳绶熙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任职河南知县,后任陆军学堂会计。
    
    贡生:秉笔主编县志 德高名满城乡
    
    靳家除出了四名举人外,又先后出了四名贡生,他们分别是:靳凤杲,同治元年(1862)由校官考中副贡生,任济宁州训导;靳介熙,廪贡生,任河南遂平县知县;靳缮熙,岁贡生,霑化县训导;靳维熙,光绪十四年(1888)优贡生,曾任莒州学正。
    范景华对此解说道:靳家的四个贡生中,于地方上影响最大的便是靳维熙。清末编修《聊城县志》时,靳维熙被人们推荐为编纂负责人。他联系并动员叶云台的后人,并从叶家购来《聊城志稿》一书,后率众人广为采访,博收素材,在原志稿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修订、补充。靳维熙不辞劳苦,终日呕心沥血,终于成就了这部地方史名著。
     靳维熙性情温和,待人宽厚,结交甚广,因而在地方上素有威望,可谓名满城乡。他与海源阁主人杨保彝相交甚厚,被杨保彝的妻子王少珊聘为嗣子杨敬夫的老师;他又与地方上的其他文化名流如孙达臣、马殿仁、孙兰溪、胡甫田等人结为至交好友。“杨家大出殡时,靳维熙等人担任总管,这个丧事办得十分排场,至今仍为老城区的人们所津津乐道。”范景华说。(延晓平)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