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东阿凤凰山传说:雨前凌云洞吐云 旱时凌山能吸水

发布:2012-12-10 21:09:45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山名:凤凰山(凌山或凌云山)

    位置: 今东阿县城东南10公里,大桥镇南5公里,站在山上可望三四里外的黄河大堤

    起源: 泰山西延余脉

    现状:山体早年因开石灰厂被开采,很多民居依山而建,原貌难得一见

    “说东昌道东昌,东昌府好地方,凤凰不落无宝地,东昌府里落凤凰……”

    这是早年由聊城著名民俗专家吴云涛先生整理的东昌府民间俚曲《逛东昌》的开头。通过它,很多聊城人都知道,东昌古城又被称为“凤凰城”。

    没有人能说清聊城具体从何时起与凤凰结缘,但至今广为流传的凤凰城传说和以凤凰之名建设或命名的雕塑、住宅区及企事业单位等,却广泛分布于城区及周边地带,凤凰台、凤凰苑、凤凰新城、凤凰工业园……不一而足。

    寻根溯源,这凤凰究竟来自哪里?那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现实中究竟有无原型?

    本期寻山之旅,记者带您走进聊城唯一入选省级非遗传说类项目的“凤凰山传说”发源地——东阿县大桥镇凌山村,探寻凌山的秘密。

    传说:雨前凌云洞能“吐云” 旱时凌山能“吸水”

    沿东阿县城南老聊滑路东行不到10公里,再上一条刚修好不久的柏油路,南行两三公里,就到了距黄河不远的大桥镇凌山村。

    凌山村依附凌山而建。这个人口近两千人的大村,如今是附近人口最密集的村庄。从远处看,鳞次栉比的民居已将山体大部掩盖,很难看到山的原貌。直到来到跟前,才能感受到它上下几十米的落差。

    寻访凌山,有一户人家不得不去——凤凰山传说第十七代传承人、88岁的老村民王宣林家。

    王宣林之前生活的老宅就建在半山腰,从小就在山上疯跑的他,如今是凌山村八九十岁的长者中较少能完整地讲述有关这座山的传说的人。

    “要说这凌山,它首先是一座‘活山’,有灵性。”老人向来访者打开话匣子,徐徐将他对这座小山的记忆片段连缀起来。

    老东阿县志曾载:“凌山在城北三十里,其上有洞,天旱洞润即雨。”王宣林介绍,凌山上曾有两处洞穴,分别是朝阳洞和凌云洞,书中记载的应该是凌云洞,凌山之名正由此洞得来。

    当地有传说,雨前凌云洞可神奇地吐雾成云,天旱时,洞中依然十分湿润,潮气升腾后可化为雨。从远处看,洞口常年云雾缭绕,仿若仙境。 

    凌山作为“活山”,主要的是它有似乎永远也流不尽的“活水”。据说,凌山能在干旱季节将地下的水流吸到山上。

    王宣林回忆,在他童年时期,虽然凌山植被被破坏不少,但每到夏季,还能在山四周的石缝里看到汩汩外溢的水流。此外,凌山上的水井一年四季似乎从未干涸过。山南侧的一条小路旁,有一口古井,打水时人们会发现,井水水位总要高于周围地形;山的西侧,有一眼至今让村里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记忆犹新的“温泉”,泉水在冬天从不结冰,人们排队挨号在这里洗涮。   

    或许,正与自身的“灵性”有关,早在千年以前,凌山就成为儒、释、道三教文化交融的圣地。山上先后在不同年代建起的福昌寺、观音堂、关帝庙及七圣堂等众多庙宇,成为方圆百里百姓争相朝拜的地方。每年四月四的盛大香火会,十月的关帝庙会,直到近代依然盛行。

    来历:凌山主峰凤凰身 两侧小山像翅膀

    凌山又被称为凤凰山,事实上,凤凰山并非指凌山一座山,从形状看,它是方圆几里地内四座小山的组合。

    凌山主峰居于当中,是凤凰的身子,由此向西北及东北方向各延伸出一座小山,像两个展翅欲飞的翅膀。凌山向南一千米处的金桥村附近,也有一座小山,被看作凤头。

    据说,当年的凌山苍松翠柏,鸟语花香,曾引来“百鸟之王”凤凰栖居,这便有了著名的“凤凰城的传说”:

    传说中的凤凰山,住着雌雄一对凤凰。它们晚上休息,白天就飞到东阿香山南的米山去吃米。有一天,凤凰看到聊城这一带是一望无际的梧桐树林,树林中间的一块开阔地上,还有一座好几丈高的大土台子。站在台上可以眺望方圆百十里远(该土台子就是原凤凰台),并且当时的聊城是南北大运河的大码头,船来船往,商贾云集,十分繁华。于是,凤凰就统率着这林中百鸟,在聊城住了下来,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年秋天,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雨,黄河决口,大水对这梧桐林横冲直撞而来。围着这个梧桐林冲撞了九九八十一天,不知被黄河卷走了多少土,树林的周围都是水,深不可测。

    就在这水里居住着一条不知什么时候来的大蛇,粗如瓦缸,长达数丈,不光在水里兴风作浪,还经常吞食这片梧桐林中的飞鸟。凡打水上过往的飞禽,都无一幸免。这一方黎民百姓也被它伤害了不少,四方商贾路经此处时,都吓得绕道而行。

    凤凰为了保护林中百鸟,便与大蛇争斗起来。公凤凰与大蛇斗了三天三夜,因敌不过大蛇,被活活累死了。母凤凰由于腹中有蛋,怕绝了后代,将无法为丈夫报仇,便暂时离开,回到凌山。鸟王一走,百鸟俱散,桐树被水泡烂,从此这儿就成了一片汪洋,大蛇也就在此地安了家。

    有一年,管辖这里的地方官见湖波荡漾,周围林茂花繁,景色优美,便想在湖边建城。但工匠们感到工程艰难,均不敢承建。这时,从东阿凌山来了两个人,一个叫王东,一个叫王昌,这两个人就是被大蛇赶走的那对凤凰所生的儿子。他们自告奋勇,经过激战,将大蛇赶走,并开始建城。

    王东、王昌建城,凤凰率百鸟送来木石用料,不长时间,一座雄伟的湖城便建成了。人们为了纪念凤凰建城的功绩,便将该城命名为“凤凰城”。但大蛇后又试图摧毁新城,王东、王昌再战大蛇,大蛇逃往东海,后为堵住大蛇所扒出的水道,两人英勇献身,用身体堵住了水道。为纪念两兄弟,人们又将凤凰城称为东昌城。

    除了凤凰城传说以外,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还收集了数十个与凌山有关的传说故事,一并集结在《凤凰山传说》小册中。

    探秘:古时或为战略要地 相传穆桂英途经此地

    在凌山村前些年因村民建房或修路劈开的山坡上,不时可见裸露的青砖,蚀化严重,用手一捏,砖角即有粉末滑落。“这些青砖极有可能是古人修建墓室留下的,但究竟是哪一朝代,什么人所留,还有待考证。”当地村干部介绍说。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墓葬极有可能与古代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有关。山上至今可见中缝圆滑、带有沟槽,相传是夹旗杆用的“夹杆石”。史书也记载,凤凰山曾是古时的战略要地,其山前曾有古垒,被称为尹卯垒或尹卯堡。当地人世代相传,凌山东侧一处石洞前,曾是一处宽阔的练兵场。

    上世纪30年代,在临近今凌山完小的一处大水坑(当地称长尾巴坑)中,曾出土一块宋金时期靳家寨石碑,只可惜这块石碑后来下落不明,碑文具体内容也没有人能记得。

    无独有偶,在凌山村新编王氏族谱中,记载了一件上世纪70年代凌山一角曾发现古代女将士墓的事,“墓主人带盔甲,持宝剑,陶罐陪葬”。有人推测,墓主人有可能就是靳家寨的女勇士或女将军。

    另外,在凌山东北方向300米处,有一处地名叫作穆家坑,相传当年穆桂英出征打仗时途经此地,战马饥渴疲劳曾在此处休息饮水。

    现状:山体遭到破坏 古物得到保护

    近代以来,凌山的庙宇等建筑先后被破坏移除。“破四旧”时,王宣林曾带领村民参与过福昌寺的拆解,很多被拆解下来的寺庙建筑材料被运走,用于建设学校。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年配合文化部门进行遗迹调查时,王宣林竟凭借记忆和巧手将凌山原有的建筑格局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成为凌山丰厚文化遗产的重要佐证,也为后人复建古迹留下重要的参考资料。

    然而,凌山北侧,上世纪开设的一处石灰厂对山体造成的破坏似乎已无法弥补,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另外,依山而建的大量民居或居民的取土行为,也对山体造成破坏。当地村干部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山体和山上遗存古物的保护。

    另据凌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在庭介绍,在凌山村周围,还散布着大量石碑,他们或埋藏在泥土中,或被砌于民宅、学校院墙中,这些石碑中或许还记载着关于凌山的更多秘密。

    目前,当地村委正在收集这些散布在各个角落中的石碑,准备将它们集中保存起来,以便于以后考古或文化项目的建设。(王明峰)

    ■链接

    东阿香山:另一座“凤凰山”

    在东阿,还有一处山之前也被称为“凤凰山”,这便是香山。
    香山位于东阿县城东南约13公里,该山南麓的香山遗址,目前也是我市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山外形如凤凰,也被称为凤凰山。
    香山之南,本来有一座寺院,但解放前后,寺院中已无僧人。“文革”期间,这座寺院遭到人为破坏。据说,此寺创建于金大定年间。当时长江以北的广大土地均被金占领,金人为了统治北方,借助于佛、道,大兴寺庙。相传,距凤凰山几里之外,人们便可闻到缕缕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久久不散。香气袭人,令人遐想,如入仙境一般,后来,人们便将此山叫香山,寺院又叫作香山寺。“香烟绕寺”曾是古东阿八景之一。
    当年的香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间溪水潺潺环绕。寺院的香火更是格外兴旺,伴着晨钟暮鼓,朝阳落日,可以看到寺院上空香烟缭绕,梵音阵阵,经声朗朗,更给人以缥缈幽静之感。明代著名的东阁大学士于慎行曾作《冬夜宿香山寺》一首:一宿招提境,匡床坐夜分。山深迟见月,石冷细生云。仙梵林中发,名香座上焚。老僧应出定,时觉语相闻。
    然而,现在的香山也在近几十年的开山采石和烧石化灰中变得面目全非。
(王明峰)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