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闻,所以叫青春
搜索他的名字,往往都是他在写别人的新闻。
而这一次,他成了我们的采访对象。
他就是从聊城大学走出去的首位新华社签约摄影记者、《聊城大学报》编辑记者、文学院2011届毕业生董光强。
小强不小,其实很强
因为在大学宿舍排行最小,90后的董光强被大家称呼为 “小强”,这也似乎注定了他要像小强一样活着。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心怀记者梦的董光强在2009届校报记者团成立大会上曾这样调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一上半学期,他每天都在校园里积极寻找新闻线索,但是半年里的见报率很低。于是他从博览新闻开始,“笨鸟先飞,我开始就是不断摘新闻积累,记录本上墨水笔记随着岁月消失而变得浅淡了,但是现在十分珍惜”。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大一寒假,光强参加了文学院大学生采访团,带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与祖国共奋进”的主题走进多个学院,采访了多位院领导、教授、青年学者、退休老教师和干部,从不同角度重温30年的风云激荡与沧桑巨变。也这是这次社会实践的选择让他重新给自己定位。寒假期间,他还申请了在报栏贴报纸的勤工助学岗位。“记得每次都是他抢着去收发室拿报纸,晚上在宿舍他会抱着那些抱着一份份地看”,跟董光强一起贴报的同学葛峰同学回忆道。
社会实践期间,他的发稿数量和质量都令一个组的高年级的新闻系前辈们刮目相看。寒假归来,文学院分团委老师找到董光强,想破例提拔这匹“黑马”为文学院学生会编辑部部长,而董光强拒绝了。因为他知道,他的能力还需再提高,他选择了在宣传部干事做起。与文字结缘,一发不可收拾,兔子舞比赛、演讲比赛、下乡抗旱宣传等文学院的各种活动都会见到董光强乐此不疲的身影。
天道酬勤,他在学院、校报的发稿率不断提高,并在大二时担任聊城大学校报记者团副团长,多次被评为校报记者团优秀记者、先进个人,可是在他心里有一个结——准备校内专升本考试。他放不下所爱的记者团,放不下自己的梦想,但是在现实面前,必须妥协,他自学剪辑软件为记者团的朋友们制作了一段视频,在春分那个心清净好的日子实现了一次谢幕。泡了半年图书馆,董光强升本失利了,他又自考了山东大学新闻学。他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证明——“小强不小,其实很强”。
新闻战线的“拼命三郎”
“校报是我大学生活里绕不过去的话题,也是今年更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如果说校报是座山,其实我们加入校报的每一个人都是发源于山上的河流,可能越流越远,但都不会忘记滋养我们的源头,忘不了根”,董光强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2011年2月28日,董光强找到校报总编王秀清老师毛遂自荐,并成功应聘为编辑记者。“当天,我拍去拍雪景,跌跌撞撞了一路,也跌跌撞撞了这两年”。
董光强热爱新闻,更喜欢它的魅力与姿态。在编辑版面上,一开始是模仿参考其他高校的风格,现在每天都要看各大报纸电子版,研究文字排版和色彩的搭配,慢慢熏陶自己的审美情操。针对1版的固定版式情况,董光强尝试着在图片处理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针对7版时事的可读性不强,他创办了个新闻直通车和画中有话等栏目,做到文章“软硬结合”“老少咸宜”。这些做法大多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对版面的优化组合、扩大信息量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编辑点到为止栏目时,董光强经常会收到学生记者发来的短信,或者说这期点的鞭辟入里,或者说有的点评有点“跑偏”,令董光强很是感动。负责要闻版的董光强总是将已经校改过四五遍的报纸再读一遍,“有时候做梦都是稿子出错,报纸似乎成了我的生命”。
2011年11月,他偶然机会听说了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的事情,便复印了所有的发表的新闻,彩印了图片新闻,然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新华社山东分社邮寄过去,第三天分社老师说“收到了,已经提交总社审核,估计可能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批准”,当时董光强觉得心凉了,以为这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因为在聊城,当时只有4位新华社摄影师,何况他一个90后呢?但是,幸福是一种美丽的意外,一周后,总社审批通过,这让董光强高兴地一夜没有睡着。签约新华社后,他拍摄各种活动,在新华社发布图片100余幅,通稿8组,摄影作品由新华社通过国内通稿、路透晚报专线和中文对外专线向海内外播发通稿,并迅速被多家媒体转发。
董光强走路像阵风,哪怕24小时不休息,一提到文字、图片、新闻,他都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你面前;他整天跑个不停,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经常在办公室熬夜写稿看书,办公室的沙发成了他的床;他拍摄聊大美景时爬到东湖宾馆顶楼进行“航拍”,在跟拍国防生拉练时,蔬菜大棚、农民三轮车、墙头、油菜地都成了他的拍摄“阵地”,在一辆三轮车上拍摄时还不慎从车上摔下——他成了同事、学生们公认的新闻战线的“拼命三郎”。
要做媒体“特种兵”
“好新闻不是等来的,而是实实在在跑出来的”。 董光强就像“雷达”一样,总能第一时间监测到学校的热点,并及时奔赴现场拍摄下精彩瞬间。在董光强的QQ分组里,有“抹不去的记忆”一栏,这基本囊括了他所有的采访对象。从清华大学英语神厨张立勇到聊城市十佳女大学生村官、干大事的“小官”袁萍,再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国防生唐典诚,从厉兵秣马备戎行的拉练国防生到扎根西部做胡杨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再到山东省“雷锋号”先进集体聊城大学雷锋义工队等等,谈起这些个人和集体的采访、写作经历,光强如数家珍。因为在他看来,稿子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被印刷成铅字,这就是记者的幸福。“董老师甘为他人作嫁衣,也多亏了他的精心指导和材料的经典汇总,我们才能评上先进集体”,聊城大学雷锋义工队负责人王振告诉记者。
以激情之笔,写时代先锋,董光强清晰地告诫自己新闻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每年迎新、军训等,他都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并快速写出高质量的稿子。2011年,他写的聊大音乐学院新生张晓增的新闻被多家媒体转载,后来一家著名杂志副主编给他打电话,说要他深入挖掘一下张晓增的生活,并承诺至少支付稿费5000元,但是光强婉言谢绝了,因为他不想媒体“过度消费”张晓增,希望给他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今年新生报到时,董光强跑到了临清,跟爱心人士接带着母亲上大学的90后小伙儿郑忠伟一起上学,光强拍摄的忠伟的图片新闻在新华社发了通稿,越来越多的师生和网友牵挂着这对母子。董光强又通过微博等方式,为郑忠伟母子捐款,并为忠伟找到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
生活是新闻精品的源泉,深入是记者的成功之路。校内的采访让董光强着实体会到了记者的艰辛,也略懂得了一些采访技巧与写作方法,他还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跟着外媒记者进行交流学习,每张照片、每篇文章、每个采访对象都记录着他的奉献和付出,也见证着他的历练与成长,先后被评为《齐鲁晚报》金牌通讯员、多次获得《聊城晚报》“微访谈”栏目的奖励……
几年来,董光强锲而不舍挖新闻、舍身忘我为新闻,以其专心、专注、专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采访本多达40多本,也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国电脑教育报》《工人日报》《香港文汇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聊城晚报》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北京卫视、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发表作品5000余篇,获山东省高校校报2011年度好新闻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等奖项,但他清醒地提醒着自己“荣誉属于过去,未来属于自己”。
他因新闻而生,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我们找到这样一句话。
“新闻事业是一个充满激情、释放激情、燃烧激情的事业,干新闻虽然有酸甜苦辣,但是早知如此,依然当初——因为文字,我的生活才更加多彩,因为新闻,我的青春更加无悔。”(李欣良)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聊城:“多口之家”可带户口簿等申请提高用电标准
- 聊城:LG手机用了十天就黑屏
- 聊城市疾控中心喜迎十八大特别策划——十年
- 聊城一家属院“供暖自治” 每年都有回头钱
- 梦想一夜暴富 聊城部分大学生每天“泡”投注站几小时
- 创文明网站 建责任媒体
- 聊城城区个别城建重点工程存质量问题被责令整改
- 聊城:放鞭炮庆祝开业炸伤路人 未赚钱先赔1.3万
- 聊城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
- 聊城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5成
- 聊城小雨沙沙下熄灭闷热天
- 聊城新建三所小学 两所今秋招生
- 聊城贾红娜:200件羽绒服温暖灾区
- 聊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重点支持成长型小微企业
- 塑造聊城形象十佳人物评选启动 王忠林出席仪式并讲话
- 聊城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闭幕 多先进单位和个人受表彰
- 冠县上演“疯狂的蟋蟀”常见虫子撬动起千万元经济
- 聊城构筑四大科技创新平台 支撑经济转型大发展
- 聊城:供热不按“量”收费 企业将被追责
- 聊城男子杀死情妇 潜逃20年后落网
- 聊城149名老人领回被骗的53万元
- 聊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车辆处置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 聊城退休工程师捐款30万亲绘规划图 为村里盖起文化大院
- 习近平与聊城代表孙菁亲切交谈
- 临清大宁寺四百年风雨洗礼后重获修缮 再现昔日风华
- 聊城市地方税务局
- 阳谷事业单位招聘成绩揭晓 316人进入面试
- 聊城尿毒症患者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血透仅需17块5
- 聊城60万斤烂白菜“变废为宝”
- 今年降水少九成 聊城406万亩农田喊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