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一家属院“供暖自治” 每年都有回头钱

发布:2012-11-21 11:32:25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东昌路聊城市体育局家属院只有3栋楼,斑驳的墙皮昭示这个小区的陈旧。

    业主姜朝杰家位于3号楼,一打开门热气扑面而来,他家的温度计显示室温为23摄氏度。“换热站是我们自己管理的,所以供暖效果特别好。”姜朝杰说。

    11月19日,聊城晚报记者走访该家属院,发现了这些现象:家属院共有74户,每户都参加了今年的集中供暖;取暖费一天就能收齐;已经建好十几年的家属院,室温能达到20摄氏度左右;每年供暖季结束后,居民还能见到“回头钱”——业主委员会将公布账单,所有账目一目了然,2010年供暖季结束后业主拿到了不同份额的退费。

    业主告诉记者,该家属院里老人较多,供暖情况不错,一般情况下,室温在20摄氏度左右。要是天冷的话,温度还有提升。当然,天气好的时候,温度就降一些,但室温均能达标。“白天都供暖,晚上到11点左右停暖,第二天早上5点多又能热起来,半夜也没觉得多冷。”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主告诉记者,虽然是分时段供暖,但对居民的影响不大。“开始时不理解,后来看到供暖后的账目,拿到了退还的取暖费觉得这样的管理不错。”

    “回家都是热乎乎的,我问了好多人,他们家里可没有这么高的温度,我们都挺满意的。”业主张女士如是说。

    提到家属院管理,业主们都提到了这几个人——“姜主任”、“王校长”、“李老师”。我们下面就看看这几个人是怎么进行管理的。

    回顾过去

    跑断腿收不上来费 外行人难以掌控自管站“供暖关”

    居民口中的姜主任,就是姜朝杰老人。姜朝杰是该家属院3号楼业主推选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今年80岁高龄的他,还热心于家属院的管理。虽然由于身体原因,他已经退居二线,但家属院有啥大事他总是抢在前面。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该家属院的换热站实行自管后,姜朝杰和家属院的几位热心业主成立了“3号楼的业主委员会”,供暖过程中遇到的大事小情都是他们几个人一起解决的。

    接管自管站,面临的困难一大堆。2008年前,该家属院的供暖是由原单位管理,原单位与供热企业还有3万余元的取暖费用未结算。几经协商,供暖企业终于同意先给居民供暖,原欠账先搁置不提,慢慢补齐。

    这样,业主顺利接管了自管站,接着问题又来了。原来家属院按照5时至11时、17时至23时分时段供暖,部分业主对此很不满意,拒缴取暖费。“我们几个挨家挨户做工作,那时候有不少租赁房子的人,不管我们怎么劝,还是有人拒绝缴纳取暖费。”姜朝杰老人告诉记者,接管自管站的第二年,取暖费就不难收了。 

    成功秘诀

    业主对账目清楚管理者有责任心

    为啥居民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姜朝杰老人将原因归结于供暖效果好、账目明细清晰。“业主心中有数,供暖比例也就高了。”“王校长”王尚坡也赞成这个观点。

    王尚坡退休前是城区一所学校的校长。家属院的居民提到他都赞不绝口。多名业主用“认真、负责”这样的词汇描述他。他说:“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供暖这事既要节能,也要让业主满意。”

    王校长目前是家属院供暖的负责人,这位六旬老人每天长时间待在自管站,看仪器、调温度,供暖出问题,他总是冲在前头,跑前跑后。“我们是老小区,管道都老化了,必须仔细。”王尚坡说。

    既要保持居民家中温度达标,又要节省能源,其实并不容易。一辈子不爱求人的他,却在某次供暖出问题后,向自己的学生求助,只是为了省数千元的维修费用。这些细节他从未向居民们提过。

    王尚坡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每年的供暖季结束后,他要将供暖账目公布。用热量、水电成本、人工成本、余款、退还给业主的费用……种种项目都要账目清晰,让所有居民心中亮堂堂。

    看管自管站的李永亮老人已经72岁了,他直接将床安在了自管站里,每天忙到后半夜才回到自己家里。每十五分钟检查一遍仪器,随时调节温度;每天爬到2米高的管道上查看数据,计算着每天的用热量……这些工作细碎冗杂,却关系到74个家庭的温暖。

    背后反思

    培养后来人搞好“正激励”

    聊城市体育局家属院的业主自治道路给自管站管理开拓出新思路。
    不过,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家属院供暖自管之路并不平坦,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王尚坡告诉记者,原单位与供热企业还有部分取暖费用未结算。虽然几经协商,目前供热企业终于同意先给居民供暖,但问题尚未解决。
    除去客观上的困难,家属院管理上“人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小区自治仅仅依靠业主的热情去维系,显然是脆弱的。
    聊城市体育局家属院的业主们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姜朝杰老人表示,热心于家属院自管的几位业主都已年迈,最年轻的也已年过六旬。年轻人多忙于工作,而家属院里事多烦杂,过多占用年轻人的时间并不现实。他认为,只能继续培养年纪适当又热心于家属院事务的业主,继续为家属院居民服务。
    那么,怎样保持管理者的热情呢?姜朝杰老人提出,为家属院服务的业主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他表示,这部分报酬会记入小区管理的人工成本中,并向全体业主公开。这种激励目的在于鼓励业主为家属院负责,形成长效机制。(陈婧 王明峰)

    ■记者手记

    条件不具备模式难复制

    省钱、省心、省力,用暖质量还有保障,聊城市体育局家属院居民的“和谐”用暖景象,着实让很多仍在感叹“用暖之艰”的小区业主羡慕。

    结合记者近年就“问暖”采访中了解的情况,在水城城区,采用市体育局家属院这种“供暖自治”模式的小区虽寥寥无几,但也并非个例(如之前本报多次报道的湖西人行花园小区)。记者发现,这些小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小区业主大多来自同一单位,文化水平、素质相对较高,交往相对密切,关系相对融洽;再者,小区管理中,普遍成立业委会,业委会“带头人”具有较强组织号召力;最后,业主所在单位可为小区业主自治工作提供支持条件,帮助处理协调小区管理事务。

    具体分析支持市体育局家属院等小区实现“和谐”供暖的各类因素,“单位”、“关系”以及“道德”几乎是避不开的和谐“因子”,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法治社会真正到来前构建及维系小区“和谐”所必需的纽带。

    然而,对照我们多数人所生活的小区乃至一些大型居住社区,在市场力量高歌猛进、阶层分化、个体差异日趋明显的形势下,上述传统纽带似早已土崩瓦解,扑面而来的“社会原子化”危机正让众多小区中曾存在的传统和谐“因子”消失殆尽。职业身份不一、收入差别巨大、思维方式多样以及与此相关的小区业委会成立难、小区公共事务处理难等诸多状况,已成为多数人所居住的商品化住宅小区的“通病”。

    总之,由于缺乏同样的基础,目前状况下,类似市体育局家属院这样的“和谐”供暖模式是难以被其他更多商品化住宅小区所复制的,而在未来,这种依靠传统和谐“因子”维系其小区事务运作的小区也将越来越少。更多“和谐”供暖小区的构建,必须以完成供热体制改革,理顺各供热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前提,需要以法治社会条件下业主自治制度的完善为依托。(王明峰 陈婧)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