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怀琴:退休回乡建文艺演出队 文化带动乡村美
![](/tp/2015/1013/1013336303.jpg)
黄怀琴(右)和村里的文艺宣传队正在排练。
10月9日,晴,聊城开发区北城办事处秦庄村。
“咚咚锵咚咚锵……”踩着雨点般的锣鼓声,秧歌队的表演让寂静的村庄瞬间变得热闹。
一个、两个、三个……秦庄村村委大院外,村民从四面八方围拢来,很快就围满了院门口。
65岁的黄怀琴站在队伍里,不时对动作要领作出指导。
这支由他亲手拉起组建、全部由当地农民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在前几天的开发区建区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
文艺演出上压轴出场,赢得满堂彩。
退而不休的游子
提起黄怀琴,秦庄村的人都竖起大拇指来赞叹。
自从2007年退休后,他一直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退而不休的他一心为公,带领群众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文艺强村,村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即便离家几十年,秦庄始终在他的情怀深处。
黄怀琴1950年出生,高中毕业后,他进入济南军区服役,自此离开故乡。
离开部队后,他进入黑龙江农垦牡丹江分局8511农场工作,从教育行业到宣传战线,一直到农场工会副主席,2007年退居二线。
2013年,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黄怀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秦庄村,翻盖老屋,自此扎下了根。
黄怀琴是一名老党员,回到老家,他跟组织“接上了头”,过上了党员的组织生活。
干了一辈子政工工作的黄怀琴,很快就发现了农村生活的一个短板:文化生活匮乏,群众教育方式也不够丰富。
他找到了村支书黄学江,提出了一个“两手抓”的思路:一手抓村子的稳定发展,一手抓群众文化。
为此,他决定成立秦庄文艺宣传队。
作出这个决定,黄怀琴有充足的自信。
早在读书时代,他就是文艺骨干,还曾经扮演《智取威虎山》里的杨子荣。在农场工作的时候,组织文艺演出更是工作常态。
黄怀琴说,秦庄自古就有文艺传统,尤其是锣鼓功夫曾一度声名远播。虽然近几十年归于平淡,但骨子里的文艺基因仍然存在。
在他眼里,村民不是缺乏搞文艺的能力,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会。
逐步壮大的队伍
说干就干,2014年秋天,北城办事处秦庄文艺宣传队正式宣告成立。
宣传队下辖秧歌队、舞蹈队和锣鼓队三个组织,四十余名骨干,全部由本村村民组成。
本应该在家享清福的黄怀琴总是闲不住。
声音洪亮、精神矍铄,是65岁的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确立了工作思路后,他又当起了村里文化建设的指导员。
作为秦庄文艺宣传队的发起者和见证者,一年来的变迁让他感到欣慰。
想法有了,村两委也支持,但真正拉起队伍却不容易。
黄怀琴先是鼓励村里有文艺基础的村民参加,逐渐转变村民观念,大伙儿的兴趣有了,文艺队也慢慢有了骨架。
从锣鼓点,到秧歌的姿势,还有广场舞的动作,黄怀琴一点一滴向村民们教授。
“不仅动作要到位,表情也要到位,要微笑,不会微笑怎么办?露出六颗牙,哎,对,这就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没有文艺基础的村民很快掌握了要领。
最小的20多岁,最年长的80余岁,秦庄村的文艺宣传队如今已成为村庄一景。
每到晚上7点半,队员准时到村子街头集合,村民也吃完了饭赶来看热闹,“全村老少热热闹闹两个多小时”。
不仅如此,黄怀琴还带领文艺队,根据村里的好人好事自编自演“三句半”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
既接地气,又能反映出农村新变化、倡导文明新风,深受广大村民欢迎。
最让他欣慰的,是村民由当初的不理解,到如今的积极参与,“现在(参加的
人)越来越多,甚至原来反对的,现在也积极加入了。活动越开 展,越受到百姓的欢迎。”
成立一年多来,秦庄村文艺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现如今拥有40名骨干力量的“大队伍”。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融入了村民生活,让这个拥有722名村民的村庄精神面貌悄悄发生着变化。
悄悄改变的生活
对秦庄村村民而言,这一年来的显著变化让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黄怀琴和他的文艺队伍,每天为群众奉上精彩文艺大餐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安秀敏是秦庄的文艺骨干,也是秧歌队的队长。扭起秧歌虎虎生风的她,一年之前还是不折不扣的麻将迷。
“以前光好玩麻将,一坐就是一天。”每天闲下来茶不思饭不想,就等着聚集起来打麻将,时间长了身体也有了毛病。然而,2014年秋天之后,这一切都有了改变。
“每天准时扭秧歌,加上广场舞,业余生活丰富了,身体也变得更健康了。”从开发区建区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
文艺演出结束返家的路上,安秀敏感慨地说。
对于秦庄村其他村民来说,每天七点半的演出已经成了让人期待的节目。
今年59岁的李庆芝告诉记者,以前晚上没事干,吃完饭就是串门拉呱,如今一到七点半都自觉地去看演出,一点也不枯燥了。
农闲时间,参与活动的人数多,即便农忙时候,黄怀琴想放队员几天假,也“抑制不住了”。
这几天是秋收时节,村民们仍然准时参加活动。
65岁的黄怀岭,是文艺队的忠实观众。他说,“现在有跳舞的,扭秧歌的,老早的来(看),越看越愿意看,心里很开心。看习惯了,不看就跟少点儿什么似的。”
秦庄党支部书记黄学江告诉记者,一年来文艺宣传队带给村子的最大变化,就是“党群关系密切了、家庭矛盾少了、村子风气好了、大家干劲更足了。”
现在,村里吵架声少了、麻将声音没有了,村民自发加入到文艺大军的人多了,大家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无到有,成立仅一年时间,秦庄村文艺宣传队已经小有名气。
成立当年,黄怀琴就带领着文艺宣传队,与周边兄弟村庄和单位的演出队取得了联系,还积极参与办事处、开发区和聊城市的各级秧歌比赛等。
2015年春节,黄怀琴提出要让村民过一个新颖的春节,让娱乐活动增添喜庆气氛。
大年初一上午九点,秧歌队队员集合,沿着村子几条大路,给全村人民拜年。浩浩荡荡的队伍让村民由衷感慨“真热闹”。
这一年的正月十六,黄怀琴和他的队伍代表开发区参加了在人民广场举行的文艺汇演,并一举夺得最佳表演奖。
在前不久的开发区建区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文艺演出中,这支队伍压轴出场,赢得满堂彩。
记者手记:
农村需要更多黄怀琴们
仓廪实而知礼节。走进今天的秦庄,浓郁的文化之风扑面而来。
只要响起音乐和锣鼓点,村民就会应声而来,伴着舞曲,踏着节拍,舞动身姿,幸福荡漾在大家的脸上。
在黄怀琴的带领下,秦庄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文艺之花红遍乡村,农民们喜气洋洋地排练着节目,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农村人的幸福生活。
不过,当前农村文化资源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干了一辈子的群众文化工作了,回到农村后和以前工作时确实不一样。”黄怀琴深有感触地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老少病弱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如果缺乏正能量的文化思想影响,就会导致村里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之风盛行。
这两年发展村文艺队,困扰黄怀琴最大的就是资金问题,买服装、买道具很多都是村支部书记黄学江个人拿的钱。
黄学江和黄怀琴一直想把村里以前的戏台子重新修建起来,也是因为资金问题迟迟没有建成。
“最近,我们将尽快想办法把戏台子给修起来,让秦庄村文化活动实现常态化。今后,还要多搞一些‘走出去、请进来’的文化交流,逐步壮大秦庄村文艺队伍。”这是黄怀琴和黄学江两个人共同的心愿。
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农民迫切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
然而,只靠一个两个黄怀琴还远远不够,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者们,应当更加重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在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只有真正激活农村文化“一池春水”,才能使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五一”回家 聊城市民可乘新能源公交车
- 聊城:暗访老年健康体验店 推销理疗床竟超万元
- 聊城古城保护与改造月底前完成四条大街临街建筑
- 聊城4人入选“山东省乡村之星”
- 聊城:五部门成为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度评议对象
- 打霸治痞 上门服务 聊城严打企业“拦路虎”
- 聊城:产业化深加工 聊城多种形式破解“菜贱伤农”难题
- 1、2、6路公交车的月票不能用了?
- 聊城银座超市商品价格普遍较高 同样饮料贵好几毛
- 古城区“十一”将正式开放迎客 展现独特人文魅力
- 水墨腾龙——崔绍山 记巴黎卢浮宫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
- 我省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引导规模经营
- 聊城美女局长昝淑美:老头,遇到你是我一生的福气
- 聊城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提出专题建议督促破解交通拥堵
- 楼上“空降”插座给电动车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