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102岁老人笑开颜 通村路利民桥刷新村庄颜值
聊城齐鲁网8月28日讯(高唐台 刘春赋)这几天,对于高唐县姜店镇殷楼村102岁的郭兰香老人来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聊城市委组织部双联共建工作,帮扶建设的通村路和利民桥顺利建成通车,老人历经沧桑,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对比今夕,老人有说不出的高兴。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总书记对构筑中国梦也提出了“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总体要求。今年,聊城市委组织部“双联共建”工作组进驻姜店镇殷楼村后,市委组织部“双联共建”工作组组长、市委组员办副主任商光胜在带领工作组走访座谈时,了解到全村群众对村内道路、生产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反映较多,不仅影响村民的出行,还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安全。工作组就把开展工作的第一件事,放在了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上。面对经费不足,工作组就多方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在短时间内启动了道路、生产桥的建设工作,村内新建道路全部按照高规格、高标准建设要求,油面按照4米宽度、5公分的厚度进行铺设,使用寿命可达10以上。同时,工作组邀请公路局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对殷楼村的道路实行网格化管理,总计铺设6条道路,全长4000米,将极大的方便村民出行,成为村经济发展助推剂。
村民殷存溪高兴的说:“原来村里的路非常不好走,一到下雨根本没法通过,现在修好了,群众都高兴,我代表群众吟一首小诗:‘顺风口上阳光到,昔日泥泞变通途,面带笑容足下亮,村民赞扬工作组.”
在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的同时,工作组根据群众需求,不断完善村内的文化设施,适时启动了村内文化广场建设。工作组经过不断与村、镇研究,将村内7米深的废弃坑塘进行填充,建设1000平方米,配备高杆灯及健身器材的高标准休闲广场。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8万余万,对广场全部进行硬化,更好的方便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村内闲置的村小学,工作组借助市县发展养驴产业的好政策,积极引入养驴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一个富裕文明的新殷楼正展现在村民面前。
村民李文瑞告诉记者,自从工作组来到大队以后,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修路,二是搞民间建设,老百姓都感谢工作组。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 母亲一觉醒来10岁儿子不见了 原来是外出迷了路
- 一聊城轿车套用枣庄号牌在济南被查处
- 聊城市民开通4G业务还需耐心等
- 王忠林指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让聊城人民呼吸上新鲜空气
- 礼品鸡蛋篮子里暗藏猫腻 里面夹着锯末等杂物
- 聊城内涵发展催生硬实力 生产总值突破两千亿
- 聊城一对新人办骑行婚礼 百名骑友“护驾”
- 聊城市领导参加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 书面评议基层党建工作
- 聊城16岁网瘾少年网吧内盗窃千元 到其他网吧继续上网
- 严打“两非” 聊城六部门各司其职
- 残疾青年自强考上大学 爱心同学背他上下楼
- 《聊城市城区桥梁名称规划》(草案)出台
- 聊城市规划局:赞同网友建议 认真研究逐步落实
- 聊城一路口土堆当中间 车辆只能绕行
- 聊城记者调查:“微信美食”和“问题美食”仅一步之遥